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荒财神 作品

第615章 第七集团军(第2页)

 至于汤恩伯,他非常清楚南口在战略上的重要性,他下定决心要守好南口,守护住这一道重要的防线。

 然而,以他前敌总指挥的身份,实际上只能指挥南口方面的守军。

 在后勤保障和援兵调配方面,他却只能指望傅作义和刘汝明。

 这种权力的受限,让他感到十分憋屈和无奈。

 就这样,傅作义,刘汝明和汤恩伯这三个人被推到了台前,肩负起了守卫南口的重任。

 但他们各怀心思,傅作义面临着兵力受限的困境,刘汝明消极抗战且担心地盘被夺,汤恩伯则权力受限且后勤援兵无保障。

 而在这背后,还有南京统帅府和阎锡山之间的勾心斗角。

 南京统帅府希望能够在华北地区有效地组织起抵抗力量,抵御日军的进攻。

 而阎锡山则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地方利益,不愿意过多地消耗自己的部队。

 这种上层之间的矛盾和利益纷争,进一步加剧了第七集团军内部的混乱和不稳定。

 在各方势力如同乱麻般磕磕碰碰的复杂局面下,南口防线总算在日军进攻的炮火声中勉强完成了布置。

 然而,这看似成型的防线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隐患与危机。

 中央军第13军承担起了南口正面防线的阻击重任,他们即将直面日军甲种师团的凶猛进攻。

 指挥部设在怀来,这里成为了整个正面防线的大脑中枢。

 下属的第4师和第89师迅速展开部署,构筑起了一道看似坚固的防线。

 王仲廉率领的第89师以南口镇为核心,像一把钳子一样,两翼分别向苏林口和德胜口延伸。

 背后更是直通居庸关和八达岭,这里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第89师的士兵们日夜奋战,在各个关键位置修筑防御工事,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一旦这里被日军突破,整个南口防线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王万龄的第4师则在第89师的西面,把守着由横岭城通往怀来的山道。

 这条山道是连接南口与后方的重要通道,一旦被日军切断,南口的守军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第4师的士兵们沿着山道构筑了一道道防御壁垒,随时准备迎击日军的进攻。

 在南口侧后防线,高桂滋的陕军第17军接过了守护的重任。

 该军下属的第21师和第84师,本应协同作战,共同抵御日军的进攻。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第84师在8月7日前勉强赶到,负责守卫赤城县以北的独山口,防备日军从热河攻入南口后方。

 而第21师却在行军途中屡屡受阻,道路崎岖,物资匮乏,情报不明等诸多问题如同拦路虎一般,让这支部队始终无法及时到达指定位置。

 除了第17军外,在居庸关后方,还有一个朱怀冰的94师。

 这支部队随时准备向德胜口方向增援,阻止日军的进一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