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 作品

第474章 结案

那一晚,许多人都彻夜未眠。

 第二日清晨,皇后与贵妃不睦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传遍了宫中。早会上,皇后脂粉也遮掩不住的微红的眼眶与眼下的乌青仿佛也印证着这一点,猜到二人各有难处的卫又安,只恨曹蘅尚在病榻,没能见到清禾而今憔悴的模样。

 早会散后,晏清禾邀德妃略坐片刻,没有多言,只是希望她日后能对曹蘅多加看顾一些,又安应了下来,让她放心便是。

 自曹膺病逝后不久,春闱舞弊案的查巡也宣告尾声,曹膺在死后依旧没有得到一个清白的名声,同那些真正受贿腐败的官员一同被订在了青史的污名上。

 那一天,是秦王夫妻亲自接舅舅回的家门,不顾旁人异样的目光,为他举办了一场体面的丧仪。舅母郑夫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日日去御史台击鼓鸣冤,然终究无果,甚至被路过的官员所嘲讽,最终悲愤交加,一头撞死在了御史台门前。

 节烈忠义的名声终于换回了一次重查的机会,但那些所谓的告密者只是微微松了口,称自己也只是看见曹膺在独自翻阅卷宗,但卷宗是否为试题,他们也不敢肯定。就这样,曹膺究竟有没有舞弊,到底与他的死因一般成了疑案,但世人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内情呢?后世谈论他时,不过是把他与其他作奸犯科者混为一谈罢了。

 由于这场春闱舞弊案仍是弥补了不少清正之风,许多官员纷纷落网,为此皇帝也未尝对曹膺之事太过上心。但或许是因为曹膺的疑案和死亡,再加上其妻的刚烈之心,皇帝对曹家无所惩罚,只是借此机会,以曹父年迈之名,让他荣休养老去了。

 而宋济,这个一心向上的年轻人,虽可被释放,但功名被革,前途尽毁,到底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秦王夫妇在料理好舅舅舅母的身后事不久,就将他们膝下唯一一女接到了王府悉心教养,另外还事无巨细地安排了外祖一家老小返乡安居,以免再卷入党争之中,这件事才终于算是尘埃落定。

 但这一趟下来,齐瑾只觉得自己疲惫不堪。想到从前对自己奉承献媚、惺惺作态的各种人如今却对自己的登门造访避之不及,想到那些看着他将舅舅从诏狱中接出时异样的目光,当真是世态炎凉,令人唏嘘。

 舅舅惨死狱中,母妃大病一场后心如死灰,外祖被迫退休返乡,自己多方奔走却无力回天,加上从母亲口中得知幕后黑手就是沈攸,一连串的打击彻底击碎了齐瑾心中那个光风霁月的世界。

 少年渐渐收起了往日的意气风发,眼神变得愈发深沉如寒潭,气质愈发内敛隐忍。齐瑾依旧恭敬有礼,但那份温润如玉的君子

 之风已被一种隐忍的锋芒和深不可测的城府所取代;他开始更冷静、更冷酷地审视朝局,谋划未来。

 翩翩少年郎已死,活下来的是决心在权力倾轧的修罗场中,为自己、为母妃、为死去的舅舅讨回一个公道的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