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行者 作品

第3章 情爱分界(一百八十七)(第2页)

 定输赢的方式是敲杠子,即喊出杠子、老虎、鸡、虫子,两个人之间看谁喊出的能够克制对方,比如杠子打老虎,老虎吃鸡,鸡吃虫子,虫子蛀杠子,这样相克,谁占上风就算赢了。如果说出来是两个不搭界,如老虎和虫子、鸡和杠子,就不算,再重新说。这个定输赢的办法比划拳简单快捷,更适合不会划拳的人来玩。

 第一局,文秀文秀这组输了,佩轩说他喝酒,他把三杯都喝了。第二句文秀这边又输了,佩轩又要喝酒,文秀拦住了他,自己喝了三杯。第三局,文秀这边又输了,蔡大姐坚决要求喝酒,她也把三杯都喝了。输了前三局,佩轩抖擞精神说:“这次我先来。”他盯住对方口型,连着赢了三个人,邓科长把三杯酒喝完;又一局,佩轩仍然第一个上,又赢了三人,韩厂长喝酒;下一局,佩轩赢了两个人,对张副厂长的时候输了,蔡大姐上去,赢了,张副厂长喝酒。接着,文秀说她先来,她赢了一个人,蔡大姐上去,也赢了一个人,最后一对一,佩轩赢了,邓科长又喝酒。这样循环下去,文秀这边赢多输少,酒也下的很快。没多久,第三瓶已经喝了一半了,而且大部分是韩厂长这边喝的。佩轩看输赢差别比较大,于是还先来,赢一个人或不赢就输了,这样几次,双方输赢差距就缩小了。后来文秀提议不分组了,随意喝。文秀和佩轩给大家敬了一圈酒蔡大姐起哄说让佩轩和文秀小两口对喝三杯,他俩只好羞羞答答碰了三杯酒。第四瓶喝到一半的时候,韩厂长说:“差不多了,平均六两了,张厂长、蔡厂长两个人喝了也有四两,其余我们四人差不多都是七两那样。看得出来,论精神头,还是佩轩兄弟和文秀妹妹最能喝,喝了这么多,看上去仍然精神百倍,我自愧不如。小邓也够能喝的,不亚于我。哈哈,你们年轻人不得了啊。”邓科长说:“哪里?我陪你大厂长喝酒的,敢不尽力发挥吗?”佩轩也摇摇头说:“我也是提起十二分精神来应付的,我的酒量跟张厂长、蔡厂长差不多,因为提着劲,就喝的多了点。平时喝不了这么多。谢谢大哥!谢谢张厂长、蔡厂长、邓科长,也谢谢文秀!”他的最后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文秀白了他一眼,也笑了。

 韩厂长诚恳地说:“难得文秀妹妹和佩轩兄弟来一次,特别是佩轩兄弟,来一次不容易,我们这里招待不周,还请兄弟和妹妹原谅。你们俩重情重义有古人之风,让我深受感动,现在像你们这样的人很少见,所以我才感慨万千。不过呢,咱们现在都是商人,在商言商,还是要按照营商的规则来,所以呢,妹妹、兄弟,报酬方面的事一旦有结果,你们都不能再推辞。如果推辞,就是推辞我,我们这些人,我们这个酒厂。往大里说,就是推辞现在这个逐渐发展的工业商业社会。我觉得你们不能这么做,发展工业商业,是国家发展的方向,这样咱们无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才有希望,才能日子过的好一点。所以,咱们都应该带头按照商业的规则去做,树立起这样一种遵守商业规则的风气,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咱们也能过上像人家外国人那样的生活。我说的不一定对,请大家和佩轩兄弟指正。”

 佩轩听了韩厂长的话,吃了一惊,他本就是读书的,读书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不了解,但是整个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他还是关心的,他感到韩厂长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期盼远远超过他,说出来的话其实就是他的肺腑之言,他说的话是他的切身体会,一个企业家的切身体会,同时也一个中国老百姓的切身体会,他们期盼的是过上好日子,仅仅是吃饱穿暖,这就是好日子。佩轩也要这方面的深切体会,他生活的阶层更低、更苦,他比这些城里人的体会更深。为什么会这样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他了解的越来越多,认识自然也越来越深刻,他看到了问题,看到了差距,看到了原因,也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式,可是他只能停在认识的层面上,对于现实,他倍感无力。现实社会变化的缓慢与他的要求相差比较远,庆幸的是,总的方向是对的,只是太慢了。他对于改革的体会还不如韩厂长深,他只是理论上的,韩厂长却是切身的体会,文秀其实也有这种体会,只不过她只是个工人,不是企业家,体会没有那么深而已。

 大家听了韩厂长的话,都听明白了,因为都处在改革的大浪潮之中,浪潮推着人们往前走。因为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大家不能不关心这事,关心这事其实就是关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