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 作品

第55章 情长春浅

 “谁规定所咏之词一定要是眼前之物?”齐越自知前后矛盾,也只好为自己找补道,“淑妃还是不要自作多情的好。” 

 “是。”晏清禾停下手中的活儿,微微一笑。 

 “怎么不继续了?” 

 “陛下都已放下书册了,臣妾又何必要再研墨呢?”晏清禾反问道。 

 齐越无言以对,看着窗外大雨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更觉心烦意乱。 

 “你坐吧。” 

 想到走也走不了,书也看不下去,齐越便也只好和她闲聊起来,打发这无趣的时光。 

 “谢陛下。”晏清禾退至一旁,坐到下首的木椅上。 

 “淑妃可读过什么书?” 

 晏清禾有些猜不透他的心意,但一想到皇后出口成章,想必他是喜欢有才情的。 

 不过,为什么曹蘅却恩宠平平呢? 

 罢了罢了,晏清禾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臣妾只读过六经,和几册诗集罢了。” 

 “哦?”齐越起了兴趣,“那淑妃喜欢何人所作诗词?” 

 “回陛下,是晏几道的《小山词》。” 

 “晏几道?”齐越低声沉吟,倒是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为何?” 

 “晏公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从小在富贵温柔乡、锦绣绮罗丛中长大,触目所及都是富贵繁华、管弦歌赋,然家族一朝颓败,自己亦是不得志,飘零半生,黄粱梦醒,所作之词句句血泪。” 

 齐越看了晏清禾一眼,似有所思,“自古钟鸣鼎食之家,纵有四世三公,也不免败落。淑妃不见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吗?” 

 “陛下所言极是。”晏清禾蹲下,似要一吐为快,郑重道, 

 “自古世家大族,先祖随开国帝王打下江山,蒙得皇帝青睐,才能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况。然则支柱一倒,后世子弟承其爵位,却无其才能,败落也是理所应当。但子弟仍想要维护家族权势,反倒引得帝王忌惮,最后落得一个大厦将倾的结局,岂不可悲可叹?” 

 话听到这里,齐越也明白了晏清禾的言外之意。 

 他一时琢磨不透,不知她是真的如此通透,还是只想挽回晏氏一族在帝王心里的位置。 

 若她当真是前者,自己这两年来,倒是冤枉了她。 

 还是两次。 

 “起来吧,朕竟不知,你是一个如此通透的女子。”齐越叹气道。 

 晏清禾听罢,点点头,又重新坐下。 

 “大厦既然将倾,子弟中有看透事理者,何不及时收手,以保后世无虞呢?”齐越半是试探,半是感伤。 

 “一人所为,难以撼动大山,长辈在上,不敢违背纲常。” 

 晏清禾艰难的吐出这几个字,希望齐越能懂。 

 “父为子纲不假,难道就能不顾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了吗?”齐越反问道。 

 “臣妾如何不知?妾能顾全自身,但外人之事,臣妾也只有劝谏之德,而无阻拦之力啊!” 

 晏清禾说到动情之处,忍不住要点破,但最终还是收住了,真切地看着齐越,“晏氏一族,没有谋逆的胆量。” 

 齐越面色沉静如水,眼眸中夹杂着某种复杂的情绪,幽暗难辨。 

 许久,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咱们说的是诗词,怎么又论到晏几道他们家了?” 

 晏清禾眼底的一丝黯淡一闪而过,转而挤出一个苦涩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