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臣请陛下兵发西域,荡平高昌!
中山王府其乐融融之时,甘露殿中,李世民也独自一人枯坐到了天亮。
昨夜发生的事情,像是已经被昨夜的暴雨冲走。
照理说,这样一场宫变,是该记入史册的。
但一夜时间过去,皇宫之中的变故,已经无人再提起。
除了一众亲历者,和已经被下达了封口令的禁军和宫人,即便是后宫一众妃嫔,也都不知晓事情具体缘由。
或许,这件事情,注定会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也或许,在许久以后的将来,某位亲历者会在临死之前,将这件事情写进某个话本或是野史书籍之中,留给后人去猜测。
但不论如何,至少现在,这件事情,不会出现,不可出现,也不能出现。
天光逐渐大亮......
陪李世民熬了一夜的王德,小心翼翼的走到李世民跟前,低声询问道:“陛下,今日可要罢朝?”
李世民没说话,一夜的时间,并不足以抚平他内心的伤痛。
王德眼中浮现一抹犹豫之色,想了想,刚准备退回原位。
却不想听见李世民冷不丁开口说道:“替朕洗漱穿戴吧。”
王德愣了一下,却见李世民已经如往常一般,起身张开手臂,等待着宫人上前服侍。
见状,王德急忙转身出门,唤来伺候李世民起居的宫人,替李世民洗漱宽衣。
待李世民穿戴好朝服,来到召开朝会的太极殿内,殿中朝会早已在房玄龄的主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昨夜发生的事情,虽未蔓延至宫外。
但朝臣们多是消息灵通之辈,大抵也能从探子的只言片语之中猜出一些真相。
因为,对于李世民今日来迟之事,众臣也不算意外。
李世民也像是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强打起精神,与朝臣们开始如同往常一般正常议事。
不知不觉,朝会进行到一半。
国中发生的一些大事,也基本上有了对策,话题逐渐被拉到国际之上。
如今的大唐,是为天下主宗。
大唐周边的一些藩属国,虽仍保有极大的自治之权,但一些事情,也不免要拿到大唐来商议一番。
比方说两个相邻的小国,因为一个草场要开战,又或者争夺一个水源之地,争夺某条河流之类的小事。
这些事情,一般都需要大唐出面去调停。
实在调停不了,才会准许两国使用武力。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唐如今已然不止是天下秩序的定制者那么简单,更是世界秩序的维护者。
这些小国跟着大唐,或许会牺牲掉一部份自治的权力。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唐其实也在带着他们一起发展。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唐,乃至于大唐周边各国,都罕见的迎来了一段飞速发展的黄金周期。
这样摒弃战争,共同发展的局面,即便是放眼整个历史,都是极为难得的。
只不过,平静的局面,往往都是用来打破的。
尤其是当风尘仆仆的程怀默,带着一个来自异域番邦的女子,踏上了代表着神圣与威严的太极殿时,更注定了短暂的和平,终将无法遏制大唐的野心。
望着下方拜服的女子,满朝文武,乃至于包括李世民在内,都不禁有些愕然。
因为他们的出现,实在太过突兀。
依照时间来算,程怀默作为柴令武的副手,此时应当还在西域保护柴令武的安全才对。
但程怀默,就这么突兀的出现在了太极宫外。
事先没有与鸿胪寺打过任何招呼,更未向家里传达任何消息。
当众人惊愕于程怀默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回归时,他已经被宫城力士驾进了太极宫大殿。
良久,众人终于收起了惊愕的目光。
随即转头,看向龙椅上神色莫名的李世民。
迎着满朝文武询问的眼神,李世民先是对着一旁的宫人招招手,示意宫人给两人赐坐。
直至两人落座之后,才皱眉道:“程家小子,你不好好跟着柴小子辗转西域诸国,突然跑回来长安作甚?”
半月奔波六千余里,程怀默的体力已然到了极限,此刻只想就此躺下睡去。
但听见李世民的问题,他仍是强撑眼皮,沙哑道:“回陛下的话,臣此番回京,乃是有要事禀报。”
“要事?”
众人闻言,忍不住又是一阵面面相觑。
程怀默点点头,目光看向神色憔悴的女子:“九娘,你来说吧!”
被程怀默称作九娘的女子,亦是满脸疲态。
但状态比起程怀默,还是要好得多,毕竟这些日子几乎都是程怀默在为她遮风挡雨。
听见程怀默的吩咐,她立即起身,朝着李世民跪了下去。
随后不等众臣询问,便是未语泪先流,哽咽道:“奴婢九儿,恳请天可汗陛下垂怜,救我家公主殿下一命。”
“公主殿下?”
九娘一句公主殿下说出口,顿时听得满朝文武一头雾水。
什么公主殿下,需要大唐来救?
而且异域番邦之女子,什么时候敢自称公主了,这不是僭越吗?
李世民也不自觉皱起了眉头,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你口中的公主殿下,是何人?”
九娘闻言,急忙应声道:“我家殿下,乃是贞观四年陛下金口玉言认下的义妹,常乐公主李氏。”
“常乐公主是谁?”
“不对啊,长乐公主不是陛下长女吗?”
“西域什么时候有了我大唐的公主,还是陛下义妹?”
朝臣们面面相觑,眼中皆是忍不住浮现茫然之色。
他们是真记不清什么常乐公主了,毕竟如今都已经是贞观十一年底。
贞观四年,在他们的记忆里,已经是非常久远的事情了。
李世民也是懵了一下,但紧接着,脑海中便冒出了那个曾在贞观四年,与他和长孙相谈甚欢的女子的轮廓。
他倏地起身,满脸震惊地看向九娘问道:“你所言之公主,可是高昌国主麹文泰之妻,高昌王妃,常乐公主李氏。”
“正是!”
九娘伏拜,颤声应是。
“原来是她!”
“我记起来了。”
“原来如此,我道什么时候西域小国王女,也敢僭称公主呢?”
听见李世民的问题,朝臣们脑海中尘封的那些非常久远的记忆,也终于复苏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