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震惊所有人!(第2页)
他话音刚落,另一位肩膀上扛着少*军,面容黝黑,立刻反驳道:“引进?引进能买来真正的核心技术吗?人家卖给我们的,永远是他们淘汰或者次一级的东西!”
“关键时刻,人家一卡脖子,我们怎么办?买船不如租船,租船不如自己造!这条路再难,也得自己走!”
“自己造,谈何容易?一艘现代化的军舰,涉及多少个门类,多少项尖端技术?”
“远的不说,就说我们现在急需的大功率燃气轮机,解决了没有?”
“大型相控阵雷达,有眉目了吗?舰载的垂直发射系统,更是连影子都没有!这些东西,哪一样是短时间内能突破的?”
“所以才要下定决心,集中力量攻关!我们当年搞‘两弓单一星’的时候,条件不比现在更艰苦?不也搞出来了吗?关键是要有决心,有魄力!”
会议室里,支持“引进派”和“自研派”的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有的人唉声叹气,觉得前路漫漫;
有的人慷慨激昂,认为必须迎难而上。
石振宏坐在主位上,眉头微蹙,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发言。
他何尝不知道自主研发的艰难?
海军装备的落后,就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这个海军出身的装备部领导心头。
但他也深知,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是,这条路,究竟该怎么走,突破口又在哪里?
就在会议室内的气氛几乎要凝固的时候,石振宏的秘书轻轻敲了敲门,快步走到他身边,俯下身子,在他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石振宏原本略显疲惫的眼神,在听完秘书的汇报后,骤然一凝,随即脸色大变,整个人都坐直了身体,一股迫人的气势从他身上散发出来。
他猛地一拍桌子,沉声道:“会议暂停!所有同志,原地待命!”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正在激烈争辩的众人都是一愣,面面相觑。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一向沉稳的石副部长如此失态,甚至直接中断了如此重要的会议。
石振宏没有解释,只是对秘书点了点头,然后起身,快步走出了会议室。
不多时,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座驾,在两辆军用吉普的护卫下,风驰电掣般地驶入了总参装备部的大院。
车队在主办公楼前稳稳停下。
总参装备部的郑部长和已经等候在此的石振宏,快步迎了上去。
吉普车门率先打开,几名荷枪实弹的警卫战士迅速下车,警惕地散开,在伏尔加轿车周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保护圈。
然后,伏尔加的车门才被从里面推开。
周世均拎着那个黑色的硬质公文包,神色凝重地从车上走了下来。
“老周,你这阵仗可不小啊!”郑部长看着那些警卫,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眼神中却带着一丝探寻。
周世均没有心思开玩笑,他看了一眼郑部长,又看了一眼旁边的石振宏,语气急促地说道:“郑部长,石副部长,情况紧急,我们进去说!”
三人没有过多的寒暄,甚至连手都没顾上握,便径直朝着郑部长的办公室走去。
那几名警卫则自动分出两人,紧随其后,另外几人则留在了楼下,警戒着车辆。
这一幕,自然落在了总参装备部大院里不少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眼中。
他们纷纷投来惊诧和好奇的目光。
“那是……一部的周部长吧?他怎么来了?”
“看那架势,还有警卫跟着,肯定是出大事了!”
“乖乖,直接进了郑部长的办公室,连石副部长都亲自出来接,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你们注意到没有,警卫是荷枪实弹的!这可是总参大院,整个四九城比这里守卫更森严的地方都没几个了,还需要这样小心护送?莫不是带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议论声窃窃私语,但所有人都识趣地没有大声喧哗。
他们都清楚,这里是总参装备部,保密守则是第一准则。
不该问的,绝对不能问;
不该说的,烂在肚子里也不能说。
但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猜测,隐隐感觉到,一场不为人知的风暴,似乎正在酝酿。
郑部长的办公室里。
门被关上后,两名警卫如同门神一般,肃立在办公室门外两侧,目不斜视。
办公室内,郑部长、石振宏、周世均三人相对而坐,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周世均将手中的黑色公文包放在办公桌上,却没有立刻打开。
而是先从自己的另一个随身皮包里,取出了一个文件袋,从里面抽出两份打印好的文件和一本登记册。
“郑部长,石副部长,按照保密规定,在审阅这份文件之前,请两位先签署一下这份保密协议,并在交接登记册上签字。”周世均的语气严肃到了极点。
郑部长和石振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
郑部长心中暗忖,老周搞得这么郑重其事,连保密协议都搬出来了,这公文包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大杀器”?
他没有犹豫,拿起钢笔,迅速在保密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又在登记册上签了字。
一旁的石振宏更是心头巨震。
他原本以为,一部部长亲自带着警卫送文件过来,事情就已经够重要了。
却没想到,在打开文件之前,还要履行如此严谨的保密手续。
这让他对文件内容的好奇心和期待感,瞬间攀升到了顶点。
他也毫不迟疑地签了字。
待两人签完字,周世均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个黑色公文包的密码锁,从里面取出了那个装着白杨报告的牛皮纸袋,郑重地递了过去。
“两位,请看吧。这是我们一部下属的白杨同志,刚刚完成的一份初步构想。”
郑部长和石振宏同时伸出手,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报告。
首先映入眼帘的,依然是那行醒目的大字——《关于研制“052d型导弹驱逐舰”的初步构想与项目立项建议书》。
“052d型……导弹驱逐舰?!”
饶是两位久经风浪,见惯了大场面的高级领导,在看清楚这个标题的瞬间,瞳孔也是骤然收缩!
石振宏作为海军出身的将领,对这几个字的敏感程度,更是远超常人。
他的呼吸都为之一滞,握着报告的手,甚至都微微有些颤抖起来。
导弹驱逐舰!
这可是海军水面作战力量的绝对核心!
国之重器!
白杨?
那个在雷达、航发、计算机领域都创造了奇迹的年轻人?
他……他又把目光瞄准了海军最核心的装备?
而且一出手,就是这种级别的大家伙?
两人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报告的第一页。
一时间,宽敞的办公室内,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两人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周世均坐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两人的表情。
他看到,郑部长的眉头越拧越紧,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而石振宏,这位在海军服役了大半辈子的老兵,在看到某些段落时,眼眶竟然微微有些发红,紧握的拳头因为太过用力,指节都有些发白。
这份报告的内容,对于他们而言,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
无论是六七千吨的排水量,还是柴燃联合动力;
无论是相控阵雷达,还是垂直发射系统;
无论是区域防空能力,还是远洋作战潜力……
报告中描绘的每一个关键指标,每一个系统构想,都像是一颗颗重磅炸弹,在他们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已经不是“初步构想”了,这简直就是为共和国海军的未来,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宏伟蓝图!
如果……如果这一切真能实现……
石振宏几乎不敢再想下去。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怦怦狂跳,仿佛要冲破束缚,跃出来一般。
他猛地想起了刚才会议室里,那些关于“引进”还是“自研”的激烈争论。
如果把这份报告直接甩在他们面前,恐怕所有人都得当场失声!
这,才是海军真正应该走的路啊!
郑部长看完最后一行字,缓缓地合上了报告,然后长长地、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
他抬头看向周世均,眼神复杂无比,有激动,有赞叹,有难以置信,甚至还有一丝……后怕。
“老周,”郑部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这份报告……真的是那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白杨,搞出来的?”
周世均苦笑着点了点头:“如假包换。这小子,就是个妖孽!”
石振宏也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周世均,一字一句地问道:“白杨同志,他对这份报告里的技术,有多大把握?”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构想再好,蓝图再美,如果只是空中楼阁,那也不过是镜花水月。
周世均沉默了片刻,然后沉声道:“以我对白杨的了解,他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他既然敢把这份报告拿出来,至少,在关键技术路径上,他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或者说,是清晰的攻关方向。”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而且,你们别忘了,超高频雷达是他搞出来的,‘截-3’以及其发动机是他主持的,咱们现在用的最新一代计算机的核心架构也是他提出的。这个人,总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郑部长和石振宏闻言,都是心头一震。
是啊,白杨过往那一系列辉煌到甚至有些不真实的履历,就是这份报告最大的底气所在!
“这份报告,份量太重了!”郑部长感慨道,眼神中却已经燃烧起了熊熊的火焰,“老周,石副部长,我看,这件事,我们必须立刻向最上面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