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 作品

第66章 殿选时刻(第2页)

 皇后用不为人察觉的眼神看了陛下一眼,看到了他的笑意,也挤出了一个笑容,附和夸赞道, 

 “陛下常跟臣妾提起谢大人,没想到谢大人的妹妹也是如此姝丽。” 

 “可读过什么书?”皇帝点点头,继续问道。 

 “回陛下,臣女读过只读过四书五经而已。” 

 太后冷笑道:“后妃不必读书太多,开枝散叶才是嫔妃第一要务。” 

 皇帝不甘示弱,“母后,若是没有学识,又如何能教育好皇子公主?朕看舜华聪明伶俐,想必也是淑妃知书识礼的缘故吧?” 

 太后见他拿自家侄女来堵住自己的嘴,倒也不便反驳,“既如此,皇帝中意谢氏,那也是好的,不知皇帝要给她什么位分?” 

 “难得谢允在前朝得力,朕自然也该嘉赏他的家人。就封谢氏为才人,封号‘敏’。” 

 众人听罢,皆是有些吃惊。没人会想到,陛下竟会在殿选上就赐她封号。可知,这谢姑娘定然是前途无量。 

 站在人群中的沈熙宜听罢,有些不自然地眯起了眼。 

 谢姝谢恩退下,眼中半分兴奋也无,悲伤也无,仿佛自己早已得知了结局,从容而又淡定地选择接受。 

 既然以她的身份,注定要成为笼中鸟,那不如看到豁达一些,何必让自己一辈子顾影自怜呢? 

 “宁远候晏校之妹晏鸢,年十七——” 

 从刻,从人群中走出来一个身形高挑、的女子,她虽面容爽朗,但眉间似乎有一股淡淡地悲愁,笼罩在心间。 

 “臣女晏鸢,拜见皇上、太后、皇后娘娘,陛下娘娘万福金安。” 

 皇帝看得更仔细了些,她虽与太后淑妃出自同族,但面容却并不相似。 

 “据朕所知,淑妃这一辈的女子是清字辈,”皇帝看了眼晏清禾,继续说道,“为何你没有清字呢?” 

 晏鸢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臣女一家久居宣府,边境儿女豪放,不拘字辈如何,便没有取清字为名。” 

 “原是如此。”皇帝点点头,“你可是一人入京的吗?” 

 “回陛下,臣女是由兄长晏栩护送入京。” 

 皇帝本想着,她为晏曙遗女,家又远在宣府,想必她必然不愿待在深宫,何况宫里已有了……不然将她指给一个宗亲为妻,日后若有机会,将夫妇二人派往边境,到时候她也能和家人团聚。 

 不料太后抢先说道,“哀家瞧着这孩子很有眼缘,不如就留下来,在哀家膝下承欢如何?” 

 皇帝有些恼,但却也没有理由反驳太后的话,只是有些不甘心地问道,“你愿意入宫吗?” 

 晏鸢将决绝写在脸上,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但眸中却藏着难以言说的悲怆,一字一句坚定道, 

 “臣、女、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