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枫 作品

第182章学期考试

今年过年较晚,使得许多学校都要二月上旬才会开始陆续放寒假,例如解予安的学校,便是定在了二月七日放假。

 而纪轻舟所工作的女子裁缝学校,因总课业内容不多,且今年上海也飘了点小雪,冬日尤为寒冷,泰勒先生不忍心令女学生们在这寒冬腊月里上太久的课,于是与学校资方商量过后,便决定在一月中旬进行学期考试。

 考试结束,就正式开始放假,比上海多数女学校都要早一两周。

 裁缝学校的文化课程考试与其他女校相差不多,裁缝相关课程的考试则是独树一帜。

 大约在两个月前,全校三十名学生被抽签分为了二人一组,准备起期末考试的时装设计与制作。

 服装的面辅料成本由学校提供,每组经费限定两块银圆,倘若有超出预算的,则由学生自己补贴。

 所有学生作品在学期考试展示过程中,如果有受邀宾客看中某套衣服,愿意出钱购买,而学生也愿意出售,那通过校方成交的金额将全部归于该组学生。

 当初纪轻舟的秋季时装展登上报纸杂志时,布莱恩.泰勒就已同学生们宣布过这一考试内容,还额外给予承诺,评分前三名的六位学生,可获得时装业公会举办的大型时装秀的入场资格。

 不过当时学生们正式学习这门技艺也才一个多月,对于时装秀究竟是怎样的表演流程,并不清晰。

 直到十月初,学校组织她们进影院观看了名为《秋意撩人》的时装纪录影片后,才大概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自从观看那一场精彩表演后,学生们无不被激起热情,摩拳擦掌准备起年底的学期考试。

 一方面是想要获得一个好名次,可以亲身观看那大型的时装秀表演,另一方面,则是被影片的内容激励,向往着将来能从事纪老师的职业。

 即便没有钱开自己的时装店,倘若能被纪老师看中,进入他的公司做那时装设计工作,也是一件极荣幸的事。

 更何况这一场演出,学校还邀请了所有老师和一些时装业、教育业的宾客,前来观看和评分。

 尽管只学习了半年的裁缝水平制作出的衣服,在那些洋服店老板的眼中大概率很是幼稚粗劣,卖出自身设计作品的可能性也并不高,学生们依旧跃跃欲试,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看中。

 在尤为认真的筹备制作中,时间一晃便到了一月中旬。

 因经费有限,两块钱想制作一整套的秋冬装也较为困难,绝大多数的学生都选择了面料轻薄的春夏装。

 为了给学生在这寒冷的季节提供一个温暖的“秀场”,纪轻舟便与泰勒先生商量决定,考试那日,将傍晚下班后的手工坊三楼空间,借给学生们做展示舞台。

 那贴着粉色玫瑰壁纸、铺有红色蔷薇花纹地毯的别墅三楼大厅,原本是那间俱乐部的宴饮厅,如今则成为了高定手工坊的样品存放展示区和员工们的休息茶水厅。

 为了不泄露那些还未上市的设计样品,纪轻舟提前一日叫员工们将东西都挪到了仓库,并把三楼的空间大致布置了下,为受邀看秀的宾客们准备了一些折叠椅和小软凳,又专门在大厅一侧的休息室放上了试衣镜、化妆台、熨斗和衣架,作为学生们的准备后台。

 考试这日,约莫下午三点左右,学生们便分组扛着包袱,在副校长罗女士的带领下,陆续乘坐电车来到了霞飞路931号的世纪高定手工坊。

 几乎每个学生下了电车,看见眼前这一栋窗明几净、外观漂亮的大洋房,都情不自禁发出了惊讶的感叹。

 从前虽知晓纪老师是时装公司老板,一些学生还去参观过南京路的时装屋总店,却未料到在这条马路上,还有这样一栋宽敞美观的世纪工作室。

 走进安装了暖气片的别墅内部,学生们皆感到一股温暖的夹杂着熟悉布料味道的气息扑面而来。

 下午三四点钟的时间,手工坊的裁缝、工匠和制衣工们尚在忙碌中。

 午后倾斜的日光下,一个个高低错落的人台套着或淘汰或半成的衣服,凌乱竖立在桌旁。

 宽阔的工作区被分为两半,一半为裁剪缝纫区,一半为熨烫绣花区。

 熨烫区以木门相隔,看不见里头情况,只见外部那一张张排列整齐的裁剪台上,有的摊着坯布、纸样与裁剪工具,有的摆放着正在制作中的衣服。

 其中一张大裁剪桌上堆放着甚为蓬松浮夸的礼服裙,好几位穿着整洁围裙的女工,正拿着针线站在两旁,往那洁白柔亮的缎面裙摆上一层层地缝着缎带花边。

 带队的罗校长提前受到过叮嘱,不能让学生打扰手工坊的员工干活,于是刻意绕开工作区域,径直地朝旁侧的楼梯走去。

 尽管如此,虽未看见那蓬松夸张的缎面礼服裙的全貌,远远路过的学生们但凡眼神不错的,都不觉睁大双目,露出了既惊艳又好奇的情绪,觉得那套裙子的成品一定非常漂亮。

 “哇……感觉在这里做缝衣工也很不错啊,能制作那样漂亮的裙子……”

 一位设计绘画水平抽象,但手缝技术还不错的女学生,见状不由得和同组的同学小声交流起来。

 “但一定很累吧,也许要那样站上一天。”

 她的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还是做设计工作更为轻松,也更能挣钱。

 顺着楼梯上到二楼是配饰制作区。

 这一块分得较细,鞋履、帽子、珠宝配饰、手袋箱包等,纪轻舟给每一块区域都用玻璃格门做了部门划分。

 因此大家固然好奇里边的情况,却只能透过门上玻璃看见里头有人在忙碌,而看不清他们在忙碌些什么。

 “真羡慕啊,有这样好的环境,即便冬天也很温暖。”

 “不知纪老师还招不招人了……”

 窃窃私语间,一群学生跟着带队者来到了三楼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