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176 第 176 章

    第176章

    因着采购设备的数量翻倍, 叶满枝和刘胜一起被请去了老牛厂长的办公室。

    她一进门就笑着问:“厂长,你也看见那条广告了?报纸的宣传效果真好啊,现在已经有五家机械厂主动跟咱们打听情况了!”

    牛恩久头疼地摆摆手, “叶厂长,那求购信息上的数量是怎么回事?咱们不是说好了吗?今年先买两套半, 解决眼前的问题, 其他的等明年再说。”

    要是一口气给罐头车间拿出25万采购设备, 那其他车间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叶满枝坐到他对面, 诉起苦来:“我们最开始确实只打算采购两套半,我跟供销科和技术科的两位科长跑了好几天。但咱只买七八万的设备, 人家根本就看不上, 给他们送订单还要被挑拣……”

    牛恩久对这种情况心中有数。

    罐头车间几乎每年都要增添一套设备, 之前那些设备都是他出面采购的。

    有时候确实是拿着钱上门还得看人脸色。

    但你不能因为订单小, 就给人家加码吧?

    叶满枝正色道:“厂长,咱们今年要买一条午餐肉生产线和一条水果罐头生产线, 再买几台小型机器。明年再次采购的话, 应该也是每种设备各一套。我觉得与其这样零星采购, 不如一口气买五套设备。咱们需要的方形罐属于异形罐, 很多机械厂没制造过这种异形罐生产线, 不愿意为了一笔订单投入人力物力。”

    全省只有他们一家食品厂可以生产午餐肉罐头。

    在很多机械厂看来, 这就是一锤子买卖。

    如果她是机械厂厂长, 也不愿意为了一锤子买卖投入太多。

    “按照市场行情, 五套生产线如果单独采购的话,总价在29万-35万。但这次咱们在报纸上刊登求购信息, 明确写了5套设备25万,仍有不少机械厂主动上门合作,说明这25万还是有得赚的。咱们一次性采购五套, 两年至少能节省4万块的设备费……”

    牛恩久抬手打断道:“叶厂长,谁都知道批发价便宜,咱们要是资金充足,我可以一口气订购十条生产线!那单价一定会更低!”

    关键是他们手头紧张啊!

    叶满枝望向刘胜,笑着说:“我之前还在与刘科长商量组织招标会的事呢!”

    刘胜:“……”

    你啥时候跟我商量了?

    那不是通知吗?

    听她提起招标会,牛恩久拧着眉头沉思了许久才开腔。

    “叶厂长,咱们是计划经济,那些罐头生产设备的价格都是透明的,各厂之间可能会因为机器性能不同,有价格上的差异。但要想让人家因为竞标而降价,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招标会,咱们从来没举办过,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叶满枝解释道:“咱们并不是第一家组织招标的单位,惠城专区房地局在去年十月,为建设八栋三层的住宅楼组织过一次招标会。今年一月份,中江棉纺厂也为采购设备组织过一次招标。”

    “大家组织招标不是为了竞价,就比如这次来与咱们厂联系的机械厂,他们提供的价格都是各厂的‘批发价’。”

    只不过大型生产设备都是零星采购的,像他们这样搞批发的还不多见。

    刘胜忍不住插话问:“叶厂长,不竞价的话,咱们还搞招标会干什么?”

    如果只是想要各厂的“批发价”,那他们拿着5套设备的订单上门,在随便哪家企业都能拿到“批发价”。

    叶满枝说:“当然是付款方式的竞争啊!咱们今年最多能拿出15万的设备费,要是哪家企业愿意在付款方式上给咱们让步,那在设备性能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要选择这家肯让步的。对咱们来说,最好的结果是今年付15万,年底或明年再付10万。”

    反正明年也要采购设备,这种付款方式,与明年单独采购差不多。

    可是总价能节省4万-10万,交付期也比单独采购更短。

    刘胜常年搞供销,很有生意头脑,心里已经认可了这种方式,但他仍有些担心,“万一这些机械厂都不肯在付款方式上让步呢?”

    这不是没可能的,国营单位什么都要按流程来。

    人家未必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那就流标呗,”叶满枝无所谓道,“要是流标了,咱们就还按原计划进行,今年先买两套半。”

    刘胜望向牛恩久,“厂长,你觉得怎么样?”

    老牛厂长在经营上一贯大胆尝试,他对这个招标会还挺动心的。

    但他当着党委书记,对某些事情还要把控方向。

    “招标会”容易让人联想到资本主义。

    尽管有些单位已经组织过招标会了,可老牛厂长不想在这种事上冒险。

    于是,他权衡片刻说:“这种招标形式挺新颖的,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这样吧,咱们试着组织一次招标,但是不要叫‘招标会’,就叫‘订货会’。”

    “……”叶满枝笑着点头,“行,那我让人跟这些企业联系,咱们尽快组织一场订货会。”

    招标会也好,订货会也罢,内容都是换汤不换药的。

    就是需要多费些口舌,将招标会的规则套用到订货会上,解释给各单位。

    叶满枝走出办公室时心想,老牛厂长很谨慎,她这种小年轻还得向老同志多学习啊。

    *

    滨江第一食品厂一下子拿出一笔25万的大订单,让不少机械厂都闻风而动了。

    除了省内五家企业,甚至还有临省的两家机械厂。

    叶满枝在厂里翻看各大厂家发来的产品介绍时,迎来一位意外的来客。

    “张姐,你怎么有空来我们厂了?”叶满枝接到门卫电话,赶忙跑出去将人请进来。

    张厂长挎着她的臂弯,边走边问:“你们厂是不是要采购五套罐头生产设备?”

    “对,我们还在报纸上打广告了呢!”

    “听说你们要搞招标会,让大家竞标?”

    叶满枝纠正:“只是订货会,不是招标会。到时候各家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名录、报价,还有付款方式报给我们,我们会结合自身条件,选择一家企业进行合作。”

    张厂长坐进她的办公室以后,直截了当道:“我就不跟你绕弯子了,我今天来找你是受人之托。你知道的,我们滨江第二啤酒厂是滨江机械厂的下属单位,人家听说咱俩交情不错,就让我上门帮着打听打听。”

    “哈哈,那是能借我白糖的交情,岂止是交情不错呀!”叶满枝将泡好的茶端给她,笑道,“张姐,这事你给我打个电话就行,根本不需要亲自跑一趟。”

    “那你们这个订货会,主要看哪些条件?”

    “我们厂本来准备分两年进行采购,那样的话手头资金也宽裕一些。但是一次性买五套,价格能优惠不少,付款方式也有更多商量的余地。”

    张厂长问:“你们原本准备今年花多少钱买设备?”

    “十二三万吧。”

    食品厂开订货会的目的是采购设备,谁的付款方式优惠就选谁。

    她早就跟刘胜说过了,无论谁来打听,都可以给人家交底。

    所以,叶满枝也毫不犹豫地将食品厂的心理预期告诉了张厂长。

    张厂长并不是唯一上门探听情报的,在订货会开始之前,一直有企业代表托关系来食品厂打听情况。

    有四家机械厂在洞悉食品厂的盘算以后,退出了竞争。

    等到正式举办订货会的那天,只来了三家企业。

    两家本省的,一家外省的。

    虽然来参会的企业不多,但食品厂这边相当重视,领导班子的所有成员、几个科长、车间主任都出席了。

    主要是头一次组织这种形式的订货会,大家想来瞧瞧新鲜,看看热闹。

    订货会由供销科长刘胜主持,说完开场白,介绍己方需求后,就让三家企业代表一一上台发言,介绍他们的产品特点。

    有关这三家的设备,食品厂这边已经开会研究过好几次了,对他们的情况都有底。

    食品厂这边最关心的,还是各家提供的付款方式。

    于是,当各家将写有报价和付款方式的报价表交上来以后,食品厂的几位厂长立即围坐到一起。

    像等待开奖似的,一一亮出三张报价表。

    他们采购的是两条水果罐头生产线,两条方形肉罐头生产线,一条圆形蔬菜罐头生产线。

    德化机械厂和那家外省机械厂给出的报价都是24.96万,滨江机械厂的报价是24.3万。

    前两家给出的方案都是,今年交付三套设备,预付款30%,每交付一套设备支付10%的货款,另两套在明年六月之前完成交付。

    而滨江机械厂承诺今年交付五套生产线,要求预付款30%,每交付一套设备支付10%的货款,货款到账再交付下一套,今年12月31日之前要结清全部尾款。

    当然,如果他们交付延迟了,也会有相应的赔偿。

    王士虎提议:“要不还是选德化机械厂吧?选省内的机械厂,设备运输和安装都更方便。今年付60%,差不多就是15万,明年再付剩下的40%,咱厂里的现金也能宽裕点。”

    叶满枝更想选择滨江机械厂。

    “滨江机械厂的主营业务是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没得挑,我记得咱们之前有两套设备是从他们厂采购的。而且报价比另外两家便宜了6600元。”

    关键是人家能在年内完成交付!

    越早交付,越早投入使用,对罐头车间是好事。

    唯一的不足是,他们要求在年底之前结清尾款,这对食品厂来说还是有点压力的。

    蒋文明也建议选择德化机械厂。

    “虽然报价高了一点,但尾款可以在明年支付。咱们今年还有好几个车间要采购设备,那点现金不能全用到罐头车间身上。”

    叶满枝给关多福使个眼色,关主任立即为车间争取道:“各位领导,我们午餐肉车间已经在和梅林厂找差距了,按照目前的进展,今年在午餐肉的成本上至少能节省15万。年底那笔尾款,可以用我们车间节省的这笔钱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