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191 第 191 章(第2页)

    许多职工一大早就赶到厂门口,抹着眼泪送别曾经的战友和工友。

    通往县城的马路两旁,挥别亲人的家属队伍绵延了足足一公里。

    军代表白荣五留在后面断后,临出发前,将一把有些岁月痕迹的军号递给了雷万元。

    “老雷,保重啊!”

    “我在滨江好得很,该保重的是你们吧!”

    雷万元没接那把军号,挥挥手让民兵营长上前,双方正式进行了交接。

    833厂彻底离开,热闹的厂区里空出了一大半。

    虽然留下了一部分设备,但是工人们都有些迷茫。

    原来的军用品不让生产了,大家以后生产什么啊?

    “咱以后不会就生产这些五金配件吧?”机加工车间的工人问。

    “那谁知道啊,还得看厂领导的意思。甭管生产什么,枪炮啥的就别想了。”另一人感叹道,“离了833厂,没有了军费,咱跟普通工厂也没啥区别了,人家不是说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嘛。”

    雷万元大嗓门喊道:“都瞎嘀咕什么呢?各车间都回去整顿一下,现在只剩咱曙光厂的自己人了,下午开个全厂职工大会。”

    “厂长,开会讲什么啊?”

    “能讲啥?去年一年就白干了?先进个人和劳模的奖品都不要啦?”雷万元喊道,“下午颁奖,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新来的叶厂长!”

    新厂长到任,应该在全体职工面前露个面,跟大家认识一下。

    但叶满枝来的时候,厂里正在分家,不适合开大会。

    这事便一直拖到了833厂彻底离开。

    雷万元说:“叶厂长,你准备准备,下午给职工们讲个话。”

    “行,那我就趁机跟大家认识一下。”

    833厂的离开,对工人情绪的影响很大,下午开大会的时候,虽然给劳模和先进颁发了不少奖品,但是会议气氛比较沉闷,职工们的情绪并没被调动起来。

    叶满枝上台发言的时候,笑着问:“大家怎么都愁眉苦脸的?中午那顿饺子不好吃啊?”

    “不好吃!”有人接话喊,“肉放的太少了!”

    “我也觉得肉有点少,回头我跟食堂提提意见。小年这顿就算了,年三十的饺子可得多放点肉!”

    她这番话得到了一点稀稀拉拉的掌声,大多数人还是沉默的。

    叶满枝笑着猜测:“外面有人说咱曙光厂脱离833厂以后,就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大家不会也是这么想的吧?”

    “……”

    这回就更没人接话了。

    “我平时是个文明人,从来不说脏话,但是面对这种言论,我只想送给对方两个字——放屁!”

    “哈哈哈哈!”

    这回鼓掌的声音终于大了一些。

    “不知道其他人是咋想的,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甚至对我们全家而言,能来曙光厂工作,那绝对是值得庆祝的大喜事!”

    “我与在座的很多同志一样,也是军工厂子弟,我父亲是656厂机修车间的工人,八级焊工,劳模,先进工作者!”叶满枝像聊家常似的介绍,“我家一共有六个兄弟姐妹,我在家里排行老六,是家里最小的闺女,也是我家唯一的大学生。”

    “我父亲出身农村,进城给人当长工之前,是在农村种地的,小时候还帮地主放过牛。像我们这种出身的人家,能沾着国家的光,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应该算是祖坟冒青烟了吧?”

    工人们不自觉颔首。

    农村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那就是十里八乡的骄傲了。

    “我能考上大学,捧上国家的饭碗,让我父亲乐呵了很长时间,但他这个人比较有意思,他怕人家觉得他不谦虚,太轻狂了,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在家里偷偷高兴的,很少在外人面前显摆。”

    “我考上了省大的工业经济系,毕业后被分配到省工业厅,给厅领导当过秘书,之后又被调去滨江第一食品厂当了副厂长。”叶满枝笑道,“我的每一次进步他都很为我高兴,但是他就闷着,不跟外人炫耀,我以为老叶同志就是这样的人呢。不过,这回调任来到咱们曙光厂以后,我发现我错了。”

    “听说我来咱们曙光厂当了副厂长,我家老叶同志简直一反常态,将我调职的喜讯在656厂家属院里宣扬的人尽皆知,恨不得昭告天下,他闺女去曙光厂当副厂长了!”

    “有人要是不信,可以去656厂家属院打听一下,问一问叶守信家的小闺女是在哪里上班的。大家未必知道我在食品厂当过副厂长,但是十个人有八个人,会告诉你,我在滨江曙光机器厂当副厂长!”

    “哈哈哈哈!”

    大家觉得叶厂长的父亲还挺有意思的,纷纷鼓起了掌。

    “所以啊,大家不要在意‘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这类言论,能说出这种话的人,要么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要么就是不懂行,真正懂行的人,听说自家闺女在曙光厂工作,那是要宣扬得人尽皆知的!下次大家如果再遇到说这种话的人,就送给对方两个字——”

    台下工人们齐声喊:“放屁!”

    叶满枝举着喇叭笑说:“咱们还是尽量讲文明懂礼貌吧,可以让对方玩儿去。”

    “哈哈哈哈——”

    “最近咱们两厂分家,曙光厂的领导班子暂时还没决定未来的产品定位,导致咱们内部的很多同志有些迷茫,心里也产生了动摇,不知道未来要何去何从。但是,与咱们相比,诸如我父亲和其他军工厂的同行,反而对咱们的未来非常有信心,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有个老工人说:“咱们的技术牛呗。”

    “对,咱们的技术牛!”叶满枝竖起一个大拇指,“厂子改名了,产品要变了,但是咱们的人没变!军工厂的工人,是全国技术最牛的工人,这是我来咱们厂上任第一天,雷厂长跟我说的话。”

    “别的厂能有一两个这样的工人,就能乐开花了,而咱们厂有多少?足足1300人!以咱们现有的人马,甭管干什么,都一定能成功!”

    叶满枝笑问:“有些同志是不是觉得我在喊口号,说客套话?”

    台下有一批相对冷静理智的职工,竟然还真的微微点头了。

    “其实,通过这次人事任命,大家就应该看出些端倪,省领导对曙光厂的发展其实是非常关心的,这样一批高素质工人转交地方政府,对哪里来说都是可喜可贺的大事。”

    “省里重视和关心曙光厂的发展,所以才会将我派来咱们厂当第一副厂长。”

    叶满枝拍了拍额头说:“以往到任的时候,都有组织部门的同志介绍新领导的履历,但是如今只有我一个人站在台上,就只能由我不谦虚地跟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了。”

    “刚刚大家已经了解了,我是从省大工业经济系毕业的大学生,在光明煤炉厂当过厂长,在省大华安机械厂和滨江第一食品厂当过副厂长,还是省工业厅培养的后备干部……”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很长时间,叹了口气说:“算了,就说这些吧,我实在是不好意思站在台上自夸,感兴趣的同志可以跟我原单位的同事打听打听叶满枝。”

    观众席再次传出笑声。

    工人们私下交换着消息:“叶厂长应该没说大话,咱们要成立的那个果酱厂就是她牵头办的,设备是她从省里要来的。”

    “那她还挺有几把刷子的,刚来上任几天啊,就搞来一个果酱厂!”

    “嗯,没有这个果酱厂,车间里的设备未必能留得下来。”

    工人们嗡嗡议论了一阵,叶满枝摆摆手说:“我厚着脸皮自夸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一点,省里非常关心曙光厂的发展,而且对曙光厂的未来非常看好!”

    “所以,咱们有技术工人,有科研小组,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咱们的同行,都对曙光厂的前景充满信心。咱们曙光的自己人,也应该更加自信才是。”

    “当然,企业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过高潮自然也会有低谷期,”叶满枝向大家介绍了食品厂罐头车间的重建经历,“咱们曙光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雷厂长号召咱们全厂,能昂得起头,也能躬得下身,能制造厉害的国防武器,也能生产最普通的五金零件,咱们能上就能下!”

    “生产五金零件也好,汽车配件也罢,这都是为了上马大项目而进行的原始积累,只要资金充足,咱们立马就能实现转产!”

    “转产的产品关乎咱们曙光厂全厂1300人的未来命运,并不是领导们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这还需要一个调研市场和尝试的过程。因此,请大家不要着急,再给厂领导班子一些时间,争取让咱们曙光厂一次性转产成功!”

    “好!”

    职工们拍手鼓掌。

    “下面我受厂党委委托,向大家介绍一下,同志们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脱离833厂以后,大家的福利待遇问题。”

    会场里瞬间安静了。

    这确实是工人们最关心的。

    全场都屏息看向台上的女厂长。

    叶满枝伸出三根手指说:“厂党委可以向大家保证三个不变!”

    “第一,工资定级不变!大家原来在833厂是什么工资定级,以后仍然是这样的定级,在工资这一块同志们可以放心。”

    “第二,福利待遇不变!医疗报销,年节福利与原来一样,不会有任何改变。唯一改变的是,以后咱们归地方政府主管了,会增加一些劳模和先进的评选名目,也会增加去高校进修的推荐名额,所以在福利待遇这一块,会越来越好的!”

    “第三,车间工作制度不变。曙光厂脱胎于军工厂,咱们延续了部队的许多优良作风,令行禁止,思想觉悟高,极其有组织纪律性。这些是咱们不同于一般国营单位的突出优势,所以,即便咱们要独自发展了,仍要延续曾经的优良传统。”

    叶满枝笑着说:“今天是1966年1月14号,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个日子对于国营滨江曙光机器厂来说,是个不一般的日子。从今天起,咱们要放下833厂,放下曾经的辉煌和荣誉,重新整装出发了!”

    “也许有的同志会觉得我在说大话,但是,我还是想跟大家一起展望一下未来!咱们不跟别人比,就跟833厂比一比。三年后,咱们不会被833厂远远甩在后面吧?”

    好多老工人喊道:“不会!”

    “五年后能赶上他们吗?”叶满枝又问。

    “能!”

    “十年、十五年以后呢,咱能超越833厂吧?”

    “能呗!哈哈哈哈——”

    叶满枝笑道:“那行,咱就定个十年后追赶,甚至超越833厂的目标。让咱们的厂房早日被工人和机器重新填满!”

    她冲台下的民兵营长招了招手。

    “非军事单位是不能随意吹响军号的,但是军代表离开前,厂里将这把军号争取了下来,以后由民兵营负责吹号。”

    民兵营长站到讲台上,在上千人面前举起军号,吹响了大家熟悉的上工号。

    号声结束,雷万元挥手喊道:“同志们,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