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貔貅 作品

第85章 御驾亲征,老朱慌了

 福建承宣布政使司。

 福州府。

 知府刘鉴正和同知唐偱中处理着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各个地方呈报上来的公文。

 推行番薯的过程还是比较坎坷的,特别是在这消息并不怎么通畅的福州,不少百姓都不太愿意接受新的事物。

 不过这也并非没有办法,官府担保回收再加上地方士绅配合,百姓即便不愿,也只能分出一部分土地来种番薯。

 这样的操作要是换成其他事情,那就是鱼肉百姓,要是落到老朱耳中,那指定是要完犊子。

 而现在,这样的操作老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普通人都是随大流的,大部分百姓都是比较短视的,这不是因为他本身短视而是环境造成的。

 这就好像你在沙漠之中,你的身边有一口井水,有人告诉你往前走七天就能抵达绿洲。

 你会选择放弃身边的这口井去追寻那虚无缥缈的绿洲吗?

 即便绿洲真的存在,你如何保证路上不死?

 未来是美好的,但现实不允许你不管不顾奔赴未来。

 历朝历代,但凡底层皆是如此。

 要工作,要养家,要顾着眼前,没有办法更没有时间去思考未来,去奔赴远方。正因如此,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老朱出身底层,他也很明白这一点。

 特殊时期就要用特殊手段!哪怕强硬一些!

 官府兜底,你就给我种就完事了!等切实的收成出现在百姓的眼前,到时候不用推广,百姓自发就会进行扩大种植,到时候官府要做的反而就是限制,规划性种植了。

 而就在两人忙碌之际.....

 “报!!!”

 门外,传来急促的声音。

 两人一抬头就看到了个脸色苍白的士卒....

 “大人!倭寇!有大批倭寇向我福州而来!人数上万!”

 “什么!”

 刘鉴豁然起身。

 一旁的唐偱中闻言也是惊呆了....

 虽然倭寇一直都喜欢袭扰边境,劫掠百姓,可一般来说都是小股部队出动,这上万的倭寇大军压境?

 怎么?

 这倭寇是发疯了吗?

 “张提督呢?”

 “提督已经带人前往抵御了,不过倭寇全都进入了密林,不便追击!”

 “那就撤离百姓,让百姓进城,闭紧城门!”

 “是!”

 “安排快马上奏朝廷!”

 刘鉴的头脑在短暂的震惊之后变得很清晰。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百姓的安全,其次这样的大事就是要上报朝廷,上万倭寇非同寻常,这后面难保没有别的东西!

 .......

 应天府。

 奉天殿。

 朱樉坐在龙椅上,有些意兴阑珊。

 这刚开始当皇帝的时候感觉还不错,挺好的,这龙椅上坐着也挺舒服。

 可在当了一段时间之后,朱樉就坐不住了。

 这尼玛的当皇帝还真不是人能干的事!

 至少当一个好皇帝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想自己还是王爷的时候,想去哪里去哪里,想做什么做什么,跟着老周去工地,带领百万工人一起搞基建.....

 朱樉不禁开始怀念起了曾经的岁月.....

 这当皇帝不是一般的无聊,每天除了处理不完的奏章还是处理不完的奏章,一堆狗屁倒灶的事情,什么都要请示自己。

 还有一些奇葩,什么事情没有也特么上奏来刷个存在感。

 每天都有这样的奏章,大致的意思就是:殿下你吃饭了吗?早饭吃得舒心不?午饭吃得还好吗?晚上准备吃什么?微臣心里对陛下甚是想念,茶饭不思....

 看到这种奏章,朱樉简直日了狗。

 这不纯纯的浪费老子精力吗?

 仔仔细细看完了,结果发现舞文弄墨,洋洋洒洒几千字,屁事没提,就光问候吃饭了?搁这刷存在感呢?

 深更半夜

,熬夜批阅奏章,结果你丫的问我吃没吃饭?

 关键还不能发怒,一怒百官就有话说了,殿下身体非殿下一人之身体,关系万民,关乎天下,有关苍生....关心,那是应该的....

 怎么滴?合着你丫每天问候我一下,那就是心怀天下了呗?

 “唉.....要是能出去就好了...老爹啊,你可快回来吧.....”

 朱樉很蛋疼。

 他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

 这段时间他已经想了不少的对策,向湖广写了不知道多少封信了,可老朱压根就不吃套。

 就比如,朱樉写了:老爹我想你啊!

 老朱立刻就回一个:雏鸟总要飞翔,大丈夫莫做女儿之态。

 再比如,朱樉写了:老爹,我治国不行啊,你回来帮帮我吧!

 老朱当即就回了一封:吾儿放心大胆干,为父虽在千里之外,但一直运筹帷幄,最近干得很漂亮,再接再厉。

 总之好话说尽,回信也是每封必回,可人就是不回来,一直搁湖广待着....

 .......

 “不行!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了,得想个法子....”

 朱樉心中正想着,下方的官员们上奏的事情他是一点也听不下去。

 每天都是点屁事,丝毫没有半点太过重大的事情。

 “报!!!”

 就在朱樉思绪纷飞之际,忽然,一名士卒带着一封八百里加急文书直闯入殿!

 “何事?”

 一时间,朝堂上,文武百官,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了这闯入的士卒身上。

 “福...福建出现大批倭寇!足有上万人,奉刘知府之命前来奏请朝廷!”

 说着,那士兵将文书给递交了山去.....

 原本昏昏欲睡的朱樉顿时就来了兴致。

 “来,小李子,给本王呈上来!”

 “是。”

 很快,刘鉴的公文就落到了朱樉的手中。

 一番浏览,大致的情况朱樉基本就已经明晰。

 简单概括就是倭寇入侵福州,来了一万人大批次,此举异常,现如今已经龟缩防守,保护百姓。

 这事情可大可小。虽然倭寇众多,但一般而言地方的守备部队也是不弱,凭借着城墙可以说是基本没有太大守备问题。而倭寇的目标也不过是钱财,烧杀抢掠,不是为了攻城略地,他们也明白,一旦真正和大明开战,以大明的国力,他们也不好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