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第2页)

 按正常发展,这女子能给官老爷们作个妾都不算是高攀了。

 但是,这李如兰最近却成了临安城里的风云人物。

 为什么呢?

 那些高官子弟派去的媒婆,硬生生的把人家家里的门槛儿给踩破了。

 为啥一个都头的女儿,能让这些高官家的子弟这么上头呢?

 没办法,这位能搞钱啊。

 自高软软和刘禅俩人开设皇家商行之时,便一直在有意识的推动女子走出家庭,进入工坊。

 推进的过程虽然一直磕磕绊绊,但也一直不乏敢于吃螃蟹的人。

 李如兰就属于临安城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高软软和刘禅的皇家商行开业那一年,她才十六岁。

 本就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听说了高软软的事迹之后,心里便产生了效仿的想法。

 再加上从小训练出来的一手绣活更是冠绝好几条街。

 因此,她便在家里找了三个心灵手巧的丫鬟,跟她一起做刺绣拿出去卖。

 后来,三个丫鬟便不够用了,她便开始在邻里之间招绣娘。

 慢慢儿的,邻里之间的绣娘竟然也不够用了,她又开始从更远的地方招。

 再后来,这李如兰也不知道从哪里拉来了投资。

 然后,她的如兰绣庄,几乎是一夜之间开到了大宋的三十多个城市。

 而且,生意是个顶个的好。

 这李如兰也就从一个毫不起眼的都头的闺女,成了临安城里炙手可热的小富婆。

 她这生意做大了之后,也不是没有人起过歪心思。

 毕竟,她爹只是个都头而已,听说还好酒。

 这还不轻松拿捏?

 曾经就有一位六品官员家的公子放出豪言,要让带着所有的产业,上门儿给自己作妾。

 结果,话是当天晚上放出去的,人是第二天早上被抓进去的。

 而且,是一家老小齐齐整整的进去的。

 原因嘛,据说是他家老爹贪污。

 一个月之后,一家老小就齐齐整整的踏上了流放的旅程。

 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李如兰背后的那个投资人,恐怕不简单。

 有传言说她背后的投资人是高软软,但也一直没人证实。

 从那以后,这些公子们的套路就变了。

 作妾?

 开什么玩笑呢?

 京城不好玩吗?

 为啥非要出去流浪?

 正妻,必须正妻啊!

 先不说背后那位大人物是谁,这么大的产业,聚回来不香吗?

 反正家里又不止这一个儿子!

 结果,就是李如兰家里的门槛儿被踩破了。

 据说最疯狂的时候,一个月就得换一条门槛儿。

 但李如兰是一个也没看上。

 这可把京城那些达官贵人们气的够呛。

 你不就是个商贾嘛,神气什么呀。

 可是,她怎么就那么能挣钱呢?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李如兰在京城的名气虽然不小。

 但在这贵妇小姐圈儿里,她还真没几个朋友。

 此时一见她出来说话,众人顿时就皱眉看向了她。

 但李如兰对于这些异样的眼光,压根儿就没瞅一眼。

 她俏生生的站到了李清照面前之后,就开口说道:

 “姐姐,我最喜欢您那句‘休言女子无志,笔端情、亦诉兴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