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权少 作品

第666章 打听瑞丽情况(第2页)

 等他们到达地方后,姑姑早就搬离了那里,本来打听到新地址后,想着再去寻找时,钱又被偷了。

 所以无奈之下,也只能扒火车先回家了。

 唉,看来也是几个涉世未深的小年经啊。

 慢慢的林昊也跟他们熟络了下来,不一会,那李展飞和李展雄就昊哥昊哥的叫着了。

 虽然林昊等人把他们铐了起来,但是他们不对在先,心里也没什么怨言,都清楚。

 林昊跟他们聊天当中,也一直用神识观察着,都是心思很单纯的傣族少年,并没啥坏心思。

 这个至少排除了是特务的想法。

 而且现在滇省瑞丽人民的生活主要围绕着农场建设、边境贸易以及中缅边界协定的签订等背景展开?。

 在农场建设方面,瑞丽农场在这一时期开始兴起。

 1959年来自五湖四海的转业官

兵和知识青年在这里挖下垦荒的第一锄,开始了农场的建设。

 他们挥洒汗水,齐心协力拓荒,为瑞丽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农场人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所以这期间很多少数民族也了解到了新华夏的一些情况,跟汉族人也有通婚也有来往,对他们并不是很排斥。

 同时,瑞丽作为与缅甸接壤的边境小城,其地理位置优势在1960年也开始显现。

 尽管具体的边境贸易情况在现在还没有真正的通行,但可以想象,随着中缅边界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友好关系的建立,瑞丽的边境贸易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机会?。

 此外,林昊从后世的历史得知,1960年对于瑞丽人民来说还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

 因为在这一年,中缅两国正式签署了划界条约,解决了长期以来的边界争议。

 这一条约的签订不仅巩固了两国的友好关系,也为瑞丽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这样的背景下,瑞丽人民的生活也开始逐渐走向稳定和繁荣?。

 到那时,瑞丽人民的消息也不会那么的闭塞,而且慢慢的到后来。

 现在新华夏刚刚成立,外汇极度匮乏。

 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国家指定华夏进出口总公司在滇省开展旧翡翠饰品的收购工作,用于出口换汇。

 除了四九城和粤省的收购团队,滇省外贸还组织了专门的收购队伍,

 深入昆明、腾冲、大理、红河等地,

 从民间收集了大量明清和民国时期的翡翠手镯、朝珠、挂件等饰品。

 这些翡翠饰品经过精心挑选后,用木箱和麻袋封装,

 运往四九城和羊城进行出口换汇,利润丰厚。

 当时,200至300元人民币收购的翡翠饰品,

 出口后能换回上万美元。

 这充分展示了滇省在翡翠加工和民间藏玉用玉方面的深厚历史底蕴和巨大规模。

 所以林昊现在更是要争分夺秒,先把一些上品的翡翠收集起来,不然也是白白便宜了那些洋鬼子们。

 喜欢重生60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