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意味深长的对视

徐阶重新提议启用胡宗宪。

 而皇帝陛下金口玉言,一锤定音。

 在家待了两年,在京赋闲一年的胡宗宪,便有着再度出仕的可能了。

 兵部左侍郎的任命消息很快传遍朝野,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其谈论的风头一下子超过了此时正在进行的京察。

 有一些人认为胡宗宪是难得的将才,理应得到重用,也有人担心他会死灰复燃,重蹈严党覆辙。

 不过满朝文武只用了一天便知道的事情,作为当事人的胡宗宪却还是不知。

 这日,胡宗宪正在家中看书。

 在家悠悠闲闲地过日子,没有权力争斗,并且自身无忧地日子,让胡宗宪地气色比一年前好上了许多。

 他虽然置身在权力争斗地中心京师,但却完全避开了全部地争斗。

 在这一年中,他也在蛰伏,通过自己之前遗留下来的途径,了解着朝廷的权力争斗。

 他本身就是一个有能力,想要做事的人,在严党这样大案中,能够保存性命,他便清楚,皇帝陛下日后定会重新启用自己。

 出乎他的意料,海瑞上了治安疏,震动朝野,也震动了当时的皇帝陛下,将先帝的统筹安排全部打乱,胡宗宪的任用也就这样耽搁了下来。

 新帝登基之后,胡宗宪内心忧郁,只因他也从多方渠道之中,得知当今陛下是什么样的性格。

 这个重新启用,估摸着要成一场水中花,梦中月了。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胡宗宪用了很长时间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每日就是看看书,养养花,与世无争,对于朝廷的事情,也不愿了解了。

 一个老仆忽然跑进了书房。

 “老爷,宫里面来人了,说是有旨意。“

 胡宗宪听完之后,稍稍愣神,而后放下手中的书,立即起身,出门迎接。

 走起路来,虎虎生威。

 他的心里面还是有些期盼的。

 他才五十二岁,在干八年,才到六十,为国尽忠的热血,并没有随着年老而减弱。

 不一会儿,他便看到了宫里面的来人。

 陈洪,手捧圣旨。

 在其身后,又跟着两名随从,一只手中端着绯红色官袍,一人手中端着官帽。

 “胡宗宪接旨。”

 “臣胡宗宪接旨。”胡宗宪说着便快步迎了上去,而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祖宗之业,统御天下,夙夜忧勤,以图社稷之安,胡宗宪者,昔御倭患于东南,筹谋有方,指挥若定。整军经武,屡挫敌锋,保沿海之安宁,护百姓之周全。其平乱之功,彪炳史册,先帝亦屡赞其勋劳卓着,恩赦有加……”

 “然曾与严党有所牵涉,先帝惜才,念及功勋,令其赋闲在家。朕思之再三,念其往昔赫赫之功,实乃国之良臣,今朕决意重新启用胡宗宪,任其为兵部左侍郎……以尽忠报国,再展雄才,勿负朕望,钦此……”

 “臣胡宗宪接旨,叩谢陛下隆恩……”胡宗宪说着高高举起双手,而陈洪上前两步,将圣旨放在胡宗宪的手中。

 接过圣旨的胡宗宪慢慢起身。

 “恭喜胡大人了……”

 胡宗宪向着陈洪拱手:“多谢陈公公。”

 “胡大人,当年去南京加封胡大人为兵部尚书衔的是我,没想到我与胡大人这般有缘,今日重新启用胡大人为兵部左侍郎,也是我来宣旨,看来日后,我们还是要多走动走动。”陈洪笑着抛出了橄榄枝。

 胡宗宪闻言稍愣,他虽然是个读书人,但并不纯粹,也可以将他说成是武人,当年的他为了获得权力,明明看出严嵩严世蕃长久不了,也要登上他们的破船,来完成心中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