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2353章(第2页)

 放下电话,刘骥才长长出了口气。 

 第一件事办完了,至于效果如何,那就看赵延松的手段了。 

 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是因为纪检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 

 纪检监察,是党内的监督机构,受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各级纪委在查办违纪案件中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说得更通俗点,只要赵延松下决心要查,别说李光旭,就是顾焕州也奈何不了。 

 不过他很清楚,虽然赵延松说得慷慨激昂,但人家也不傻,肯定会留有余地的,毕竟,将来还要在顾焕州手底下工作嘛。真要闹僵了,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某种程度上,他打这个电话就是在告诉赵延松,高层也在持续关注蒋宏的案子,你不要轻举妄动,要三思而行。 

 如此一来,赵延松就算明知道顾焕州的心思,也不敢放松对蒋宏的查办,而这就等于给顾焕州施加压力。 

 至于蒋宏到底被查到什么程度,他并不在意,只要赵延松给他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就可以了。 

 他点上一根烟,默默的吸着,把刚刚的通话内容在脑子里又过了遍,确认没什么纰漏,这才又拨通了驻东辽督查小组负责人钱宇的电话。 

 钱宇是他的亲信之一,说话自然可以不兜圈子。 

 电话刚响了一声,就被接了起来。 

 “您好,刘部长,有什么指示。” 

 “怎么样,案子进展如何?”他问。 

 “暂时没什么进展,东辽市局对陈思远和大公子案的侦查工作表现得很非常谨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我和秦局谈过两次,但他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诿,明显是有顾虑。”钱宇如实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