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第 172 章(第2页)
“设备的事再等等,争取今年给咱们多添一套。”叶满枝低声说,“关主任、刘主任,我刚听说,人家梅林厂午餐肉的成本控制很严,每吨能比咱们少400块!你们是车间主任,最了解车间情况,能不能先在车间里找找差距?”
“不可能!咱们午餐肉的生产成本已经压到最低了!”
“没什么不可能的,我这个消息是从人家厂长那里听来的。”叶满枝将声音压得更低,“暂时不要声张,你们先在车间里排查一下。”
刘副主任说:“要是真有差距,我们肯定积极改进,不怕丢人。”
所以,排查的时候没必要偷偷摸摸的。
关多福却假咳道:“叶厂长,这事我们记下了,今天就开始悄悄排查。”
等到叶满枝交代了注意事项,离开车间以后,他才对老刘说:“这事确实不能声张,叶厂长咋说咱们就咋做。”
刘副主任说:“全国都学上海,赶上海呢,与梅林厂之间有差距不是很正常嘛。咱不丢人!”
“不是丢不丢人的问题。”关多福将他拉出车间说,“叶厂长天天来咱车间转悠,车间里的情况她哪一样不了解?刚才为啥还要特意询问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 ?你以为领导跟你没话找话呢?”
“……”
“不算中途追加的,咱们今年至少有800吨的任务,一吨差400块,800吨就是32万了。哪怕只能找出一半的差距,也够咱买两套设备了。”
“对啊,那不是挺好嘛?”刘副主任还没转过弯来。
“老刘,你动动脑子好吧!咱是罐头车间,不是罐头厂!即使节省了成本,那也是给厂里省的!全厂有那么多车间,哪个车间不急需用钱?哪个不想买新设备?这几十万的差距要是真的找了出来,能把钱全用在罐头车间吗?厂领导能给咱买一套设备就算好的了。”
*
对于找差距的事,叶满枝心里确实有点犹豫不决。
她是食品厂的经营副厂长,按理说,她应该站得更高一点,用全局的眼光看问题。
可是,厂里既然给副厂长划分了包干车间,还是个人的考核指标,那副厂长们就免不了会有情感上的偏向。
人家王士虎还积极给糕点车间的师傅争取先进个人呢!
罐头车间不是单独核算单位,省出的钱要算到厂里的总账上。
她目前与牛恩久的关系不太和谐,牛恩久未必肯给她面子。
这笔钱要是真的省了出来,厂里能拿出两成来给罐头车间买设备就不错了。
就在她左右权衡、举棋不定的时候,牛恩久临时召集了一次扩大会议。
老牛厂长在会上通报了一个喜讯——第一食品厂家属院被市里评为“生活福利战线的标准化单位”了!
标准化单位是啥意思呢?
就是其他单位要向这个标准看齐!
这是很高的荣誉,是上级对食品厂后勤和职工福利工作的肯定!
然而,在场的几位厂长和工会主席的脸上却没多少喜色。
后勤科长心里其实挺高兴的,这是他们做出的成绩。
但是瞥见领导们便秘似的脸色后,他赶紧将笑容憋了回去,如丧考妣地坐在末席。
蒋文明首先开腔说:“挺好的,年底各种评优评先进,没想到咱们的家属院也能评奖了!”
除了叶满枝和王士虎,其他厂领导都住在食品厂的家属院里。
他们那个大院的条件的确很好,卫生、娱乐设施、文艺活动的水准都超过很多单位的家属院。
这个奖颁给他们实至名归!
只不过,这个得奖时间比较微妙。
上次鲍旭开叉车出事故以后,职工们又将目光放到了单位分房上面。
鲍旭醉酒开车的事没有实质证据,连公安都没查出什么所以然来。
但他居住环境差,影响了休息却是事实。
有好奇心重的职工,特意去鲍旭家附近看过,环境非常嘈杂,不但临街还挨着菜市场,来往买菜的居民不断,时不时还有叫卖的吆喝声。
鲍旭家属主动赔了350元弥补厂里的损失,也给伤员小许赔了100块营养费,算是保住了鲍旭的铁饭碗。
这件事有了结局,又正好临近过年,职工们的注意力本来已经被转移了,可是,市里又突然给家属院颁了一个大奖,表扬食品厂的生活福利工作。
这不就再次将大家的目光吸引过来了嘛!
工会主席皮玉珍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一部分职工的居住条件不好是事实。厂里应该正视问题,积极解决,总逃避可不是办法。”
牛恩久:“……”
要是有钱,他能不给职工分房吗?
想盖家属院,那是要掏真金白银的!
食品厂这几年扩张迅速,厂里要优先发展业务,便将一部分的职工住房问题暂时搁置了。
按照厂里的计划,今年或明年的盈利就能用来盖新住房。
但去年一把大火将罐头车间烧了,厂里到处用钱,而且大部分职工有住所,家属院的事就只能不了了之。
牛恩久在食品厂当了数年厂长,一直高歌猛进,还是第一次过这种捉襟见肘的日子。
“咱们的家属院得奖了,职工们八成又要提分房的话题,大家都说说吧,盖房的事怎么解决?”
副厂长们:“……”
还能怎么解决?
厂里去年的盈利很可观,但罐头车间、糖果车间、饼干车间、粮食复制品车间,全都打了采购设备的报告,卡车也要再买一辆。
给这些车间分一分,也就差不多了。
一座家属院的造价高达上百万,他们现在哪有这个闲钱?
王士虎说:“盖房子的事咱们慢慢来,过年之前肯定是拿不出章程的。不过职工们去年都挺辛苦,我提议今年的过年福利再加一点,让大家过个好年!”
过节福利丰厚,职工们也就不用一直关注分房了。
“也行,”牛恩久翻了翻笔记本说,“过年前猪肉不好买,咱们自己有养猪场,就再给每名职工发两斤猪肉。另外,午餐肉车间那边剔下来的骨头,暂时不要对外销售了,也当做过年福利,发给大家吧。”
叶满枝全程安安分分,没怎么发言。
一直到会议结束,她都没敢提给午餐肉找差距的事。
一座家属院的造价高昂,二三十万放进去,连个响都听不到。
以她跟老牛的关系,罐头车间要是真的省出了这笔钱,一定会被挪用做家属院的建设基金,安抚要房子的职工。
要是真能把家属院建起来,叶满枝也认了,最起码能改善一部分职工的居住环境。
但是以食品厂目前的资金情况来看,绝对拿不出剩余的几十万。
那笔钱在基金账户里走一圈,就能被老牛拿去挪作他用。
厂里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叶满枝不想给自己找事做,她想好好过年!
于是,她让午餐肉车间的关主任先自己找差距,春节过后可以安排他和技术员去梅林厂学习学习。
在此期间,要么让罐头车间和养猪场一样,变成单独核算单位,要么另寻他法。
叶满枝心里有了成算,便将厂里的一摊子工作放下了。
每天下班都去商店和市场采购年货,一心等着过年。
过了小年,她就开始在家张罗,给自己、吴峥嵘和小崽做新衣服。
前几年物资紧张,吴峥嵘的布票定额全都用来给她们娘俩做衣服了。
吴博士每年只有两条新裤衩,其他衣服都穿部队发的。
今年叶满枝决定打扮打扮自家男人,给他做一件新衬衫。
小崽出生以后,吴峥嵘就再没有过量体裁衣的待遇,突然被叶来芽拉去量尺寸,简直让人受宠若惊!
吴博士主动接下了过年前的扫房工作。
当然,往年这项工作也是归他的。
吴玉琢整天跟着爹妈一起忙年,大扫除、采购年货,等着爸妈单位的过年福利,每天高兴得直冒泡。
……
然而,就在大家一起期待厂里的过年福利,等着过个肥年的时候,上级却突然往滨江第一食品厂下达了一个通知——
有一位新的副厂长即将来厂里上任了!
听到消息以后,蒋文明从班子成员身上挨个打量过去,疑惑道:“咱们厂一直是四个副厂长的配置,省厅要调整谁的工作吗?”
叶满枝与另外几人相互瞅瞅,大家都摇了头。
如果要调整谁的工作,组织会提前跟他们谈话。
没谈那就是原地不动的意思。
牛恩久说:“我跟厅领导确认过了,咱们原本的班子成员不变,朱可海同志是另外安排来的副厂长。”
几人面面相觑,对这个任命着实摸不着头脑。
现有的四个副厂长都有自己的分管工作,而且大家已经磨合得差不多了。
如今的食品厂发展算是稳中有进的。
那么,又弄来一个副厂长有什么用?
春节之前,下属各单位的厂长经理们会去省厅给主管领导拜年。
前几天领导来食品厂调研的时候,叶满枝已经趁机给夏竹筠拜过早年了。
但是这又突然冒出来一个副厂长,几位同事都坐不住,四处打听朱可海的底细。
叶满枝便也没闲着,跟着拜年的大部队,往省厅跑了一趟。
夏竹筠甫一见到她进门,就直接问:“来打听消息的?”
“哈哈,过来给您拜年,顺便问问朱可海同志的情况,朱厂长不是咱们省厅的干部吧?之前在厅里工作的时候没听过呀!”
“不是,他之前在省食品进出口公司的政治部工作,是干部劳动办公室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