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油条热干面 作品

第261章 黄袍加身

 大帐内。

 辛苦许久,战事终于基本上结束。

 北凉将领们难得聚在这里喝顿酒,结果喝到一半,就听说县城里面今日发生的事情。

 “咔嚓——”

 “凭什么?!”

 有脾气暴躁些的将领,直接把桌子掀翻,砸酒碗摔瓷坛的声音不绝于耳。

 “打到现在,差不多三年!”

 “三年时间!”

 “我们一路从北凉打到淝水!”

 “可曾吃过一口好饭,睡过一个好觉?!”

 “现在仗打完了,曹家人挥挥手就要把我们赶走?!”

 “天底下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说的没错!”

 “今日他把我们赶回北凉,明日是不是就要削藩?!”

 “当初的云州十日,云州死了多少边关弟兄?!”

 “还有官渡!差点就把大帅害死!”

 “曹家的人的心肝肠肺挖出来,都他娘的是黑的!”

 “狗日的!”

 “老子不答应!”

 “我也不答应!”

 “大帅怎么回事?!”

 “这也能忍?”

 “……”

 “师弟糊涂啊!”

 程位缓缓放下手里的酒碗,喃喃道:“历朝历代,岂有任何一个藩王坐拥五州之地还能跟朝廷和平共处?更何况他还是个异姓王,就算是兄弟喊得再亲,他也姓陈!”

 “或许……”

 叶凤修抱着剑鞘:“师弟是在担忧归元门吧。”

 “依我看,什么都不用管!”

 汪直骂骂咧咧地说道:“事已至此,只能进不能退,回到北凉之后,再想下中原就要重新打一遍!到时候又要死多少弟兄?!你说是不是,老四?!咦,老四呢?!”

 “老许呢?”

 “他们两个刚才不还在这里呢吗?”

 “不行!”

 “把他们两个找过来!”

 “今天这事情怎么也得说清楚!”

 “……”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灞县一隅。

 宅院凉亭,千万梨花之下。

 “咳咳咳……”

 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夹杂着落子声,在寂静的夜间显得格外清晰。

 一袭青衫的儒生,和羽扇纶巾的老书生借着月光在树下对弈。

 “今日之事。”

 房青云话说到一半喘息许久,才继续说道:“你如何看?”

 “不能走啊。”

 许文才颇有些发愁地说道:“这一走,就不知道形势要如何变化,事已至此,北凉早就只能进不能退。

 “当然,在下明白的道理,大帅肯定也明白。

 “想必,大人是有他自己的顾虑吧,如果是关于修行方面的话,在下确实是没有帮大人分忧的能力。”

 “我知道他在担忧什么,不过就算没有这件事情,按照他的性子也未必愿意去长安。这就是我们上次聊的,必要的时候推他一把。”

 房青云重重落下一子:“许先生,承让。”

 “嘶~”

 许文才倒吸口凉气:“房先生这棋下得真够险的,简直就是换命,最后也就赢我半子,但要是被我发现输掉。”

 “赢半子也是赢,不是么?”

 房青云结束这局棋,淡淡道:“这次归元门,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由我,来把黄雀赶走吧。”

 他说着把计划和盘托出。

 “这怎么能行?!”

 许文才豁然起身。

 “稍安勿躁,先听我慢慢说。”

 房青云轻咳两声:“如今师弟他武道精湛,兵马充足,但其实距离成就大事,还有两点欠缺。”

 “是啊。”

 许文才拿起羽扇轻轻摇晃:“曹家六郎这两年,效仿大人铲除灵禾,登基之后更是大赦天下,又有‘曹’家的金字招牌。

 “大盛朝如今再怎么腐朽,也确确实实养士三百年。

 “再加上这次。

 “曹六郎一没有削兵权,二没有留人质在京城,甚至连皇位象征的传国玉玺和龙渊剑都留给大人,称之为‘暂代保管’。

 “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实在是没有起事的理由,可谓是出师无名,若是硬来,天下人答不答应暂且不论,对于玄之又玄的国运有没有影响,都很是难说。”

 历代帝王讲究“正统”,讲究“得国之正”,必然是有所原因的。

 直到如今。

 许文才终于幡然明悟,那日夜观星象,为何即便旧帝陨落,出自北凉的紫薇新帝还是未必能入主五帝座,终究还是缺少一些玄之又玄的东西。

 “所以……”

 许文才皱眉道:“房先生才准备用自己一箭双雕?既能保证出师有名,创下一国之运,又能赶走黄雀

,让大人再无顾忌?”

 他突然明白青衫儒生这最后一局棋的含义。

 谋士以身入局,举棋胜天半子。

 “不行!”

 许文才重重放下羽扇,微微眯眼道:“这件事情,交给许某人去做为好!在下不过一介鄱阳布衣,而且又是凡俗之躯,若是能肉身创下一国之运,也算是万古流芳。”

 “文才兄莫非也要做庸碌之人行庸碌之事?咳咳……”

 房青云扯着苍白的嘴角:“房某大限将至,以将死之身胜天水修士,岂不痛快?文才兄若是再提,在下可就要认为你是想争功劳抢风头,让天下人觉得‘卧龙’强过‘凤雏’。”

 “……”

 许文才凝重道:“先生可都准备好了?”

 “当初在幽兰京城的时候,便从一名叫钱其仁的修士口中有所耳闻,那时候就有所准备。”

 房青云颔首道:“再结合云顶宫给的情报,我去的话有九成把握,这件事情也只有我才能办。”

 庭下无言。

 良久之后,许文才重新坐下。

 “此事万万不可让我师弟知道,否则必不可成,这个……”

 房青云拿出一封书信,又留下一支玉笛,十分平静地说道:“我走之后,麻烦文才兄帮我把这些交给师弟。”

 “好。”

 许文才将东西悉心收下:“房先生不打算……再跟大人说说话?”

 “不了。”

 房青云轻轻摇头:“事不密则泄。”

 两人说话间,外面传来嘈杂之声。

 “先生!”

 卧龙弟子齐成匆匆赶来:“外面来了很多军营里的将军,非要见两位先生,好像是因为白天的事情。”

 “让他们进来吧。”

 “……”

 不多时,院子里就出现乌泱泱的人群,皆是身穿甲胄腰间挎刀剑的军中将领。

 经过整合扩充之后,北凉军现如今拥兵三十万,也就是说光镇营主将就起码有三十名,除去吕籍等人领兵在外,基本上全部聚集在这里。

 “白天的事情你们听说了吗?!”

 “老许!”

 “曹家要让我们撤军!”

 “这能答应吗?”

 “当然不能!”

 “曹家还想一辈子在我们头上拉屎撒尿?!”

 “恶心!”

 “……”

 “老四!”

 汪直大大咧咧地说道:“咱们可不能忘记,以前曹楷是怎么对待师父的!如今曹六郎表面上客气,那是因为他实力不足,不敢翻脸。简直就跟曹楷一模一样!”

 “是啊。”

 程位附和道:“他背靠归元门,说不定在背后算计什么呢,哪怕不为我们自己,也要为北凉的弟兄们好好考虑一下。”

 “老四。”

 荣滟秋开口道:“你们还不赶快拿个主意?”

 “呵呵~”

 许文才起身道:“诸位将军稍安勿躁,主意已经有了。”

 “有了?”

 “啥主意?”

 “直接杀到长安去?”

 “……”

 房青云和许文才对视一眼,都没有急着说话。

 “嘿!”

 “你们两个卖什么关子?”

 “再不赶紧说说你们的主意,我们就要直接去找大帅了。”

 “说什么,我们也不撤军!”

 “……”

 “小成子。”

 许文才挥挥手:“去,把我书房里的东西搬过来。”

 齐成立即照做,不出盏茶时间就返回庭院,怀中多出一个上着铜锁的木箱子。

 “又是这破箱子。”

 冯庸嘀咕道:“这两年你走哪带哪,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宝贝,跟当下的事情又有什么关系?”

 “还真有关系。”

 许文才轻轻晃动羽扇:“而且是一劳永逸地解决掉问题,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能找我们北凉的麻烦。”

 “这么神?”

 “里面什么东西?”

 “怎么早不拿出来?”

 “……”

 “一看便知!”

 许文才说着,抛出一把钥匙。

 “神神叨叨!”

 汪直接过钥匙,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来看看有没有那么玄乎!”

 “咔——”

 钥匙打开铜锁,伴随着“吱呀”一声,盖子打开,露出内里的庐山真面目。

 “我日。”

 汪直虎躯一颤。

 “啥玩意儿?”

 “……”

 将领们纷纷挤过来抻着脖子查看,但凡看清楚的人,神色立马都会一凛,老老实实闭上嘴巴。

 原本嘈杂无比的院子,在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内就变得鸦雀无声。

 最终还是

许文才打破沉默:“诸位将军,意下如何啊?”

 “好!甚好!”

 汪直率先拍桌子:“确实是个好办法!”

 “没错!”

 赵康声音高亢地喊道:“只有这样,我们北凉军才再也不用被人欺负!什么曹家,都特娘的是狗屁!”

 “早该如此,早该如此!”

 “……”

 从鄱阳走出来的乡党将领们率先赞同。

 “我也同意。”

 程位若有所思地说道:“既然不论是谁当皇帝都会对北凉猜忌,那么这个皇帝不如就由师弟来当。”

 “嗯。”

 荣滟秋点点头:“确实应该小师弟来干。”

 师兄弟们经过深思熟虑后,也表示愿意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