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直径足有几丈!(第2页)

 霍匡、朱棣一时愣住,随后眼中闪现出恍然之色。

 陶光啸说得没错!

 刚才大家的注意力全被那大锅铁水吸引了,都忘了煤炭本烧不出这东西!

 朱桂看了看陶光啸。

 眼里流露出几分赞许。

 在场这么多藩王、国公,唯独陶光啸发现了煤炭炼铁的异常。

 不愧是靖难之役的幕后策划人!

 未来的暗中丞相!

 观察细致入微啊!

 朱桂略作停顿,笑着解释道:

 “我用的并非普通的煤炭。”

 “我采用的是一种新研发的技术,名叫炼焦法,‘焦’就是焦炭的意思。”

 “经过特殊炼制的焦炭,能到达一般焦炭达不到的高温。”

 “因此,熔炼铁矿为铁水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听完朱桂的解答,陶光啸恍然大悟,连忙拱手道:

 “多谢殿下解惑!”

 霍匡听了这话,心中震撼不已!

 他简直惊呆了!

 这又是炼铁,又是炼焦的!

 原来朱桂是个无所不能的人才啊!

 身为老将的霍匡,清楚炼焦又炼铁的意义所在!

 这意味着掌握了这项技术的朱桂,

 随时可以大批量制造武器和盔甲!

 而且通过朱桂新技术制造出的兵器盔甲,品质将远超同类产品!

 换句话说,

 朱桂的新技术将对明朝的兵器制造业产生巨大冲击!

 霍匡强忍内心的震撼,没有直接点破,只是默默地看着朱桂。

 这位代王,不简单呐!

 “我带各位去别处看看吧。”

 朱桂望着一脸震惊的众人,微笑着说,大家都没反对。

 之后,朱桂带着大家参观了其他工厂。

 其中,生产水泥的工厂占了工业区的一半。

 霍匡得知水泥的用途后,立即提出要建一座水泥房。

 接下来是工艺品工厂。

 朱桂的工厂已能生产现代玻璃,这能碾压琉璃的存在!

 到时候又能狠狠赚达官显贵们一笔,这是个捞金的行业!

 还有其他各种制造工厂,它们共同构成了工业区的面貌。

 至于让众人情绪起伏最大的钢铁厂,

 实际上只占了工业区一小部分的生产。

 毕竟,炼焦加炼铁,直接就能生产兵器。

 所以,这对明朝目前的政治环境来说比较敏感。

 因此,朱桂故意限制了产量。

 朱桂把钢铁的产量控制在刚好能满足修建铁路和制造蒸汽机的程度。

 当然,这只是朱桂有意压制的结果。

 只要朱桂愿意,

 随时能让钢铁厂达到最高产量,

 日产三万斤生铁!

 霍匡等人参观完朱桂的工业区后,

 整个人都飘飘然了!

 工业区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太过奇幻!很多东西仿佛天外来物!

 可这些似乎只有神仙才能造出来的东西,朱桂却硬生生造了出来!

 这让众人既震撼又畏惧,同时也有欣慰。

 霍匡心里开始揣摩,

 要是朱元璋知道了朱桂工业区的状况,脸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众人走出工业区。

 霍匡站在工业区门外几步远,回望着这个庞然大物,心中感慨颇多。

 “代王殿下,建造如此规模的工业区,怕是花了不少银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