大貔貅 作品

第30章 李二牛上工,来自老朱的思念(第2页)

候找到了赵老三儿子排队的位置,成功排了进去。

 赵老三一家都在城里做工,所以看到告示的时间挺早,再加上赵老三跑了一趟外城,已经快要轮到众人了......

 ......

 很快。

 队伍前进,轮到了李二牛。

 负责登记的是秦王府的一个幕僚,一脸的不爽。

 堂堂秦王府幕僚居然特么的搁着记录招工信息?开什么玩笑?

 但事实就是这样。

 由于人手少,蓝玉手下的士兵虽然是精锐但毕竟是武夫,认字的人不多,不适合登记这个差事,于是朱樉就提出让自己的幕僚来当登记员。

 当即朱棢,朱棣都觉得可以没问题,于是三个王府的所有的认字的人,幕僚,门客,下人全都给拉到了上百个面试点进行了招工登记.....

 “姓名!”

 “李...李二牛。”

 幕僚抬头看了一眼李二牛,上下一番扫视。

 “之前做什么的?”

 “种...种地算吗大人?”

 幕僚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好了,过去吧,接受一段时间的培训就可以上岗了。”

 李二牛浑浑噩噩地顺着人流走过去。

 直到离开他还是恍恍惚惚的。

 自己这就过了?

 一个月五两银子的活计?

 他懵了....

 ......

 时光悠悠。

 一转眼。

 半个月过去了....

 凉国公府。

 周琛,朱樉,朱棢,朱棣,蓝玉正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开发区的建设。

 最开始对于这个开发区,无论是朱樉,朱棢还是朱棣和蓝玉都是不怎么看好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银两的到位,四人逐渐开始形成了以周琛为中心的小核心团体....

 而再之后周琛的一个个举动就彻底把四人给征服了!

 看着周琛年轻的脸,朱棣经常会惊叹。

 这厮难不成是妖怪不成?这脑子里装的都是啥?

 周琛抬头看向四人。

 “水泥厂建得怎么样了?每天水泥的产量够不够?”

 “够!绝对够了!按照老周你的配方弄出来的这什么水泥,成本低不说,这产量也是嗷嗷涨啊!”

 朱棣很是激动。

 他是负责水泥厂的。

 刚开始听说周琛要投资一百万两建造这个什么莫名其妙的水泥厂的时候众人心里都是反对的,但这一来这钱的调配权是周琛的,二来就算自己反对了也没有鸟用,所以虽然心存疑虑但依旧是按照周琛的吩咐进行着水泥厂的建设。

 真正让朱棣心服口服的还得从水泥的诞生开始!

 当朱棣亲眼目睹一堆土灰色的玩意儿加水搅拌然后风干之后硬度堪比磐石之后,朱棣彻底就服了!

 这尼玛的是什么操作?

 这是什么技术?

 这手段....堪比神仙啊!

 当水泥诞生之后,得知消息的朱樉,朱棢和蓝玉的反应也是和朱棣一般无二,直接就当场怔住了。

 他们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牛逼的玩意儿?

 要是有这东西,修房子,修城墙,那整个大明.....

 不可想象啊!

 在周琛的要求下,四人选择了暂时性保密。

 在水泥生产之后在,四人对于周琛的话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完全就是服了。

 而这时候,开发区的真正建造方案也才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将是大明首座用水泥建造的城池!

 “老周,这第一步你觉得我们该怎么走?”

 朱樉凑到周琛身边,称呼也十分亲切。

 实打实的说,四人确实是都被周琛的这一手操作给征服了,认可了周琛之后这关系自然是突飞猛进。

 周琛指着图纸上开发区和应天府之间的空地位置。

 “想要富,先修路!”

 “要想建造开发区,运输是重中之重,无论是材料的运输还是人口的流动都需要一条宽敞的大路,连通应天府,彻底发挥出毗邻应天府的优势!”

 “现在从应天府到开发区走路的话要走一个时辰,但要是路修好了,这时间将减少一半!”

 “以前我们修路很难,那是因为没有材料,需要开采石料然后用石子修路,耗时耗力不说下雨了依旧会泥泞,但现在我们有了水泥就不一样了,我们直接用水泥混着石子铺路,修个宽敞的,可以人行也可以车马行走!”

 “这个项目整体就由开发区集团负责,钱我们出,人的话....”周琛看向了朱樉。

 “樉哥,你那边的人员培训弄得怎么样了?”

 说到这个,朱樉顿时眉头一挑:“老周啊,还是你行啊!你说的那个老人带新人的办法见效奇快,还有那个奖励刺激制度,大家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啊!除了最后招募的一批一万人之外,其他四万人都已经可以完成基本建造任务了,尤其是水泥的使用。造房子的话大家都还没有实践过可能会出些小差错,但如果是修路的话那绝对没有问题!”

 朱樉拍着胸脯保证道。

 “那就好,让他们先修个路练练手,然后再开始造房子。”

 “对了,棣哥,你那水泥厂的账记得一定要算清楚,开发区归开发区,水泥厂归水泥厂,那里面可有我们的股份呢,水泥的价格可别卖低了,就按照正常我们的定价来卖,也不要优惠!”

 “放心吧老周,这我肯定知道啊。”

 想到之后水泥厂的生意,朱棣的嘴角就止不住地上扬。

 他一般不笑,除非是实在憋不住!

 水泥厂的盈利已经可以预见。

 而这水泥厂的利润,自己可是占了百分之十来着。

 具体的比例分配是周琛决定的,朱樉,朱棢,朱棣每人百分之十,老朱百分之二十,剩下百分之五十归周琛个人所有。

 之所以这么分配,其中也蕴含了周琛的深意。

 毕竟这分配中,老朱也才占了百分之二十而已,而自己却占了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堂堂皇帝,居然占据的股份比例还不足自己的一半,这换你你能忍吗?

 这行为,简直堪比造反啊!

 必杀之!

 这一杀,没错,周琛的这目的就达到了!

 一环扣一环所谓环环相扣相当巧妙。

 原本的时候朱棣三人还提醒了一波,不过周琛显然不可能听取建议,直接来了一手一意孤行,无奈,饶是牛逼如永乐大帝也只能无奈摇头。

 “棢哥,你的琉璃厂弄得怎么样了?”

 而这会儿朱棢也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

 “妙!太妙了!我们现在已经能够烧制出纯透明的琉璃了,就是按照老周你提供的配方,非常精确!”

 朱棢也是万万没有想到,这琉璃居然能烧制得如此透亮!

 虽然现在也有制造琉璃的技术,但能做到这么透亮毫无气泡的,还真没有!

 “好。那边也和水泥厂一样,按照我们指定的价格卖给开发区,走开发区集团的账户,然后赚的钱就按我们的比例分配。”

 琉璃厂的占股比例也和水泥厂一样 ,周琛技术入股直接占据一半的股份。

 想到自己的这一波波操作,周琛也是暗自赞叹。

 “他娘的,我可真是深谋远虑啊!”

 在老朱心里埋下一根根刺,这还怕咱不死?

 只等时机一到,那就直上断头台!

 .......

 凉国公府里,周琛带着三位王爷以及蓝玉在筹谋着开发区的开发工作。

 而与此同时。

 开发区位置。

 这里已经被清理出了大片的空地。

 原本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野地,但现在,杂草什么的都已经被清理干净。

 空地上,一排木头房子已经搭建完成。

 这里是工人培训基地,准确的说应该是培训后的工人的实操地域。

 在应天府里

工人们就已经接受了基本的培训,然后就被拉到了这里进行最基础的工作,除草,清理荒地。

 这些工作对于大部分都当农民的工人们来说都是极其简单的。

 活很少不累,毕竟周琛还没有开始分配工作,目前这几万工人都处于闲散状态。

 工人们三三两两地围绕在一起,聊天扯皮。

 李二牛也在其中。

 他坐在地上,话不多,只是在默默地听着。

 回想起这几天的日子,李二牛依旧有种做梦般的感觉。

 自己轻松地得到了一个月入五两的工地工人工作,老婆也得到了一个月入一两的帮厨工作。两人加起来一个月就能赚到六两银子!而这六两银子,要是换成以前,几乎就等于全家种地半年的收入了!

 这是李二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三位王爷可真是好人啊,还有周主任,这一天天的领钱不干事,这再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

 李二牛闲的都已经自我惭愧了。

 入职这么多天,除了接受培训之外啥也没有干。

 而培训时候的条件也很好,吃喝管够不说这培训的时间也计入工作时长,换句话说,哪怕是培训培一个月,自己啥也没有干,也可以拿到那五两银子。

 素来老实敦厚的李二牛对于拿这种轻松钱有种莫名的惶恐。

 他很想早点开工,早日报答周主任以及三位王爷的恩情!

 他已经想好了,只要开工,自己就拼命干!要不然咱对不起这份工资啊1

 李二牛正想着呢....

 “来活了来活了!”

 忽然,工头的声音响起....瞬间,所有工人们全都起身了。

 和李二牛想法一样的人不在少数,在场的基本都是泥腿子农户出身,还有一大批的流民,他们很懂感恩,自从入选之后,自己所受到的待遇简直太高了,高到他们心生惭愧!

 工头来到工人中央,脸上满是笑容:“周主任说了!想要富先修路,咱们先修路!”

 .......

 开发区的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

 而与此同时。

 皇宫中。

 奉天殿上。

 又是一天早朝。

 老朱坐在龙椅上昏昏欲睡....

 曾经的老朱对待国家大事是很严肃,很严谨的,毕竟什么事请都需要自己去了解,并且还要去分辨真假。

 皇帝想要做好,需要付出的努力不是一星半点。

 老朱就是这么一个人,曾经的他拼命,他努力。

 但现在.....

 情况完全不同了。

 以前的时候,朝臣劝谏的每一个事情老朱都会仔细思考,并且艰难的做出判断,看哪个方案更利于民。

 可以说,以前老朱的工作量非常大。

 但现在不同了.....

 有了系统之后,老朱听朝臣们上奏基本就是随便问两句,问完之后结果系统没啥反馈,那就说明这丫提出的问题就是有问题!

 任谁也想不到老朱有这么个作弊器在!

 老朱这就等于什么?

 这就等于考试的时候抄参考答案啊,这做题能不快?做出来的质量能不高吗?

 朝堂上。

 黄子澄又在逼逼叨。

 老朱听得很不耐烦。

 不过他懒得搭理这货。

 “唉,要是周琛这小子在朝堂上就好了.....”

 老朱看了眼自己这几天获得的明君点....

 心酸得不能再心酸了!

 每次都是获得1的明君点,就算是获得10的次数都很少,更别说100、1000的了。

 这周琛要是在朝,哪天搞不出点新花样?

 虽然心里早有预料,但老朱确实是想不到,这满朝文武竟是抵不过一人贡献!

 “也不知道周琛这小子工作干得怎么样了.....”

 老朱记挂周琛。

 毕竟这是大事,这可关系到

自己的八千明君点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