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208 第 208 章

   第208章

    孙主任知道叶满枝的话有道理, 但是彩电生产线的投资额度,远远超过黑白的。

    四机部划拨给各省的生产线是免费的。

    要是只申请一条黑白电视的生产线,省里能拿到的投资几乎要砍半了。

    叶满枝说:“孙主任, 别的投资我不知道,但是前几年中央投资建设滨江化工厂的时候, 划拨了三千多万, 而这笔投资是分了好几次拨下来的……”

    提起滨江化工厂, 孙主任就不自觉蹙了蹙眉。

    这几个月, 滨江化工厂算是让省里出了大洋相。

    四年亏损一千多万的事,已经在兄弟省市间传开了。

    叶满枝继续拿化工厂举例, “三千万的投资是分期拨付的, 那21条彩电生产线, 总造价高达8000万到1个亿, 四机部不太可能一下子拿出21条生产线吧?应该也是分批建设的吧?”

    孙主任微微颔首,“这次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地搞攻关大会战, 如果成功了, 应该会优先在这四地投资建厂, 咱们省即使不在第一梯队, 也会在第二梯队的名单里。”

    “领导, ”叶满枝无奈道, “十年前收音机供不应求, 所以这几年全国各地都跟风建设无线电厂生产收音机。假设京津沪蓉四地是在第一梯队拿到彩电生产线的, 市场上的彩电供不应求,那其他省市会不会跟风建设电视机厂?”

    孙主任:“……”

    这种事还真说不准。

    “如果有个别企业自行筹资生产了电视机, 四机部计划拨付的彩电生产线很可能会延迟拨付,或是索性不拨付了,到时候咱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嘛。”

    “……”

    叶满枝再接再厉道:“我们曙光厂有一个电视机设计室, 早在三年前就仿制出了两台黑白电视机,在黑白电视机的研发上是有一定基础的。”

    “嗯。”

    孙主任早知他们有个电视机设计室,否则省里组织彩电攻关大会战的时候,也不会将曙光厂放进名单里。

    “我们厂的设计室,一直没有停止对电视机的研究,早就有现成的投产电视机的工艺设计方案了。”叶满枝笑道,“只要能将这条生产线交给我们曙光厂,今年上马,我们明年就能让黑白电视机正式投产上市。等到四机部给其他省市拨付彩电生产线的时候,我们曙光厂可以自筹资金,也搞一条彩电生产线,到时候不就什么都有了嘛。”

    叶满枝描绘了一番美好蓝图,毫不心虚地说着大话。

    事实上,即使黑白电视机赚了钱,他们也不可能马上拿出资金转产彩电。

    但是,现在不是为了争取生产线嘛,那就胡吹呗!

    只要能让领导松口,她是什么保证都敢说的。

    反正这几年省里和市里的人事变化很大。

    五六年以后,孙主任未必还能留在这个位置上。

    念及此处,叶满枝沉沉一叹道:“领导,我说句不中听的话,等到四机部将生产线拨付下来的时候,可能已经是七八年之后的事了,到时候我在曙光厂任职就有十几年了,兴许早就被调去了其他单位,未必能看到彩电投产呀!”

    而省领导的情况就更不好说了。

    孙主任投入时间精力忙活那么久,最终却便宜了继任者。

    那完全没必要呀!

    闻言,孙主任眼神微闪。

    对方讲了这么多,最打动他的其实还是最后这个理由。

    沉思一阵后,他对叶满枝说:“叶主任,申请生产线的事比较复杂,省里要开会讨论一下,你先回去等通知吧。”

    *

    叶满枝心知免费的东西不易得,省里肯定还要商量,只能先行告辞离开。

    回到厂里以后,她跟康健等人介绍了去省里的情况。

    临走时,康健低声提醒:“这几天王副主任没什么动静,在车间也没见到他的人影,不知他在干嘛呢……”

    像王造福那种人,突然没了动静,心里肯定没憋好屁!

    叶满枝回了一趟厂部,将厂办的丁主任请了过来。

    “最近王主任好像没去车间劳动吧?”叶满枝问,“他忙什么呢?”

    丁主任压低音量说:“我正想跟你汇报呢!昨天王副主任让我去找人事科,调取职工档案。”

    “你调给他了?”叶满枝皱眉。

    “还没有。”丁主任问,“可以给他看吗?”

    叶满枝说:“他是党委副书记,当然可以看,明后天让人事科给他送去吧。”

    除了设计室的潘昆仑和几位工程师是从省大调来的,身份有点敏感,曙光厂其他人的身家背景都比较清白。

    王造福想看档案,那就让他看呗。

    叶满枝提起另一件事,“省里要从咱们厂抽调人手去天津参加彩电攻关大会战,设计室的潘主任、崔工、陈工和郭工,都要去支援天津战区,估计要支援好几个月,厂办尽快给他们四人买去天津的火车票吧。”

    丁主任秒懂。

    这四人走了,厂职工的档案就可以让王造福随便看了。

    “那我争取买今晚或明天上午的火车票,不能耽误攻关大会战的工作。”

    “哈哈,辛苦丁主任。”

    ……

    当晚送别了潘昆仑四人后,叶满枝找机会跟王造福说,曙光厂的所有干部都要每天下车间劳动,希望王主任能尽快适应厂里的工作节奏。

    而后让同车间的女民兵连长苗素芬盯着他干活,叶满枝便将王造福抛到脑后了。

    她心里一直惦记着那条免费的黑白电视生产线。

    听说省里已经向四机部提交了申请。

    顺利的话,可能再有半个月就会出结果。

    然而,曙光厂一等就等了一个多月,小吴饲养员都开始放暑假了,她这边还没收到省革委会的反馈呢。

    “厂长!”田春山顶着盛夏的大太阳跑进来,气喘吁吁道,“别等了!我听说滨江无线电二厂也在向省里争取生产线!”

    叶满枝倏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什么时候的事?怎么又突然冒出来一个无线电二厂?”

    “就是最近这两天!”田春山急切道,“我上午去省里开安全生产会议的时候,听人说的,四机部好像已经通过省里的申请了,但是现在滨江无线电二厂和惠城无线电厂都在争取这条生产线!”

    外面明明是个艳阳天,叶满枝心里却骤然阴云密布了。

    她隔三岔五就跑去省里关心进展,申请黑白电视生产线的主意也是她给孙主任出的。

    省领导不会是想卸磨杀驴吧?

    要是真把生产线给了其他厂,那曙光厂不就鸡飞蛋打了吗?

    叶满枝赶紧召集各位副厂长,向各方打听情况。

    当天下班之前,他们便得到了确切消息。

    滨江电讯行业的基础比较扎实,有配套的电子管和晶体管厂,省里打算将电视机生产线留在滨江市。

    而最有可能拿到生产线的企业,就是滨江无线电二厂。

    “咱们曙光厂有现成的厂房和工艺方案,设备到位立马就能生产。”黄河问,“无线电二厂哪有空余的厂房?他们肯定要重新盖房啊!”

    “人家转产电视机以后,要把原先的收音机生产线合并到无线电一厂。所以,现在一厂和二厂正在一起向上申请。两厂拧成一股绳了!”康健泄气地说,“而且无线电二厂在市革委会那边能说得上话,如果市里也倾向于将生产线交给二厂,那咱们就彻底没戏了。”

    田春山呵呵两声,“咱们在市里也能说得上话,要不让王副主任出面争取一下?”

    王造福到任这么久,他们其实早已将对方的底细摸得差不多了。

    这位王副主任挺有来头的,人家的爱人是市革委会赵副主任的二女儿。

    也就是说,王造福是市领导的乘龙快婿。

    康健嗤道:“算了吧,王主任之前就说过,电视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产品,对生产电视机保留了意见。”

    王造福要是同意给市领导递话,那不是出尔反尔自打嘴巴吗?

    尽管如此,叶满枝还是私下跟王造福交流了一次,询问他是否能帮厂里争取一下电视机生产线。

    但王副主任如众人所料那般拒绝了,又把他那套资产阶级享乐主义的观点讲了一遍。

    叶满枝在他这里惹了一肚子气,翻着白眼走了。

    要不是她在上面实在没什么人,哪还需要请王造福出面?

    如此想着,她回办公室给远在干校的夏竹筠写了封信,主要是问候她的近况。

    等到一封信写完,那股烦躁焦虑的情绪,也消散得差不多了。

    她趴在桌子上,枕着手臂梳理自己的人脉关系。

    夏竹筠和穆兰都去了干校,大学同学陈特冶调去了市革委会的生产指挥部。

    但是有关这条生产线的归属,要由领导决定,陈特冶说不上话。

    至于其他熟人,那就更说不上话了。

    哎——

    叶满枝长长地叹出一口气。

    生产线要是真的落到其他厂的口袋里,那非得怄死她不可!

    她极其狭隘地想,早知道就不给孙主任出主意了。

    自己想办法讨来的东西,却要被别人截胡。

    真是越想越气,气死她啦!

    ……

    叶厂长生完闷气,又跟几个副厂长分工合作,去省里和市里想办法。

    再一次从省革委会无功而返后,叶满枝跳上汽车,直接回了军工大院。

    常月娥刚下班,在楼道口见到小闺女时,惊喜地问:“今天怎么回来了?”

    “回来找妈妈抚慰一下我受伤的心灵。”叶满枝挎着她的手臂上楼,嘟哝道,“同样是当厂长,咱俩这待遇真是天差地别啊!”

    家里的其他人还没回来,她站在屋里,叉着腰,絮絮叨叨将这段时间的不快全都倾吐了出来。

    “我下巴上起了一个火疖子,还有口腔溃疡,都是被工作愁的!”

    常月娥安慰闺女:“曙光厂将近两千人呢,操心的事情肯定多。我们那个肉制品加工厂总共才不到五十人,没那么多烦心事。咱俩都是厂长,却不是一个层级的,我闺女比我能耐!”

    肉制品加工厂的规模小,职工都是附近的街坊,大家在一起工作了十来年,相处得跟一家人一样。

    所以,市里很多大厂停产停工的时候,她们厂只按照公社要求开过几次大会,其实没受到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