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屯田员外郎(第2页)
陈益说着,额头上微微沁出汗珠,心中忐忑不安,不知天子对此是何态度。
实际上,他从虎门到北京城,一路上都是蒙圈的,他实在想不通。高高在上的皇帝,岂会对这埋在泥土中的果实有兴趣。
虎门的地方官员,都对这个东西,没有太大的兴趣。
朱翊钧沉思片刻,说道:“此薯若真能有如此产量,倒是可解大明百姓果腹之忧。你能引进此薯,是有大功的。朕欲在更大范围推广种植,你可有何想法?”
陈益心中一惊,赶忙跪下:“陛下,草民只是一介庶民,没有什么想法,推广之事,恐需地方官府协助,还需诸多农户愿意尝试……”
朱翊钧摆了摆手:“此事朕自会安排,你且稍等片刻,陈矩……”
“奴婢在。”
“把张居正,申时行,张学颜等人召到乾清宫来,对了,将海瑞也召过来。”
陈矩闻言,躬身道:“是,陛下。”随后,陈矩离开乾清宫,嘱咐在宫门处值守的太监,去将人喊来。
而陈益,便在这乾清宫中,站着等了许久。
等到张居正,海瑞众人全部到齐后,朱翊钧又是让陈矩将案子上的红薯端下去,让众人品尝。
等到众人都吃完了。
朱翊钧又问了一番众人,口感如何,好不好吃,得到反馈之后,朱翊钧这才看向陈益:“你将刚刚对朕说的话,告知朕的爱卿们,重要的是他的习性,亩产……”
当听到陈益所说,这个东西可以亩产八百多斤,张居正,海瑞等人可是眼中一亮。
对于朝廷来说,什么最重要。
稳定最重要。
而如何才能稳定。
让百姓们吃饱饭。
一场旱,一场涝,就可以让老百姓来年的希望全部带走。
可若是真的有这些对于气候,土地要求不太严格的高产农作物出现,便能提高百姓应对旱涝灾荒的能力,朝廷的压力也会减少很多。
不过,虽然陈益说着好听,可张居正还是持有怀疑态度。
这个红薯对于陛下来说,就如,灵丹妙药对于世宗皇帝。
而说话的陈益,就如,炼制丹药的道士一般。
张居正不听陈矩怎么说,只相信自己看到的结果。
“陛下,臣觉得还是应该在北京城外,找块土地,实验一番,有了结果,朝廷再做安排。”
张居正的这番话,也给满心热血的海瑞浇了一盆冷水。
朱翊钧笑着道:“张爱卿所言,正合朕意,陈矩……”
“草民在。”
“你可愿留在京师,朕封你一个工部的官,专门给朝廷在京师种这个红薯……”
当官。
种地还能当官。
听完皇帝陛下的话后,陈益稍稍愣神。
“怎么,你不愿意?”朱翊钧再次开口。
“草民愿意,草民愿意……”说着,陈益便跪下身去,不停的谢恩。
“好,那你便是我大明朝工部,屯田清吏司,从六品的屯田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