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讲故事3(第2页)
“因为皇帝怕武将夺权,宁愿让文官瞎指挥。”张宇道,“岳飞能打吧?
郾城大捷差点收复中原,结果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
自毁长城,莫过于此。”
“混账!”晋王将酒杯重重一放,酒液洒了满桌,“这皇帝是昏了头吗?保不住家国,留着那些钱有何用!”
“所以啊,”张宇看着他,“强军固然重要,君臣互信更重要。
您信得过臣,臣才能放手去做;您信得过黑骑营的将士,他们才能舍命护疆。
若是猜忌丛生,再好的蓝图也落不了地。”
晋王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你说得是。我信你,”他喝了一口酒道,“往后这晋国的强军之事,我全交给你,谁要是敢说三道四,我先斩了他!”
晋阳见两人说得激动,连忙给他们各盛了碗汤:“父王,夫君,先喝点汤润润喉。菜都快凉了。”
晋王端起汤碗,却没喝,只是看着张宇:“再讲讲后来的事,后面的朝代又都有哪些教训?”
张宇喝了口汤,慢慢道来:“元朝疆域虽广,却将人分为四等,汉人地位极其低下,不到百年就被推翻;
明朝朱元璋出身布衣,严惩贪官,可后来的皇帝要么修仙,要么做木匠,宦官专权,党争不断,最终被清朝取代;
清朝前期倒还励精图治,可后期闭关锁国,自以为天朝上国,结果被洋人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割地赔款,沦为半殖民地……”
他从鸦片战争讲到甲午海战,从洋务运动讲到辛亥革命,晋王听得时而拍案怒斥,时而扼腕叹息。
当听到南京条约割让香港,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时,这位戎马一生的老王爷,竟红了眼眶。
“这些洋人,真是欺人太甚!”
晋王声音发颤,“那些皇帝、大臣,就眼睁睁看着国土被抢?”
“不是没有反抗的。”
张宇的声音里带着痛惜,“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撞向敌舰,可制度落后,科技落后,光有血性不够啊。
就像现在,咱们若是只守着旧法子耕作、练兵,迟早要被夏国或者其他势力赶超。”
晋王沉默良久,忽然站起身,对着张宇深深一揖:“国师,今日你讲的这些,真是太有用了!
现在我总算明白你为何说土豆比黄金贵,蒸汽机比骏马强——这不是奇技淫巧,是救国的根本!”
他走到窗边,望着院中被夕阳染金的梧桐,朗声道:“从今日起,晋国上下,皆要学新法子、走新路!
农师们要种好土豆,工匠们要造好机器,将士们要练好新功,学子们要读新策!谁要是敢阻拦,便是与整个晋国为敌!”
三人吃完后,晋阳笑道:“父王,夫君,天都黑了,剩下的故事明日再讲吧?”
晋王这才发现窗外已是繁星满天,他哈哈一笑:“好!明日接着讲!今日听了这么多,我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他拍了拍张宇的肩膀,“国师啊!有你在,晋国何愁不强!”
张宇看着晋王步履轻快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眼含笑意的妻子,心中一片滚烫。
他知道,今日所讲的这些历史,已在这位君王心里埋下了种子。而这颗种子,终将长成支撑晋国走向强盛的参天大树。
夜风穿过庭院,带来远处农田的清香,也带来了铁器坊隐约的锻打声。张宇端起酒杯,对着满天星光,轻轻抿了一口。
这天下之争,不光是国力,更是心气。
夏国虽然厉害,又有系统的帮助,不过他也不怕。
须知现在的晋国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天命之国。
他有信心,凭借晋国的虎狼之师,以及他这一步步的努力,定能让晋国终结这分裂的乱世,统一整个东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