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你的面子可比我大多了!(第2页)
“不不不,白杨同志,您可千万别谦虚!”石振宏连连摆手,语气更加热切:“这次来,我们军方是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您能帮我们解决一个燃眉之急!”
他将目光转向周副部长,又迅速转回白杨,语气变得更加郑重:“我们军方,希望能够优先装备‘小灵通’!这项技术对我们军队的意义,您是再清楚不过了!”
白杨听完,沉吟片刻。他当然知道“小灵通”对军队的重大意义,但他也深知,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生产,需要克服的困难绝非一朝一夕。
“石部长,我理解军方的迫切需求。”白杨语气平静而专业:“但‘小灵通’的生产,确实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现在只是完成了工程样机的制造和测试,距离大规模量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石振宏的脸色有些焦急:“那大概需要多久?白杨同志,您给个准话,我们军方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白杨想了想,结合目前的研发进度和对生产工艺的预估,给出了一个相对保守但现实的答案:“如果一切顺利,生产线能够尽快搭建起来,并且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能够及时到位的话,大概……三到四个月,应该能够量产出第一批‘小灵通’。到时候,我们可以优先提供给军方进行试用,收集反馈,再进行后续的改进和推广。”
“三到四个月!”石振宏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个时间比他预想的要短得多。
他原本以为,这种划时代的技术,至少也要一年半载才能看到量产的希望。
他激动地再次握住白杨的手:“太好了!白杨同志,您真是我们军方的及时雨啊!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他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石振宏又和白杨寒暄了几句,表达了军方对白杨的感谢和敬意,然后便心满意足地告辞了,留下了一脸憋屈和不舒服的周副部长。
待石振宏一行人离开,周副部长才转过身,看着白杨,苦笑着摇了摇头:“你小子,在军方那里,面子可比我这个部长大多了。”
白杨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他知道,军方对他的信任,更多是源于他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
“好了,言归正传。”周副部长收敛了笑容,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既然军方那边已经给了你压力,我们现在就得抓紧时间,把‘小灵通’的生产计划敲定下来。今天会议上大家提了很多意见,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生产。”
白杨点点头,示意周副部长坐下。
两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相对而坐,桌上铺开了一张白纸,准备开始新的讨论。
“首先,生产厂家。”周副部长率先开口,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我们第一机械工业部下属的工厂不少,但能承担‘小灵通’这种高精密电子产品生产任务的,却寥寥无几。你有什么建议?”
白杨沉思片刻,脑海中迅速过滤着部属工厂的名单和各自的生产特点。
他知道,‘小灵通’的核心在于其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模块,对生产环境、设备精度和工人技术水平都有极高的要求。
“部里现有的工厂,能够直接承担‘小灵通’整机生产的,恐怕没有一家能够完全满足要求。”白杨语气谨慎地说道:“像第三无线电厂、第四电子仪表厂,他们虽然有电子产品生产经验,但主要集中在收音机、电视机等传统家电领域,对于集成电路、高频通信模块的生产,经验不足,设备也跟不上。”
“那你的意思是,要新建一个厂?”周副部长眉头紧锁,新建工厂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和漫长的周期。
“不完全是新建。”白杨摇了摇头:“我的想法是,可以对现有的一些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
“比如,可以考虑以第三无线电厂为基础,或者选择一些军工背景的精密仪器厂,他们对保密和精度有更高的要求,工人素质也相对较高。但无论选择哪家,都必须投入巨资进行改造,引进先进的生产线和检测设备。”
“这笔投入可不小啊。”周副部长沉吟道,他想到了祁部长在会议上对资金的担忧。
“是的,但这是必须的。”白杨肯定地回答:“‘小灵通’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如果生产环节跟不上,再好的技术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
“除了整机生产,零配件的供应也是个大问题。”周副部长接着说道:“‘小灵通’的零部件种类繁多,从微型扬声器、麦克风,到按键、显示屏,再到最核心的集成电路、射频模块,这些东西,我们国内能生产的有多少?质量能否达标?”
白杨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的零配件名称:“目前来看,大部分基础的机械结构件、塑料外壳、普通导线等,国内的工厂基本可以解决。”
“但像电池,我们需要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的充电电池,这在当时国内还比较稀缺,可能需要与一些化学工业部下属的电池厂进行技术合作,甚至初期需要进口一部分。”
“最关键的,还是核心的电子元器件。”白杨的笔尖停留在“集成电路”四个字上:“‘小灵通’的心脏是它的主控芯片和通信芯片,这些是高度集成的微电子产品。”
“我们国家在集成电路领域起步较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巨大。如果完全依赖国内现有技术,生产出来的芯片性能和良品率都难以保证。”
“那怎么办?难道要全部进口吗?”周副部长脸色凝重。
“初期可能需要一部分关键芯片的进口,作为过渡。”白杨解释道:“但长期来看,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和研发能力。这需要国家层面进行战略性投入,甚至可以考虑与一些海外归来的科学家合作,引进技术人才。”
“同时,我们白杨研究所也可以抽调一部分科研力量,专门攻关微电子技术,争取早日实现核心芯片的国产化。”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周副部长叹了口气,他深知发展微电子工业的难度。
“确实如此,但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做。”白杨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小灵通’的出现,为我们国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可以带动整个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现在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将是未来国家经济腾飞的基石。”
“原材料方面呢?”周副部长继续问道:“生产这些高科技产品,对原材料的纯度、性能都有特殊要求。比如高纯度的硅、稀有金属、特种塑料等等,这些供应能否保障?”
“这需要与冶金部、化学工业部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白杨回答道:“比如,生产集成电路需要高纯度的硅材料,这需要专门的提纯工艺。特种塑料则需要化学工业部进行研发和生产。”
“这些都需要提前布局,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我们可以先进行小批量试产,摸清具体需求和瓶颈,再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生产厂家的选择,到零配件的供应,再到原材料的保障,以及可能面临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压力,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白杨结合他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预判,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的建议。
周副部长则从宏观管理和资源调配的角度,对白杨的建议进行评估和补充。
“看来,‘小灵通’的生产,将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周副部长最终总结道,他的脸上虽然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这不仅仅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的事情,需要多部门协同,全国一盘棋。白杨,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
讨论持续了数个小时,直到夜幕降临,办公室的灯光依然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