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鸟2023 作品

第432章 终于硬气了一回!

厂区内,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们热烈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这股蓬勃的生机,像一股暖流,逐渐浸润到厂子里每个角落,也包括赵伟的心头。

赵伟,一个身材不高,肩膀却很宽厚的男人,二十六岁,退伍军人。

他脸上常年带着一种老实巴交的憨厚,不爱说话,总是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活。

三个月前,他从部队退伍,按照政策,本该被安排到四九城派出所,成为一名光荣的帽子叔叔。

这对于他这样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农村孩子来说,无疑是鲤鱼跳龙门的机会。

他甚至已经想象到了自己穿上警服,站在街头执勤的模样,那是何等的荣耀。

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就在他满心欢喜地等待报到通知时,一纸调令却将他分到了京城无线电元件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

而他原本的派出所名额,则被一个叫李强的年轻人顶替了。

赵伟当时心里憋着一股火,他去找过部队的领导,也去过劳动局,但得到的回应都是含糊其辞的“工作调动,统一安排”。

他知道,这是有人在背后使了手脚。

他一个无权无势的退伍兵,又能怎么样呢?

最终,他只能把那份不甘和怨恨深深地埋在心底,老老实实地来到这个破旧的无线电元件厂上班。

厂子里的情况确实不怎么样。

机器老旧,车间昏暗,工人们怨声载道,工资常常发不全。

赵伟每天重复着枯燥的组装工作,看着那些磨损严重的设备,心里总是沉甸甸的。

他不止一次地想,如果自己去了派出所,是不是会过上完全不同的生活?

是不是就能摆脱这种一眼望得到头的苦日子?

直到昨天,厂子里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

张德才厂长站在台上,声音洪亮,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激动。

他宣布,京城无线电元件厂被列为“小灵通”项目的第一批重点扶持工厂,将获得巨额资金和技术支持进行全面改造升级。

这意味着厂子将迎来新生,工人们不仅能涨工资,待遇也会大幅提升,未来更是前途光明!

那一刻,整个会议室都沸腾了。

工人们欢呼雀跃,甚至有人喜极而泣。

赵伟也被这股热烈的气氛感染,他看到身边的老工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看到年轻的同事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他心里那股积压已久的怨气,似乎也在这股希望的洪流中消散了几分。

他想,也许在这里,也能有属于自己的机会。

至少,不用再担心吃不饱饭,不用再为家里的老娘和弟弟妹妹发愁了。

今天下班,赵伟像往常一样,骑着那辆老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穿过四九城狭窄的胡同,回到了他租住的平房小院。

刚把车停稳,他便看到院门口站着两个人。

一个中年男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手里提着一个印着“劳动局”字样的公文包。

他旁边站着一个年轻人,二十出头,面容清秀,穿着一身簇新的警服,肩章上的两拐一星在夕阳下泛着光。

赵伟的心猛地一沉。

他认出了他们。

中年男人正是三个月前他在劳动局见过的那位科长,姓王。

而那个年轻人,赫然就是李强,那个顶替了他派出所名额的人!

王科长一看到赵伟,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伸出手:“哎呀,是小赵啊!可算找到你了!听说你下班了,我们特意过来看看你!”

李强也跟着上前一步,脸上带着一丝不自然的笑容,喊了一声:“赵哥。”

赵伟没有伸手,也没有回应他们的热情。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们,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他想看看,这两个人到底想做什么。

“王科长,李强同志,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赵伟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王科长有些尴尬地收回了手,但脸上的笑容不减:“瞧你说的,没事就不能来看看老战友、老同事吗?我们可是一直惦记着你呢!”

他一边说,一边往院子里看:“这外面说话不方便,咱们进去聊?”

赵伟没有拒绝,他推开院门,示意两人进去。

小院不大,几间平房围成一个正方形,中间一块空地,种着几棵菜。

他租住的屋子在最里面,只有十几平米,一张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简陋却整洁。

王科长和李强跟着赵伟进了屋。

屋子里光线有些昏暗,王科长环顾四周,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但很快就被他掩饰了过去。

“小赵啊,你这屋子,是有点挤了。”王科长笑着说,然后示意李强把带来的水果和点心放在桌上,“一点心意,你别嫌弃。”

赵伟没有动那些东西,他给两人倒了两杯白开水,然后坐在自己的床边,示意他们坐下。

“王科长,有什么话就直说吧。”赵伟开门见山,他不喜欢拐弯抹角。

王科长清了清嗓子,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变得严肃起来。

他看了一眼李强,又看了看赵伟,似乎在斟酌着措辞。

“小赵啊,是这样的。”王科长终于开口了,语气变得温和而带着一丝商量,“今天我们来,是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情,一件对你,对李强,对我们劳动局,都非常重要的事情。”

赵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你也知道,国家现在正在搞改革开放,很多政策都在调整。我们劳动局,作为负责全国人民就业分配的部门,肩上的担子很重啊。”王科长先是打了一通官腔,然后话锋一转:“最近,我们接到了一些特殊情况的反映,有些同志在工作岗位上,可能不太适应,或者说,他们的特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李强身上:“比如李强同志,他虽然在派出所工作,但是他从小身体就比较弱,家里老人也多病,他母亲更是心脏不好。”

“派出所的工作强度大,经常要加班,还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这对他来说,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都太大了。”

“他几次向我们反映,说自己实在吃不消,想换个相对轻松一点的工作。”

李强在旁边低着头,没有说话,但身体微微有些颤抖。

赵伟心中冷笑。

身体弱?

吃不消?

三个月前,为了顶替自己的名额,李强可是在体检报告上“表现”得比谁都健康。

现在,又来这一套了?

“当然,我们劳动局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王科长继续说道:“我们了解到,你小赵同志,在京城无线电元件厂干得挺不错的,厂子里最近也传来了好消息,说是要搞什么‘小灵通’项目,前途一片光明。这我们都替你高兴啊!”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但是,小赵啊,你毕竟是退伍军人,身体素质好,政治觉悟高,而且在部队里也受过严格的训练。”

“这样的优秀人才,如果能去更需要你的地方,是不是更能发挥你的作用呢?”

赵伟皱了皱眉,他已经隐约猜到了对方的意图。

“王科长,您到底想说什么?”赵伟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不耐烦。

王科长见赵伟不接话,索性把话挑明了:“是这样的,小赵。我们经过研究,觉得你更适合派出所的工作,而李强同志,则更适合在工厂里做一些技术性的工作。所以,我们想提议,你和李强同志,能不能把工作岗位重新调换一下?”

此话一出,屋子里瞬间安静下来。赵伟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调换?”赵伟冷冷地重复了一遍,语气中充满了嘲讽,“王科长,您是不是记错了?三个月前,我本来就应该去派出所的!是你们,把我调到了这里!”

王科长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连忙摆手:“哎呀,小赵啊,你别这么说嘛!当时的情况比较复杂,是统一调配,为了大局考虑。现在,我们也是为了大局考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