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萨沃伊宫

大明万历十二年三月。

 西历1584年。

 春寒料峭的气息尚未完全从英伦三岛退去,但位于英格兰西南海岸的普利茅斯港,却因为一支来自遥远东方帝国的庞大船队的到来,而提前沸腾起来。

 历经近一年的惊涛骇浪、疾病缠身与漫长等待,大明礼部尚书、钦命出使英格兰正使张四维,终于踏上了这片传说中的土地。

 他乘坐的旗舰在数艘护卫舰船的簇拥下,缓缓驶入普利茅斯港深水锚地。

 船首那面巨大的日月旗,在北大西洋略带咸腥的海风中猎猎招展,向岸上翘首以盼的人群宣告着天朝使者的降临。

 港口早已被肃清,并做了精心的布置。

 码头上,一队队身着猩红制服英格兰卫兵肃立如林。

 在他们前方,站着英格兰方面迎接的核心人物,以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陛下特使身份前来的托马斯·希尔莫尔爵士,以及代表枢密院的重臣威廉·塞西尔勋爵。

 两位重臣皆身着最隆重的天鹅绒礼服,佩戴着象征身份与荣誉的勋章绶带,神情庄重而充满期待。

 在他们身后,则是普利茅斯当地的官员、贵族以及闻讯赶来的好奇市民,人头攒动,形成了一道壮观的迎接人墙。

 当大明船队稳稳停靠,放下沉重的舷梯时,岸上响起了一阵庄重而略显奇异的乐声。

 这是英格兰方面精心准备的迎宾礼乐——由小号、长号、竖笛、鲁特琴和定音鼓组成的宫廷乐队,奏响了代表最高规格欢迎的进行曲。

 雄浑的铜管声与优雅的弦乐交织在一起,在港口上空回荡,充满了盎格鲁-撒克逊式的隆重与热情。

 乐声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高耸的福船舷梯顶端。

 片刻之后,一位身着大明正一品文官绯红袍服、头戴乌纱帽、腰系玉带的身影,出现在了那里。

 正是大明礼部尚书张四维。

 虽然海途劳顿在他脸上刻下了更深的痕迹,鬓角也已染上更多风霜,但此刻他身姿挺拔,神情肃穆而从容。

 天朝上国重臣的威仪,在他沉稳的步伐和深邃的目光中展露无遗。

 张四维在随行副使张丁征、护卫武官以及数名身着青色官袍的属官陪同下,缓缓步下舷梯。

 他的脚步落在普利茅斯坚实的土地上,面容保持着平静,但心里面却是非常激动的。

 终于活着来到这里了。

 托马斯·希尔莫尔爵士和威廉·塞西尔勋爵立刻迎上前去。

 双方在距离数步之遥处站定。

 张四维依照大明礼制,双手抱拳,行了一个拱手礼,动作流畅,气度俨然……

 与此同时,张丁征身边一位经过精心培养、通晓拉丁语和英语的青年翻译官立刻上前一步,用清晰而恭敬的语调,翻译着张四维所说的话。

 “我乃大明礼部尚书张四维,乃大明帝国大皇帝陛下钦命礼部尚书,特奉吾皇旨意,远渡重洋,前来觐见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陛下,并致以吾皇陛下最诚挚的问候与祝福……愿两国邦交永固,友谊长存……”

 托马斯·希尔莫尔爵士听罢翻译,脸上露出热情而尊敬的笑容。

 他右手抚胸,向着张四维深深鞠躬回礼。

 威廉·塞西尔勋爵也紧随其后行礼。

 托马斯·希尔莫尔爵士就是出访北京城的,他实际上只比张四维早三个月回到英格兰。

 “尊贵的尚书阁下,托马斯·希尔莫尔谨代表英格兰女王陛下,至高无上的伊丽莎白一世,对您及尊贵的大明帝国使团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