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李三 作品

第814章 托马斯·西克莫尔爵士

 针对英国的事情,他曾与张丁征讨论过西班牙之事。

 当时,张丁征就说了,英格兰与西班牙不对付,完全可以借助他的力量,搞一波。

 没成想,大明朝还没有动作,人家英格兰女王就已经找上门来了。

 至于,跟着他们一同来的荷兰使团,直接被朱翊钧给无视了。

 荷兰现阶段的家底,还是太薄了,特别是在南洋府跟明军冲突结束后,几乎断绝了他们远洋争霸的野心,与实力。

 这次过来,说白了就是议和谈判,大明朝这边还有数千的俘虏在月港港口趴着扛活呢。

 总是要把这些人搞回去扛枪打仗呀。

 至于密信上所说,张丁征撺掇着张四维上书,毛遂自荐,在陛下会见过英格兰公使后,带着大明的国书,前往英格兰,缔造邦交。

 先不说此时的朱翊钧有没有这个想法,就只书信上,张丁征言辞蛊惑自己父亲的事,就让朱翊钧有些惊讶。

 他是真的一点福都不想让老爹享啊……

 而一旁的冯保看完密信后,抬头看了朱翊钧一眼:“陛下,这两国公使都到了,咱们的礼部尚书是不是病也该好了。”

 朱翊钧闻言一笑:“不要病好了,现在只怕还想着出远门办差事呢,朕啊,不是一个不通情达理的人,张四维要是真的上了这封奏疏,那朕就准了。”

 朱翊钧话音刚落,站在下首的锦衣卫张国之开口道:“陛下,按照您的吩咐,锦衣卫派驻各地宗藩的人手已经备好,不日就要出发了。”

 在朱翊钧跟申时行共同拟定的宗藩条例,正式推行的时间,是在万历十五年开展。

 而此时,朝廷正在做着前期的准备工作。

 朱翊钧看了一眼张国之。

 这个指挥使,三十来岁的时候当千户的时候,就被皇爷爷抽调过来保护自己。

 而后,在父皇的提携下,成为了自陆炳之后,权势,自主能力最大的锦衣卫指挥使。

 从初见到今日,马上也二十年了。

 当年意气风发的掌刑千户,现在双鬓也有了些许的白发。

 看到这里,朱翊钧不得不又重新感叹一番:“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朕的锦衣卫指挥使也两鬓白发了……时间真快……跑起来就不停啊……”

 张国之忽听天子感慨,心中亦有惆怅。

 自己方便的时候,都容易打岔,有不尽的感觉,果真是,时光催人老,小弟先疲倦。

 “陛下,臣能够辅佐陛下,是臣的荣幸,臣期盼着能在辅佐陛下二十余年……”

 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一旁的冯保好似也被天子的这句感慨,弄得感同身受。

 “陛下,指挥使两鬓有了白发,奴婢啊,也已是知天命之年,可陛下您……”

 “您的天子之路,刚刚开始,大明朝也还很年轻……”

 朱翊钧只是点了点头作为回应,随后,拿起了自己刚刚写的咏鸡:“张爱卿……”

 “臣在。”

 “这首朕手书的太祖高皇帝诗文,赐予你……”

 “谢陛下。”

 张国之脸色大喜,本来他是非常忙的,这次张四维府上的密信到了北镇抚司后,他原本是想差人送到宫里面来。

 可又想着为了抽调人手到宗藩驻扎的差事,小半个月都未曾见到陛下,甚是想念,这才亲自跑这一趟,没成想,收获这么大……

 朱翊钧对张国之和冯保的感慨并未持续太久。

 在下午,浙江巡抚衙门转呈的加急奏报送到了御前。

 奏报详细禀明了荷兰公使范·德·维尔德及英格兰王国特命全权公使、女王陛下枢密顾问官托马斯·西克莫尔爵士率团抵达宁波港,请求觐见大明皇帝陛下,呈递国书并商议通商、邦交事宜……

 朱翊钧仔细阅过,嘴角勾起一丝了然的笑意。

 果然,与锦衣卫密报分毫不差,甚至更详尽些。

 他提起朱笔,在奏疏上批下遒劲有力的几个字:“准其所请,着礼部会同浙江有司妥为安置,护送入京觐见。”

 批完,他看向冯保:“立刻发还浙江,不得延误。”

 “遵旨。”冯保躬身领命,捧着批红的奏疏匆匆而去。

 圣旨将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沿着运河与驿道,飞驰向东南沿海……

 宁波府,深秋的寒意已笼罩了浙东大地,但作为大明帝国面向海洋的重要窗口,宁波城依旧散发着蓬勃的活力与喧嚣的气息……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

 绸缎庄、瓷器店、茶叶铺、南北货行……招牌在微凉的秋风中招展。

 空气中弥漫着咸湿的海风、刚出炉的烧饼香气、酱园里飘出的咸鲜,以及码头飘来的淡淡鱼腥味。

 行人摩肩接踵,有头戴方巾的士子,有短衫布履的商贩,有挑着担子的农夫,也有身着异域服饰、肤色各异的番商。

 巡城的兵丁挎着腰刀,警惕地扫视着人群,维持着表面的秩序。

 几处茶楼酒肆里,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地讲着西游记,引来阵阵喝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是禁书,但朝廷几乎不过问,上紧下松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