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第2页)

 那岂不是白忙活了?”

 一见李仁孝开始思考,赵鼎紧接着就说道:

 “所以,运送这些材料的车子,必须要用我们大宋最新研制出来的四轮马车。

 而且,

 马车之上还要全部雕刻经文。

 而且,运送这些材料的一万人,也要全程不停的念诵这些经文,才能保证这些材料的绝对纯净。”

 赵鼎这么一说,李仁孝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但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对。

 “你等会儿,仅仅运送材料的人,就要一万人?”

 李仁孝问完了之后,赵鼎便一本正经的说道:

 “那当然。

 陛下您可不能把他们当成运送粮草的民夫看待,他们更准备的身份,应该叫做护道者。”

 “护道者?”

 “对!”

 肯定的点了点头之后,赵鼎又接着说道;

 “除了这些护道者之外,还有安装的工匠,至少也要八千人。

 也就是说,仅仅参与其中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近两万人。

 而且使用的材料,还全部都是只有我们官家都能使用的顶级材料。

 所以,本官说仅仅成本都要二十万匹战马,绝对没有漫天要价的意思。

 实在是这个东西,他本来就是这么的贵啊。

 当然了,本官个人认为,只要转经筒建成了之后,能快速的为西夏积攒国运。

 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

 赵鼎最后一句话,算是彻底说到了李仁孝的心坎儿里。

 能当皇帝的人,哪儿有什么傻白甜?

 他来大宋之前,其实就已经做好了被宰一刀的准备。

 而且他心里也非常清楚,大宋最想要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西夏的战马。

 所以,来之前他已经给自己定了个心理价位。

 一万匹战马。

 听起来似乎不多!

 但大宋一共才不过一万多匹战马,他这一万匹战马,几乎让大宋的骑兵战力,瞬间翻了一倍。

 而且,金国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向大宋交付一万匹战马。

 他已经做好了承受金国压力的准备。

 他真的觉得自己已经很有诚意了。

 结果没想到,大宋的胃口竟然这么大。

 这可怎么办呀?

 想到这里,他作出了一副苦脸看向了刘禅。

 “尊敬的大宋皇帝陛下,你们赵相刚才说的东西,朕都是认要的。

 朕也相信你们绝对不是那种坑害盟友的小人。

 但是,我们西夏真的是拿不出来这么多的战马呀。

 就算把我们西夏卖了,也凑不出来二十万匹的战马呀!”

 他这番话说的是情真意切,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甚至,刘禅都打算给他打个对折了。

 结果这时候,赵鼎却哈哈笑了起来。

 他这一笑,李仁孝就怒了。

 “赵相你什么意思?

 朕说的话很可笑吗?”

 “哈哈哈,陛下您误会了。

 您完全会错了我们官家的意。”

 “嗯?什么意思?”

 “刚才陛下您也说了,我们两家已经结为了秦晋之好。

 所以,我们官家早就已经交待过了。

 我们为你们西夏建造的这一个转经筒,你们西夏--一分钱不用掏!

 我们大宋,免费为你们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