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疑路 作品

第52章 响穷洞庭湖,心系巴陵城(第2页)

 “而且,减轻了我南路军的压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大公子,果然是少年英雄,国士无双。”即便是虞潭在这样的浪潮中,也不能免俗。 

 “那江州的百姓哪?”谢摛鼓起最后的勇气吼了出来。 

 一嗓子喝住了所有人,太守主簿们面面相觑,很是尴尬,他们不知道吗?他们都知道。 

 “好了,谢太守,你调防海昏,负责接应豫章的周广。不求你们歼敌多少,只要拖住杜弢十天,我就为你们请功。” 

 王敦一摆手,打断了谢摛的勇气,并且甩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决办法。 

 “可是……”谢摛还想再讲什么,被谢鲲一把拉了过去。 

 “你别再可是了,”谢鲲低声说到,“看在你我都是一个谢字上,我提醒你一句,这里的坛坛罐罐不打碎,怎么换新的?江北流亡而来的士人那么多,又往何处安置?” 

 谢摛被谢鲲拉了下去,自然也就没有人反对,连周广也识趣的藏在一旁,和王羲之聊起了这些天在扬州的见闻。 

 “既然如此,”王敦环顾四周,“我将身边的谢主簿派给东路军,桓主簿派给南路军。” 

 王敦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看向王悦,见王悦向他点了点头,这才又说, 

 “长豫、逸少跟着右路军多见见世面,好好的看一看,这仗是怎么打的,省得你们一天到晚纸上谈兵。” 

 “我!我哪?”周缙看着在场的各位都有了去处,唯独自己,好像没什么用处。 

 “周家的小子,你跟着我吧。”甘卓走过来拍了拍周缙的肩膀,“听说你在建康开了几家赌坊,想必这手上的功夫不错吧?” 

 “那是自然,不是我吹啊,整个建康城,要说赌术,也就袁耽略强于我。” 

 “那好,你这个才能,我有大用。” 

 “大用?想不到有一天,这个词,还能和我有关系。” 

 几天后,王运带着赦书来到豫章城。 

 “大将军,有旨意,两边罢兵,不打了。” 

 王运直怕王敦当自己和赦书不存在,急忙将赦书拿了出来,铺在了案前。 

 王敦先是看了一眼王运,却没有急着去观面前的赦书,而是扭头问身后的干宝, 

 “令升,看到了吧,我说什么来着,王太守一定会不虚此行。果然哪,王太守以一己之力,止刀兵,休干戈,让湘州、江州免受战火之苦。我看呐,应该举荐王太守,来当这个湘州刺史。你觉得哪?” 

 “大将军明鉴万里,岂是下官一介书生能比的。王太守居功至伟,只是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令升兄学冠四海、博古通今,还请不吝赐教。” 

 “那我就说了,说不好了,王大人可别责怪。王大人代表建康而来,如果那杜弢不认建康,要认长安,王大人该如何自处哪?” 

 “这不可能吧?毕竟长安还隔了荆州,而湘州边上可就是江州。” 

 “你有所不知啊,”王敦叹了一声,“北边的形势越来越糟糕了,石勒不断南侵,刘聪几次攻入河南,实不相瞒,若不是为了等王太守,我的行营也要向北迁移了。” 

 “大将军,万万不可啊。” 

 王运一下就急眼了,虽然说这事情是杜弢托付的,但毕竟是当惯了反贼,万一哪一条不合他的心思,他王运说不定好运就走到头了。 

 “建康要坐拥江南,湘州处在上游,是江南安宁的根本,大将军切不可舍本逐末。” 

 “哦?王大人此话何意?难道这杜弢不是真心投诚?只是看我大军压境,才勉强先答应下来,待我大军一撤,立刻再次反水?” 

 “那倒也不至于,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样啊,那这样吧,我把武昌太守陶侃指派给你,你领着武昌的驻军,到巴陵去给杜弢颁书授印。” 

 “为什么是巴陵,不是武昌哪?” 

 “咱们也要表现出一些诚意嘛。要是在武昌的话,杜弢难免会怀疑,咱们是不是在武昌给他设了圈套。况且武昌城年前被杜弢烧了一次,看着也很破败,实在不适合这么大喜的事情。” 

 “大将军顾虑周全,只是巴陵是杜弢的地盘,万一他反悔了,下官一人性命不惜,但武昌的驻军可就……” 

 “哎,王大人多虑了。你若是真不放心,那就留在豫章,我自己派人去颁书授印。怎么样啊?”王敦挑衅的看了王运一眼。 

 “不必、不必。” 

 王运连忙摇手,开玩笑。自己来来回回跋山涉水,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好不容易得了这个功劳,怎能轻易让人。 

 “下官只是觉得,单单武昌的驻军,是不是无法显示大将军的威武,别再让杜弢生了小觑之心。” 

 “王大人哪,你也要理解我哪,我这边还要整备人马,北伐夺回洛阳,实在没有更多的兵力,来帮你撑场面了。情况哪,就是这么个情况,我哪,也准备往湓口转移了,等着巴陵颁书授印完成后,一起合军北伐。” 

 王敦站起身来,在身前的地图上画了一条从柴桑一直指向洛阳的红线。 

 “大将军,就不能通融通融?一郡之兵实在是少了些。” 

 王运很懂事的比了个二,那个意思就是事后的好处,分王敦两成。 

 王敦捋捋胡子,眉头紧皱的看向干宝 

 “令升,咱们帐下还有没有能够抽调出来的人马了,王大人讲得有道理啊。适当的耀武扬威,更有利于杜弢放弃幻想。” 

 干宝走到地图之前,指着柴桑说,“寻阳太守周访,已经兵出弋阳,现在怕是快到襄城了。淮南太守甘卓倒是因为帮着处理孙弼叛乱的事宜,还在休整,不过,这是不是有点远?会不会耽误王大人的事情?” 

 “不远,一点也不远。我等得起,正好抻一抻,晾一晾杜弢,看看他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