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小王的变化!(第2页)
他发现,刘强虽然侵占了他的成果,但并没有完全理解项目的核心精髓。
许多关键的细节和后续的拓展方向,刘强都处理得非常粗糙,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偏差。
“果然,有些东西,不是靠抢就能抢走的。”小王心中冷笑一声。
他拿起笔,在资料上圈圈画画,不断修正和补充。
他沉浸在科研的世界里,很快就忘记了外界的喧嚣。
直到敲门声响起,才将他从思绪中拉回。
“请进。”
门被推开,张建国所长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会议上的怒容,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疲惫和一丝期待。
“小王同志,您还在忙啊。”张建国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讨好。
“张所长。”小王放下笔,站起身。
“不用客气,小王同志,您坐。”张建国摆了摆手,自己也坐到了小王对面的椅子上。
“小王同志,这次的事情,我真的要再向您道个歉。”张建国语气诚恳地说道,“我这个所长,平时确实对所里的管理不够严格,才让刘建国这种人有了可乘之机。是我的失职。”
小王看着张建国,平静地说道:“张所长,事情已经过去了。我相信您会处理好后续的工作。”
“一定!一定!”张建国连忙说道,“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彻底整顿所里的风气!以后,所有的人事晋升,所有的项目分配,都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以能力和贡献为唯一标准!绝不会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他顿了顿,又说道:“小王同志,您这次的项目,意义重大。部里对您寄予厚望。您有什么需要,尽管提。所里一定全力配合。”
“谢谢张所长。”小王点了点头。他知道,张建国现在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弥补。
“对了,小王同志。”张建国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小王,“这是部里给您批下来的项目启动资金,以及您新职务的工资补贴。您看看。”
小王接过信封,打开看了一眼。里面是一张银行卡和一份详细的资金明细。项目的启动资金高达数百万,而他个人的工资,也确实比之前翻了好几倍。
“这么多?”小王有些惊讶。他虽然知道自己的待遇会提高,但没想到会这么高。
“这是您应得的!”张建国笑着说道,“您在项目上的突破,对国家来说是无价的!而且,白总工程师亲自过问,部里自然要给出最高的待遇!”
小王心中再次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奖励,更是国家对科研人才的重视和肯定。
“小王同志,您打算什么时候组建您的团队?”张建国问道。
“我正在考虑。”小王说道,“我希望我的团队成员,都是真正热爱科研,有能力,有担当的人。而不是那些只知道搞关系、混日子的人。”
“这是当然!”张建国立刻说道,“您尽管放手去挑!所里的人事部门会全力配合您!如果您觉得所里没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向外面招聘!”
“外面招聘?”小王有些意外。在体制内,从外面招聘核心技术人员,是很少见的。
“是的!”张建国肯定地说道,“这是赵领导亲自批示的!他说,只要是国家需要的人才,无论在哪里,都要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过来!”
小王心中一凛。
“我明白了。”小王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张建国又和小王聊了一会儿,主要是关于项目的一些细节和所里对他的支持。
他发现小王虽然年轻,但思维清晰,对项目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他心中不禁感叹,白总工程师看人的眼光果然毒辣。
临走时,张建国拍了拍小王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小王同志,好好干!所里,乃至整个部里,都看好你!”
“我不会让您失望的。”小王坚定地说道。
送走张建国后,小王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他现在拥有了最好的平台,最充足的资源,以及最强大的后盾。
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将他的项目做到极致,不辜负白杨总工程师的信任,不辜负国家对他的期望。
他打开电脑,开始起草一份详细的项目计划书和团队组建方案。
他要从头开始,打造一支真正属于他的,纯粹而高效的科研团队。
他首先想到的,是几位在偏远分所时,与他志同道合,同样被压制,但能力出众的年轻技术员。
他们虽然没有背景,但对科研有着一腔热血。他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人事部的号码。
“我是小王,主管工程师小王。我需要一份全所技术人员的详细资料,特别是那些在基层分所,或者长期没有得到重用,但有实际贡献的技术人员的资料。”小王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电话那头的人事部负责人一愣,随即立刻反应过来,语气恭敬地说道:“好的,小王工程师!我立刻为您准备!”
……
接下来的几天,xx研究所的气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建国所长雷厉风行,亲自主持了多场会议,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并公开宣布了多项改革措施。
他撤销了一些长期占着茅坑不拉屎的闲职,将一些重要岗位重新分配给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人。
整个研究所,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许多原本死气沉沉的部门,也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而小王,则成为了研究所里最受关注的人物。
他每天都忙碌在办公室和实验室之间,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项目中。
他亲自面试每一位申请加入他团队的技术员,不看资历,不看背景,只看能力和对科研的热情。
他从偏远分所调来了几位与他一同奋斗过的老同事,他们能力出众,但之前一直被埋没。
小王给了他们最好的待遇,最好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同时,他也从研究所内部发掘了一些被压制,但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
他甚至大胆地从外面招聘了一些顶尖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虽然缺乏经验,但拥有最新的知识和无限的潜力。
很快,一支由十余名精兵强将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小王的带领下,正式成立了。
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他们没有复杂的派系斗争,没有论资排辈的陋习,只有对科研的纯粹热爱和对成功的渴望。
小王将项目重新规划,细化了每一个环节,并根据团队成员的特长,合理分配了任务。
他每天都和团队成员一起,泡在实验室里,亲自指导,亲自参与,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他的专业能力和领导才能,很快就赢得了团队成员的认可和尊敬。
大家发现,小王不仅仅是白杨总工程师看重的人,他本身就是一位顶尖的科研人才。
在小王的带领下,xx项目进展神速。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攻克了几个困扰已久的瓶颈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些进展,让张建国所长欣喜若狂。
他知道,小王没有让他失望,更没有让部里失望。
张建国亲自向赵领导汇报了xx项目的进展情况。
赵领导听完汇报后,龙颜大悦,对小王和他的团队赞不绝口。
“小王同志,果然是白总工程师看重的人才!能力非凡!”赵领导在电话里对张建国说道,“你一定要全力支持他!要人给人,要钱给钱!绝不能让他有任何后顾之忧!”
“是!领导!我一定全力支持小王同志!”张建国连声应道。他挂断电话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彻底落地。
他知道,小王的成功,不仅仅是小王个人的成功,更是他张建国所长任期内的一大政绩,也是研究所彻底摆脱阴霾,走向光明的重要标志。
而小王,则在忙碌而充实的科研生活中,逐渐适应了新的身份和新的责任。
他不再是那个被压制、被排挤的小技术员,而是xx研究所最年轻、最有潜力的主管工程师。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未来的挑战也会更多。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会用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证明白杨总工程师的眼光没有错,证明国家对他的信任没有错。
他会用自己的双手,为国家的科研事业,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小王依旧在实验室里忙碌。
突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拿起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他疑惑地接通了电话。
“喂,是小王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而又有些疏远的声音。
小王一愣,随即心中猛地一跳。这个声音,他再熟悉不过了。
“白总工程师?”小王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尊敬。
“嗯,是我。”电话那头传来白杨总工程师温和的声音,“听说你最近干得不错,项目进展顺利,我很欣慰。”
小王心中激动不已,连忙说道:“白总工程师,这都是您给我的机会!我……”
“不用谢我。”白杨总工程师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中带着一丝笑意,“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你的能力,我一直都看在眼里。我只是为你扫清了一些障碍,让你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他顿了顿,又说道:“小王,科研这条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掌声,也会有质疑。会有鲜花,也会有荆棘。但只要你坚持本心,为国家,为人民,去努力,去奋斗,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我明白,白总工程师!”小王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很好。”白杨总工程师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满意,“继续努力吧。国家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
说完,白杨总工程师便挂断了电话。
小王拿着手机,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