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油条热干面 作品

第171章 逼宫政变(第2页)

 “从今日起,监国的担子,太子就先放一放吧。

 “太子爷,你意下如何?”

 “全凭父皇吩咐!”

 太子没有半句反驳。

 一场朝堂争锋。

 到此,基本上落锤定音。

 表面上看

 皇帝没有直接给此次刺杀嫌疑最大的太子定罪,但还是拿掉其监国的位子,对于秦王、齐王来说,算是大功告成。

 安静看戏的陈三石,注意到到一个问题。

 太子和其他几位王爷的矛盾不是一日两日,有两位王爷甚至遭遇永久圈禁,秦王和齐王也一直低着头做人,好几年都躲在封地不敢回京。

 直到最近两年。

 也就是云州十日之后。

 秦王和齐王的势力,一夜之间变得壮大起来,能够在朝堂之上说得上话,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能够有这个能力的,怕是只有老皇帝了。

 四十年前,隆庆修道,只在内阁开小会,几乎不上朝。

 四十年后,隆庆出关。

 可是太子的党羽已然遍布朝堂,上至朝廷大员,下至县城的芝麻官。

 就比如当初的向庭春,就相当于是太子一脉最末端的底层。

 太子的控制力,已然来到此等地步。

 真要是造反成功,江山不会出现任何动荡,会平稳到极致的完成过渡。

 隆庆皇帝能忍吗?

 他想收回权力的最好办法,自然就是直接换太子。

 说白了,卸磨杀驴。

 但这种事情,他自然不会亲自动手。

 于是乎,秦王和齐王自然成为达到目的的最好工具。

 但是……

 今日这场刺杀,还是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

 李恭不太像是皇帝派来的。

 当时的情况,只差一点点,就能够逼皇帝出手,显然是来真的,更别说死的好几个老臣外加一个七皇子,皇帝老儿,是真的愤怒。

 他没有大吼大叫,但每个人都听得出来语气重的帝王怒意。

 也正因此。

 更不像是秦王、齐王派出来的。

 他们真要是敢用如此粗糙的手段,只会给皇帝留下坏印象,即便没有证据,太子倒台后只怕也轮不到他们两个人。

 事实上,这种坏印象,大概率已经在皇帝脑海中留下。

 太子……

 就更不可能了。

 他图个啥,明知道单纯武圣杀不死皇帝,还来这么一出,上来就把监国的位子玩丢,图个什么?

 还有第三方啊……

 谁获利,谁就有嫌疑!

 陈三石的脑子里,渐渐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

 好一招搅混水!

 “报——”

 “急报——”

 一封来自边境的战报层层传递,最后由守在养心殿门外的太监呈递到龙椅前。

 “告诉他们吧。”

 隆庆皇帝轻轻扫过,就拿给身边的太监。

 “东境来报。”

 黄鸿念道:“负责镇守遥州边境玉山府的詹台明起兵谋反,和庆国边军里应外合,纠集八万大军,准备反攻凌州,直扑紫薇山!”

 “轰隆!”

 这道战报,好似一道晴天霹雳打在众人身上。

 詹台明!

 此人本来是金吾卫中的一名主将。

 在凌州开战之后,就把他派到东边来当孟去疾的副将,让二人扬长补短。

 战事结束之后。

 詹台明就负责坐镇边境。

 他……

 怎么会谋反?

 “这、这可如何是好?”

 群人再度陷入慌乱之中。

 “一旦让他们打进来,凌州境内就再也无险可依,一路畅通无阻,紫薇山危矣!”

 “怎么会这样!”

 “詹台明将军,可是金吾卫出来的人啊!”

 “他此次立下战功,马上就要接受封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叛国?根本就不符合逻辑!”

 “……”

 “如今~”

 黄鸿继续说道:“其余两府的人已经把他们拦住,但是兵力不足,希望朝廷至少抽调两万人前往边境驰援。”

 三万!

 东境之地,大盛如今有十几万大军……

 但,那是分散在三州各地的!

 刚刚收复三州,每个重要的府城都需要大量的兵马来维护稳定,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抽调出来,最快的方法还是凌州境内。

 孟去疾手里还有两万镇东军,虎贲军还有两万,再加上五千金吾卫和三千玄甲军。

 这里是孟去疾的地盘。

 正常来讲,他需要立马带兵过去镇压。

 不管庆国是用什么手段和条件引诱玉山府的守军造反,里面终究是有孟去疾的旧部,包括其余抵抗的两府也都是他的部下。

 派孟去疾立即前往是最优解。

 可这样的话……

 就会造成一个局面。

 紫薇山。

 只剩下太子的虎贲军!

 这样以来,就真成了太子的天下!

 如果说,先前还有些官员认为太子造反是无稽之谈的话,那么此时此刻,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

 詹台明是京城的金吾卫出身!

 也就是说,太子是有机会买通他,然后亲手捏造出眼前的戏码。

 目的。

 就是把镇东军全部调走!

 “这可如何是好?”

 “该派谁去?”

 “……”

 兵部尚书高渤提议道:“自然是派孟将军去最为合适。”

 “陛下,臣愿往!”

 孟去疾抱拳:“臣不知道詹将军为何如此,但其中肯定有古怪,而且他用的也都是我的人,臣过去的话,应该很快就能平息这股战乱。”

 “万万不可!”

 严茂兴连忙否决:“陛下,臣以为,还是派范天发范将军,率领虎贲军前去比较合适!”

 “臣附议!”

 武官们纷纷赞同。

 任谁都看得出来,今天这档次事情过后,绝对不能单纯把虎贲军留在紫薇山上。

 “范天发。”

 隆庆皇帝沉声道:“你愿不愿意去?”

 “臣愿往!”

 范天发抱拳道:“陛下放心,臣必定以最快的速度平息叛乱,不负所托!”

 “陛下~”

 内阁首辅严良,说出他此番朝会的第一句话:“老臣以为,陛下应该移驾回京,推迟紫薇山封禅日期,等到一年后东境局面彻底稳定下来也不迟。”

 “是啊是啊。”

 群臣附议。

 “陛下,您是万金之躯,可千万不能留在这里冒险啊。”

 “……”

 “朕哪也不去,朕就在这紫薇行宫里等着,封禅大殿也不允许有半日推迟。”

 隆庆帝起身,拂袖而去。

 片刻后。

 黄鸿返回来,传递皇帝口谕。

 “今日负责镇守山门的玄甲军和虎贲军,统统斩首示众。”

 “责令怀远将军陈三石,率领玄甲军负责后续紫薇山的卫戍工作,另外配合安东侯孟去疾继续搜查,务必找到唐王李恭的藏身之地,不得再出现任何意外。”

 “退朝——”

 “臣,领命!”

 陈三石抱拳。

 朝会结束。

 群臣在窃窃私语声中陆陆续续离去。

 今日这一遭,可谓是热闹到极点。

 先是有人刺王杀驾,然后又是詹台明造反,明明是一天,对于群臣来说却像是一年一样漫长。

 表面上,太子殿下没有遭到处罚。

 但实际上,失去监国之职,不得再参与政事,不出两年,手底下积攒多年的势力就会被其他几名皇子瓜分个一干二净。

 太子之位,也会变得摇摇欲坠。

 “这个反,太子还造不造?”

 陈三石心中嘀咕。

 他还等着天下大乱以后,在想办法取走深潭里面的宝物呢。

 “大哥!”

 一身飞鱼服,腰间挎着绣春刀的十二皇子曹芝小跑而来,他拿出一个装满疗伤宝药的瓷瓶:“大哥,今日护驾小弟看到你受伤了,情况怎么样,要不要紧?”

 “见过殿下,臣不打紧。”

 陈三石躬身一礼。

 “大哥,你瞧瞧,又来这一套。”

 曹芝搂着他的肩膀:“都说了,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殿下,臣还有事情,先行告辞了!”

 陈三石没有多说,找个借口离开。

 “大哥,你把药拿着诶!”

 曹芝没能喊住对方也不恼怒,只是笑着把药重新收回怀中,又掏出一把花生米往嘴里慢悠悠地丢着。

 “殿下!”

 锦衣卫张昭赶来:“南镇抚司里的那几个钉子都死了,死的几个老东西,有一半应该也能换成咱们的人,就是可惜剩下的太难处理。”

 “七哥啊七哥。”

 曹芝嚼着花生米,看着远处在打扫血迹的太监:“你说说你,弟弟我就这么一个保命的差事,你还总想着抢走,何苦呢。”

 ……

 太子接下来会怎么做?

 就连虎贲军都调走,等到这一仗打完,恐怕里面大大小小的将领也要清洗,到时候,太子爷可就真的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他就真准备这么等死?

 陈三石不信。

 策划筹备多年的大计,仅仅因为一场意外就破灭?

 他也没闲着。

 当天夜里,就变身成为张癞子,来到山神庙之中。

 不多时。

 “张大侠!”

 曹樊的身影出现,他急忙上前:“张大侠,你来的正是时候,计划有变,我们准备在紫薇山封禅之前动手,今夜就要商讨大事,张大侠快快随我等一起前往!”

 “本大侠说过~”

 陈三石拖着腔调:“要帮你们了吗?”

 “张大侠,你这……”

 曹樊一时语塞。

 在他的身后,云霄子和凌虚子脸上更是露出杀意。

 “呵呵~”

 陈三石冷冷一笑:“逗你的,带路吧!”

 他好说也收下人家那么多东西,要是再不答应实在有些说不过去,而且这也关乎到后续能否拿到深潭宝物,自然是要过去看看的。

 “就知道张大侠是个讲信用的人!”

 曹樊大喜,竟然是放下架子,恭恭敬敬地请对方先走。

 他们在夜色中悄然前行,最后离开太湖府,来到城外一座荒废的破庙当中。

 昏暗的大殿内,破落的神像之前,几支蜡烛不断摇曳,散发出微弱的火光。

 在这里,陈三石见到几名熟人。

 范天发、崔从义、四名太监、几名锦衣卫,再加上几名金吾卫的将军等等……

 加起来,足足有二十余人!

 基本上,每个机构都有太子的人,真是钉子遍布朝堂上上下下。

 “真该死!”

 范天发忍不住骂道:“我等的计策,本来是万无一失,怎料今日半路杀出来个李恭,彻底打乱了咱们的计划!”

 “四叔、八叔他们彻底疯了,竟然下这么毒的手!”

 曹樊皱着眉头:“他们一旦露馅,自己也会跟着完蛋!”

 “是啊。”

 崔从义跟着说道:“就算不露馅,恐怕陛下的心里面也会有疑虑,对他们将来没有什么好处。”

 “只是不知道……”

 曹樊说道:“李恭是他们从哪里弄来的,当初我是跟着孟大帅一起追杀的,真是走着走着就不见了,跟人间蒸发一样!”

 “还有今天不也一样?”

 范天发眯起眼睛:“两个武圣去追都没追上,罢了,决胜的时候到了。”

 决胜……

 陈三石听出。

 太子这是要放手一搏。

 可是这个范天发,明天就要出征,难不成今晚就动手,未免也太仓促些。

 而且这人手也不够吧?

 先不说皇帝自己,身边还有个太监武圣,金吾卫的统帅姜元伯也是武圣,锦衣卫之中也有一名武圣,据说是十二皇子的舅舅。

 光是这些加起来就有三名武圣。

 破庙里面,好像就范天发一个。

 去送死?

 “还有人没到齐吧?”

 陈三石问道:“你们可不要浪费本大侠时间!”

 “什么都瞒不住张大侠。”

 短短几日,曹樊学会放下架子低头,姿态极低地说道:“还请张大侠稍微等等,我们还有两名武圣参与起事,马上就到!”

 破庙之内,一下子陷入寂静当中。

 门口,两名香火神教教徒负责放风。

 直到半个时辰后,才终于响起脚步声。

 紧接着,两道身影走入殿内。

 为首一人,是个穿着黑色袈裟的和尚,手中拿着一串佛珠,在他的体内,蕴藏着浓郁的紫色香火玄气,深不可测。

 另一人……

 穿着粗布麻衣,由于身材过于高大,进门的时候,甚至还要微微低头,行走之间,更是给人一种莫名的威圧感。

 大师兄!

 吕籍!

 昨日。

 四师兄房青云还告诉陈三石,近些日子,大师兄也会来参与封禅,之后接受封赏。

 想不到,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他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起了波澜。

 但仔细想想。

 这完全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犹记得当初选锋。

 曹樊破解了自己的枪法!

 当时在场的,有谁能教他?!

 只怕是在很久之前,大师兄就归属于太子党了。

 这……

 师父知不知道?

 竟然不去管?

 平日里和太子有关系也就罢了,如今……

 可是诛九族的谋逆大罪!

 他也要参与?

 一旦出事,恐怕整个八大营都要遭受牵连。

 “吕大哥!”

 曹樊激动上前,称呼亲昵:“大哥,你可算是来了。”

 “嗯。”

 吕籍微微点头:“前几日领着一队人马,去草原上杀了两阵,来的有些迟了。”

 “大哥。”

 曹樊介绍道:“这位就是我在密信中提到过的张癞子,张大侠。”

 吕籍扫视癞子头一眼,微微点头示意。

 陈三石斜着眼睛,将其无视。

 “大哥别介意。”

 曹樊连忙打圆场道:“张大侠性格有些孤傲,但人很靠谱。”

 “无妨。”

 吕籍沉声道:“来的都是生死同盟,吕籍岂会因为这一点点小事而挂怀。”

 陈三石暗自寻思。

 还有一名武圣没有来……

 放眼凌州,他是想不到什么人了。

 莫非也是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

 听闻镇南王和太子关系不错,莫非是镇南王?

 “阿弥陀佛!”

 黑衣僧人拨弄着佛珠,幽幽道:“最后一位施主来了。”

 最后一人。

 踩着沉稳的步伐,身形挺拔,气息绵长,他来到破庙门前之时,似乎有所犹豫,停顿了片刻,不过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跨过门槛。

 “孟将军!”

 曹樊上去迎接:“此次,全靠你了!”

 “是啊老孟。”

 范天发感慨道:“想不到关键时刻,你还是答应跟我们一起。”

 “孟某人生平从不弄险。”

 孟去疾嘴角挂着一抹苦笑:“唯二弄险,一次是和陈三石一起打仗,第二次,就是答应跟你们一起,行此谋逆之事。”

 孟去疾!

 陈三石先前还在思考。

 就算他们能凑够三名武圣。

 可接下来呢?

 还有两万镇东军。

 在凌州仅剩的虎贲军掉走之后,他们不可能再拿出两万兵马来和镇东军对抗。

 想不到……

 孟去疾,竟然也投了太子!

 “孟将军。”

 曹樊承诺道:“此番之后,你至少也是国公之爵。”

 “免了。”

 孟去疾目光深沉:“我最后答应,可不是冲着爵位去的,而是觉得不能再让那位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坐下去了。云州十日,我等有多少边关将士遭受无妄之灾!

 “都说孟某人是撤退将军。

 “但这一次,孟某不打算再躲下去了!”

 “孟将军大义!”

 范天发说道:“当初整个云州一切都过于诡异,镇守安定府、恒康府的人忽然投降,都是有人在幕后指使的!当初殿下想要彻查,可是查到最后……”

 “阿弥陀佛。”

 黑衣僧人开口道:“人已到齐,接下来,就是聊正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