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考校(第2页)

 “父……父皇来了?!” 他几乎是弹坐起来,声音都带着颤音。

 “是,殿下,陛下正在正殿等着呢!” 小太监赶紧伺候他穿衣。

 他感觉头皮一阵发麻,赶忙起床,比任何醒神汤都管用。

 当朱常洛走进正殿时,发现妹妹朱若澜早已穿戴整齐,乖巧地依偎在父皇身边,正仰着小脸听父皇说着什么,一派父慈女孝的温馨画面。

 朱常洛心头一紧,连忙上前几步,规规矩矩地行礼:“儿臣拜见父皇,拜见皇奶奶。”

 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朱翊钧的目光从女儿脸上移开,落在长子身上。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声音平淡:“嗯,起来吧。这几日过年,课业都停了?”

 “回……回父皇,是停了……先生说了,自己温习。” 朱常洛低着头,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一年了,朕也忙,未曾好好考校你的进益。今日正好得空,朕便考考你,资治通鉴讲到何处了?可有所得?”

 “考……考校?!”

 朱常洛最怕的就是父皇考问功课,因为懂得确实不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旁的李太后看着孙子那瞬间煞白的小脸,心中不忍。

 她轻轻叹了口气,开口道:“皇帝,常洛还是个孩子,这几日又是年节,贪玩了些也是常情……”

 “道法自然,万物皆有其时,有其性。孩子能长成什么样子,自有其造化,做长辈的,顺其自然便好,莫要太过苛责,反倒失了本心。”

 她这番话,既是劝解皇帝,也是在暗示对孙子的期望不必过高,顺其自然。

 朱翊钧小的时候,可是真的神童,李太后也都见过,你不能因为自己聪明,就要求你儿子跟你一样吧。

 朱翊钧听着母后这番充满道家无为思想的话,心中了然母后的意思。

 他微微颔首:“母后教诲的是,儿臣省得。” 虽然话说的很软,但眼神却依旧看着朱常洛:“朕只是问问,了解一二。常洛,说说吧,近日所学,可有哪一句让你印象深刻?”

 李太后见儿子态度坚持,知道多说无益,便站起身:“哀家有些乏了,去后面静坐片刻。你们父子……好好说话。”

 说罢,便由宫女搀扶着,走向后面专设的静室,显然是不忍心看孙子被考问得狼狈的样子。

 而朱翊钧也赶忙起身相送。

 李太后一走,殿内的气氛似乎更凝重了。

 朱常洛感觉压力山大,搜肠刮肚地回忆着先生教过的东西。资治通鉴?

 他脑子里乱糟糟的,他甚至怀疑自己学过吗?

 “儿……儿臣记得……司马温公言……” 他结结巴巴地开口,努力回忆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他试探着说出这句比较有名的。

 朱翊钧点点头:“嗯,此句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说的是唐太宗与魏征之事。何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你且说说其意。”

 “其……其意……” 朱常洛卡壳了,他光记住句子,具体深意先生讲时他大概在打瞌睡。

 “就是……就是……要多听听别人的话……不能只听一个人的……不然……不然就会看不清楚?”

 朱翊钧听着,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手指在座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节奏不快,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他没有立刻斥责,只是沉默地看着儿子。

 一旁的朱若澜也感觉到了气氛的凝重,悄悄往父皇怀里缩了缩。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朱翊钧手指敲击扶手的“笃笃”声,像小锤子一样敲在朱常洛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