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隆庆五年

海瑞在应天主持了退田……数万百姓重新获得了他们的户籍,以及田地,一时之间,海青天的盛名,响彻大江南北,不过,在海瑞完成退田之后,再次收到了朝堂的调令,调任住福建学政……算是远离了风波的最中心……

 而海瑞在离开应天,前往福建的路上,又得到了圣旨,即日返京……

 高拱还是内阁首辅。

 百官们的愤怒,并不能改变帝王的意志,在隆庆五年,刚开年的时候,皇帝陛下接连罢黜三十余名官员,算是止住了浪潮。

 而高拱,也给百官们一个交代,就是牺牲了蔡国熙,蔡国熙再次得到罢黜。

 不过,这次蔡国熙在松江的作为,让他也进入到了朱翊钧的视线中。

 这样狠辣的人物,日后对于朱翊钧定是有大用处,他在自己的父皇面前,一直为蔡国熙讲好话,朱载坖一听便知自己太子的用意。

 前脚蔡国熙被罢黜,后脚便有旨意,让蔡国熙入京担任兵部右侍郎……

 并且入京之后,蔡国熙还得皇帝陛下召见,说是皇帝陛下召见,实际上乾清宫中,只有太子朱翊钧一人。

 蔡国熙也正式成为了太子的门下……

 在隆庆四年,朱载坖病了一场,无形中拉近了他与太子朱翊钧的关系。

 皇太子朱翊钧能够随意出入乾清宫,父子两人每日都会相见,聊天……

 以往,朱载坖纵情享乐,多是躲着朱翊钧,父子之间相见的次数少了些,不过,自从那次隆庆四年初生病之后,朱载坖像是看的更开了……

 当然,朱载坖看开,可不是进了戒色吧,被大悲咒将一肚子淫虫赶走了……

 相反,他对于自己更加放纵,只不过,在生病之后,他有着生死无常的另外一层感悟……

 而他的身子骨,也越来越差,而朱载坖也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便急切的想要为自己儿子留下班底。

 他何尝不想让自己的老师高拱,作为辅政大臣,好好的帮助自己儿子治理国家。

 但朱载坖心里面又清楚,自己老师高拱,能力有,但性格狂妄,若是幼主登基,极大可能成为一个权臣。

 为了不委屈自己的儿子,同样又能让自己老师展现他治国的才华……

 朱载坖也在隆庆四年的下半年,就开始布局了。

 首先是,胡宗宪。

 他将胡宗宪提拔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并且,频繁召见,每次召见,皇太子必定在场。

 胡宗宪是太子年幼之时,拯救下来的臣子,也算是万寿帝君为自己的子孙留下的一大助力。

 三大营整改五年,初步恢复了战力……

 高拱是朱载坖挑选的顾命大臣,而胡宗宪却是先帝挑选的顾命大臣……

 这两人都是留给朱翊钧的。

 不仅如此,朱载坖也频繁的召见九边那些手握重兵的总兵,每每召见,皇太子必定在场……

 而后,就是武勋,虽然此时的武勋没有之前那般强大,但对于军队,还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每每召见,皇太子必定在场。

 国公侯爷们,要知道自己端着谁家的碗,吃着谁家的饭……你们平常当当缩头乌龟,也就罢了,若是我儿登基之后,在朝会之上,被官员们上奏堵得说不出话来,你们也要动拳头……

 在朱载坖看来,只有全天下的兵马都效忠自己的儿子。

 即便朝堂之上,风云如何翻涌,自己的儿子也吃不了亏,受不了委屈……

 并且,朱载坖干了一件他老爹都不愿干的事情,那便是扩充锦衣卫,他心中清楚,这可能也是他为自己儿子,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这一切朱翊钧都看在眼里面。

 他很是感激自己的父皇。

 隆庆六年,父皇驾崩的历史,好像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改变,甚至,朱载坖能不能活过隆庆五年,都是一个未知数……

 春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乾清宫的金砖地上。

 朱载坖在重病之后,调养了大半年,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

 每天都是,吃饭睡觉玩豆豆……

 这一日,皇太子朱翊钧如往常一样踏入乾清宫。

 朱载坖正斜倚在龙椅上,手中拿着一本古籍,眼神却有些迷离,像是在看书,又像是在想着昨夜的风情……

 朱翊钧进入乾清宫内,先是给朱载坖请安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