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册封旨意

我们都有美好的明天。

 这是百十号秀才的共同心声。

 有的时候,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在大明朝你就是卷不过别人,即便你优秀。

 陕西,山西。

 照样出人才。

 可是就是难出举人,更何况是进士了。

 大明朝此时开海扩疆。

 说白了。

 对于士人也是有好处的。

 蛋糕大了。

 谁都能分一杯羹。

 可是盘子不变,你们混好一点的能,开个私塾,教个书,混不好的就是写个对联,写封家信填补家用,寒酸之极。

 而在万历十年四月,朝廷第一次张贴告示与山西,陕西首府,参与的秀才们非常多。

 他们经历了另外一番考试之后,才能真正的进入到名单来。

 既然想要开拓海外殖民地。

 那么朱翊钧也算是做足了准备。

 选调官制度出现了。

 这跟选奉官还不同。

 是要靠着自己在海外领土的政绩,才能进入选调官,通俗易懂,朝廷会选择优秀者,返回大明,担任大明的正官。

 四品以下的海外官,被选到之后,返回本土是要降一级留用。

 四品以上的官员,每个海外殖民地说白了,不包含总督之外,也就四个人,分别是布政参议……也就是总督行政副手。

 按察佥事,总督府掌刑法一事。

 都指挥同知掌卫所兵卒。

 市舶提举,管理海港诸多事宜。

 这四个职务的人被选调之后,回到大明朝,原级别安排,并且是重用的。

 朱翊钧清楚的明白,儒家思想对于大明朝影响太深了。

 读书人,能考中秀才的,都是人才。

 这一点是不用质疑的。

 因为读书,知事,就知道一些紧急的事情该如何处理。

 用人吗。

 不拘一格用人才。

 海外领土,正儿八经的举人老爷们,就算再家里面闲着坐吃山空也不愿意去,那,往下降一级。

 只要认字,知道几句之乎者也,只要爱大明胜过爱黄金,好,你就合格了,你就能外出去当父母官了。

 官职来的就这么简单。

 当然,选调官,选调官,顾名思义,是要选调,你要是天天出纰漏,别说十年,二十年你都回不到大明朝去。

 这也是事先就已经通知到位了。

 靖海号的铁锚带着沉闷的巨响砸入泗水港浑浊的海水,激起巨大的浪涌。

 十六艘艨艟巨舰如沉默的钢铁巨兽,缓缓靠拢木质栈桥,桅杆如林,遮天蔽日,投下的阴影几乎笼罩了大半个码头。

 无数面大明日月旗在强劲的海风中猎猎狂舞,赤红如血,刺破了爪洼岛湿热粘稠的空气,宣示着一个崭新纪元的到来。

 栈桥尽头,站着一群人迎接。

 为首的正是塔顺国主陆运之。

 他身着浆洗得发白、式样古旧的宋式深衣,这件衣服是他先祖来到爪洼之时,先祖所穿。

 他身后,稀稀拉拉跪着几十个同样穿着古旧宋人服饰的臣属……

 而后,便是大明福建水师的精锐士兵。

 叶梦熊的身影出现在靖海号高耸的舷梯顶端。

 他没有立刻走下,而是立于高处,赤红色的正二品麒麟补子官袍在热带的强光下灼灼生辉,仿佛一团凝固的烈焰。

 他目光沉静,缓缓扫过码头上站立的人群、别具一格屋舍、远处郁郁葱葱的原始密林,最后落在那位国主的身上。

 海风卷起他官袍的下摆,猎猎作响。

 “咚!咚!咚!”三声沉重威严的号炮从旗舰上响起,声震泗水港。

 在死一般的寂静和无数道目光的聚焦下,叶梦熊拾级而下。

 他身后的八名锦衣卫亲兵紧随其后,铁甲铿锵,鸟铳长刀寒光慑人,如同移动的铁壁。

 脚步声踏在柚木梯板上,发出清晰而沉重的回响……

 终于,大明南洋总督踏上了爪洼,也就是南洋府的土地。

 就在他双足落地的瞬间,站在最前的陆运之猛地以头抢地,额头重重砸在砂石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他枯瘦的双手高高捧起一个托盘,托盘中,一枚古朴但略显粗糙的青铜印玺、几卷磨损严重的竹简、还有一叠泛黄的纸册,在热带的阳光下微微颤抖。

 “草民!前宋遗民、塔顺不肖之主陆运之!叩见大明南洋总督叶大人!”陆运之的声音嘶哑干涩,带着浓重的闽地口音,却用尽全身力气喊得字字清晰,回荡在寂静的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