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油条热干面 作品

第200章 抉择

 北境。

 灭灵大阵顺利封印煞脉。

 邓仙师和巫神教教主,依托煞脉的防御结界也荡然无存。

 温植和邵玉京的眼神,渐渐兴奋起来。

 “我草你祖宗!”

 温植咆哮着拿起双刀疯狂砍去。

 邵玉京的通天剑法也施展开来,霎时间剑光漫天闪烁。

 “找死!”

 血祭大阵功亏一篑。

 对于邓仙师等人是噩耗,但同时也是生路,意味着他们可以离开此地,逃出生天。

 巫神教教主胸前的金刚杵散发煞气。

 邓仙师的飞剑更是一化为二,直到化作八柄飞剑在身前悬浮。

 直到……

 两只苍老的大手。

 各自按在他们的肩头上。

 邓仙师和巫神教主顿时变作无法移动的活靶子,在双刀和剑光之下化作尸体。

 其余剩下的几名巫神教徒和修士,也都是如此下场。

 “我儿啊!”

 温植丢掉兵器,倒在地上痛哭流涕:“爹为你们报仇了!”

 “……”

 邵玉京收起长剑,闭目平息心绪。

 万丈高空之上。

 隆庆皇帝操控着灭灵大阵,把煞脉彻底毁灭又有滔天的煞气从中喷涌而出。

 他古井无波的面庞上出现诧异,不断结印施法将其连连包裹,同时封死自己的窍穴,即便如此也还是有几缕煞气侵入体内。

 “孙象宗,你为何不告诉朕,封印煞脉会反噬自身。”

 他说着施法驾驭着,把珠子送回到老者的手中。

 “陛下急着要,老臣也没有说的机会。”

 孙象宗接过珠子,将没有完成的封印进行完毕,丝丝缕缕的煞气通过珠子钻入到经脉之中,面对反噬,他也眼角微跳,而后就一力全部承担下来。

 他本就衰弱的气息更加腐败,但出乎意料的是,体内散发出的真力波动似乎得到增强,不断节节攀升,瞳孔当中黑光涌动,变得如同古魔修士。

 他不疾不徐地说道:“煞脉和灵脉不同,封印煞脉,不光需要灭灵大阵,还需要以自身承载,因此老夫提前就修炼过一些魔功,不过还是要多谢陛下帮老夫分担一二,否则的话凭借老夫的残躯,催动灭灵大阵后,就无法承受煞气反噬了。”

 “呵呵~”

 隆庆皇帝看着他身上增加的真力,眼皮难以察觉地跳动两下,之后淡淡道:“无妨,朕也是为护佑凉州的数百万子民。此间事了,朕就不再久留了。”

 语毕。

 他凌空而去,眨眼消失不见。

 孙象宗也快速离开此地。

 直到回到督师府内后,他才猛地喷出一口鲜血,倒地不起。

 ……

 幽州。

 在各地援军陆续抵达之后。

 战事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

 后续就是一些收尾的活计。

 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一场人间大劫难莫名其妙地开始,然后又莫名其妙地结束。

 而诸多将军们,则是在等。

 等一则北方的消息。

 血祭大阵……

 中断的太过诡异。

 按照理论讲。

 能够做到这一点。

 除非是有人把万里之外的狼居胥山上的主阵眼毁掉。

 而这个人,自然只能是陈三石。

 玄象大成,一营兵马。

 要面对数以十万计的蛮族大军,再加上数不清的武圣将领和巫神教高手,怎么看也都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就如同有些人的话一样。

 他们更愿意相信,是妖人内部自己出现问题。

 这场大战。

 参战的人数虽然多。

 但波及的范围其实不是很广。

 就比如幽州,只影响到两三个府城,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是很久。

 凉州说起来是大乱。

 但其实,只是百姓们集体往城外逃窜而已,并没有真刀真枪的厮杀过,短短几日之后,就恢复得跟往常一样,仿佛前些日子的见闻,不过是一场噩梦。

 吕籍等人,就在幽州的鲤城府内养伤。

 蒙广信、荣滟秋等人也留下来处理军伍,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的心中愈发着急。

 “海东青派去一只又一只,小师弟他们怎么还没有消息?”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师弟大概率是拼死毁掉阵眼,自己牺牲在北境了!”

 “秃驴,再胡说八道,当心老娘撕烂你的嘴!”

 荣滟秋呵斥着就要动手:“师妹还在家里等着呢!”

 “不必着急。”

 叶凤修抱着剑:“此地距离蛮族大都足有万里,就算是海东青来回也要飞上许多时日,再等等。”

 卧榻之上。

 吕籍吃下丹药调息完毕,就也换上便衣跟师弟师妹们一起等候消息。

 他的神色有些复杂,看得出来是在担忧,但具体担忧什么,却是难以分辨得出。

 这一等。

 就是足足十日。

 直到十日之后。

 才终于有数只海东青,携带着抄录过相同情报,抵达大盛。

 凉州。

 王府内。

 “陈将军,只怕是回不来了。”

 赵无极摇头叹息。

 “是啊。”

 几名老将附和道:“就算真的是陈将军用出什么奇谋,把狼居胥山上的主阵眼摧毁,只怕是也没有机会再离开了。”

 “天妒英才啊!”

 “好在血祭大阵失败,蛮族元气大伤,十年到二十年内都不可能再恢复过来了。”

 “是啊,这件事情如果真的不是蛮族内部出问题,而是陈将军所为的话,那么他当真是老天赐给我大盛的定山石啊!

 “等到消息核实之后,本王自会奏请父王,为陈将军封侯,加封谥号,福荫后代。

 “还有我十二弟……”

 六皇子曹焕坐在太师椅上,有些黯然神伤:“本王曾经在西华宫内住了将近二十年,连个鬼都不上门,只有他时不时翻墙偷溜进去,陪我下棋,给我送些吃的,再讲一讲外面的事情。

 “此次北伐,本王是想着让他在军中好好历练历练。

 “不曾想,弄成这般结果。”

 “吱呀——”

 忽地。

 一架轮椅推到门前,房青云清亮的声音响起:“我说殿下,还有诸位将军,你们的定论是不是下的太早了些?”

 他举起手里的一张信纸。

 “陈将军没有死,洪泽营也没有全军覆没,这是他们刚刚送回来的消息,至于内容如何,我想还是殿下和诸位自己,亲自看看吧。”

 “陈将军没死?”

 “洪泽营还在?”

 “这么说,阵眼真是陈将军摧毁的?”

 “不可能!”

 “怎么做到的?!”

 “快,殿下,快看看!”

 几乎所有人同时起身,迫不及待的想要看清楚情报当中的内容。

 见状。

 曹焕干脆一挥手,让一个小太监念诵。

 “洪泽营战报。

 “洪泽营于四十日前,由虎丘山北上,随后在玛瑙河……”

 战事结束。

 自然要把整场战役从头到尾详细汇报一遍,弄清楚所有的伤亡、损失,以及详细记录每一个将领,每一个士卒的功勋。

 玛瑙河之前。

 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但忽然间画风一转。

 就到了蛮族大都!

 狼居胥山下,洪泽营一万三千将士,列阵,朝着十万蛮族大军冲锋。

 洪泽营主将陈三石,为大军开路。

 一人斩敌过万。

 斩首蛮族武圣五名。

 接着一枪杀死巫神教大祭司,摧毁主阵眼。

 宇文、拓跋、慕容、段氏。

 蛮族四部。

 俯首称臣。

 饮马冰河,封狼居胥,禅于蛮都。

 之后。

 蛮族所有幸存下来的兵马主动撤到阴山以北。

 自此以后,漠南无王庭!

 当一桩桩,一件件,在小太监颤抖的声音中,断断续续地念出来以后。

 整个王府。

 陷入死寂。

 于无声中,听惊雷!

 ……

 幽州。

 几乎是同一时间,留在幽州的众人也都接到来自漠北的情报。

 当他们听到其中的内容后。

 无一不是陷入到长时间的沉默当中。

 “师弟武圣了?!”

 “不对不对,就算是武圣,也不可能杀死五名武圣吧!”

 “斩杀万人而不力竭,师弟是妖怪转世?!”

 “阿弥陀佛,贫僧准是造下的杀孽太多,入了梦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但很快。

 他们的情绪就从震撼转化为惊喜。

 “好啊,敢情真是师弟救了咱们!”

 “这下子,可真是立下泼天的功劳!”

 “不行,回头我得去好好问问,师弟是怎么做到的。”

 “总归是好事!”

 “……”

 “唔……”

 角落中,坐在凳子上听消息的吕籍,只觉得胸口一热,心血上涌,喉咙中当即充满血腥味道。

 “大师兄!”

 三师兄聂远同样负伤,不过多是外伤,浑身缠满绷带,但却不影响自由行动,他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之后,立即上来搀扶:“你不要紧吧。”

 “无碍……”

 吕籍抬起手,示意他不必担忧,但话还没说话,就剧烈咳嗽着喷出一口鲜血:“先扶我回房间休息吧。”

 途中。

 聂远脸色阴晴不定,最后苦笑着说道:“这一战之后,只怕小师弟,就要成为整个北凉军中威望最重的人了,仅次于一手打造八大营的师父。”

 “嗯,咳咳咳……”

 吕籍拳头放在嘴前,努力控制着呼吸:“师弟,你说为什么?我拼死一搏,最后功亏一篑,他却能一往无前,名扬天下?”

 “大师兄,你先不要想这些了。”

 聂远安抚道:“你先歇着,先把伤养好再说吧。此次你不论怎么说,也是按照圣旨的旨意领着我们一路打通幽州,最后也成功打开了生门,就算最后没有成功,也算是立功。”

 ……

 督师府。

 “我就知道是三石成了,他们还不信!”

 孙不器看着王府送来的消息,激动不已:“云溪丫头,还是你感觉的对!”

 “二娘亲,你别难过了,师爷他会没事的。”

 陈云溪拉着对方的手。

 “嗯,我不难过。”

 ……

 京城。

 王府。

 秦王和齐王觥筹交错。

 “血祭大阵成了!”

 “父皇、六哥,都离我等而去!”

 “朝中的老臣不久前,已经开始商议储君的事情了,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

 “四哥,提前恭贺你啊。”

 “……”

 “两位殿下,小的……”

 “滚出去,没看到本王喝得正高兴呢吗?”

 “殿下,不是,是陛下传令朝会,眼瞅着天就要亮了,两位殿下也该准备准备了。”

 “什么?父皇回来了?!”

 血祭大阵持续将近两个月。

 事情早就闹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

 京城之内更是曾经一度陷入到混乱当中。

 毕竟皇帝、两位皇子,再加上老督师都在凉州,真要是出什么事情,只怕乱局没有两年都难以平息。

 但也就在这一天,他们忽然间得到消息。

 凉州之危,解除了。

 不仅如此,皇帝陛下也早早回归,宣布照常朝会。

 清和殿内。

 文武百官齐聚一堂。

 隆庆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处理着这段时间积攒下来的所有政务,一直从卯时进行到下午申时才结束,然后又交代了不少关于后续朝政处理的事情。

 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要一股脑儿地处理掉所有政务,然后当甩手掌柜一样。

 交代完最后一桩消息后。

 隆庆皇帝才幽幽开口:“北境的战事如何了?”

 新任兵部尚书明青锋回答道:“凉州、幽州俱已安定,两个月内一切乱象就会平息,还请陛下放心。”

 “朕。”

 隆庆皇帝顿了下:“是在问你们蛮族本部的动向。”

 蛮族本部!

 是了,直到今日,京城对于凉州之危是如何解决还没有一个定论。

 他们只知道幽州得胜。

 但是刨开幽州,蛮族本部零零散散加起来,尚且有将近二十万的兵力蛰伏未动。

 按照常理来说。

 前方遭遇如此大败。

 蛮族本部怎么也该有所行动才是。

 偏偏目前为止。

 大漠一片死寂,没有发现任何动静。

 就好像……

 大漠上的蛮子,全都在一夜之内人间蒸发了一样。

 不光是蛮子。

 他们大盛还有一支军队北上消失之后,至今没有消息。

 洪泽营,陈三石!

 因此,他们到现在还没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陛下。”

 明青锋说道:“微臣会密切注意蛮族后续动向的,有任何情况都会立即禀告陛下。”

 “罢了。”

 隆庆皇帝挥动衣袖:“退朝吧。”

 “退……”

 旁边太监已经扯开嗓门,就在喊到一半的时候。

 宫殿外面。

 忽然响起更加嘹亮的声音,打断了他。

 “八千里神鹰急报!”

 “八千里神鹰急报!”

 “捷报——”

 “天大的捷报——”

 “……”

 通过层层传递。

 最终一路从皇宫外面来到清和殿,再交到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鸿的手中。

 所谓的捷报。

 并不是单独的一封信,而是匣子堆叠的数封信。

 前面几封。

 竟然……

 是来自慕容、段氏等蛮族四部的,归顺信!

 而且都是各个大汗亲笔所写,配有大印,言辞恳切,诚意十足。

 “定是陛下此番御驾亲征,吓破蛮人的胆子!”

 “四部归顺之后,短期内北境必定再也没有战事!”

 “此乃陛下君威震慑蛮人!”

 严茂兴带头喊道:“陛下修道四十年,此次亲征北境,一出手就震惊天下,蛮人见识到万寿帝君的仙威,岂能不俯首称臣?!”

 事实也的确如此。

 皇帝陛下修道不知道有多少年。

 文武百官以前,只知道耗费钱财银两无数,即便是对大盛再忠心耿耿的人,心里也会嘀咕一句,这是在虚耗国库,浪费国力。

 可在凉州……

 皇帝陛下一袭道袍,一剑斩妖人,是天下人眼前所见。

 至此。

 文武百官才恍然大悟。

 陛下的修仙,真的成了!

 他们的陛下,真的是仙人!

 “陛下真龙之体,不顾自身安危出手斩杀妖人!”

 “蛮人肝胆俱裂也是正常的事情。”

 “对对对,李大人说的对。”

 “……”

 文武百官夸赞之词,如同江水一般滔滔不绝。

 “行了。”

 直到隆庆皇帝面无表情地打断。

 他的内心没有波动,反而觉得这些归降信十分古怪,沉声道:“黄鸿,继续念!”

 果然。

 这些信越往后念,就越不对劲。

 一开始,只是提到陈将军。

 但到后来。

 陈将军的字眼越来越多。

 诸如“神勇无敌”“冠绝天下”“武道之圣”等等词汇出现的络绎不绝。

 再往后,陈将军出现的频率,甚至超过大盛皇帝陛下……

 归顺信不是战报,基本上不会提到此次的战事。

 但也能听出来其中的固定。

 “这、这这……”

 “难道说……”

 严茂兴分析道:“这次凉州之危,真的是陈将军北上之后,一路杀到狼居胥山,毁掉了主阵眼?”

 “怎么可能?”

 “……”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

 陈三石不过玄象大将,洪泽营也只有一万多人。

 而蛮族在大漠中,零零散散加起来足有二十余万的兵力。

 就算是来得及调度到狼居胥山的,也有十万以上,武圣的数量更是不用说。

 纸面上看,就算是能打到狼居胥山,也无异于羊入虎口。

 “念。”

 隆庆皇帝加重语气。

 黄鸿这才拿出匣子内的最后一封信。

 那是……

 北凉军洪泽营的,战报!

 “隆庆七十四年,腊月十八日。”

 “陈三石率领洪泽营全体将士抵达蛮族大都。”

 “一万三千洪泽营将士列阵之后,和十一万两千蛮族四部联军,在山脚下交战。”

 “两军阵前,陈三石先斩武圣慕容华拓。”

 “后,又在四名武圣的围杀之下,击杀武圣宇文汝耔。”

 “大挫敌军士气后,陈三石身先士卒,率领洪泽营将士冲锋,一路杀至狼居胥山山巅,过程中,陈三石一人斩杀敌军逾万人。

 “之后,又接连镇杀拓跋君峰、古温毕勒格、段奎三名武圣,以及巫神教大祭司,顺利摧毁血祭大阵主阵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