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疑路 作品

第73章 弟恭兄不友,子孝父不慈

 “舅父难道是故意这样做的?” 

 这一路之上,越和羊聃聊,越觉得这位纨绔子弟,不像他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也不能这么讲,肆意妄为确实是比较顺心。身为皇亲国戚,被扒拉到这种偏远之地来做太守,那些人想做什么,难道宣城公想不明白吗?” 

 “舅父的意思是,有人故意把你安排在贼冲之地,就是想把你这条性命葬送在庐陵?” 

 “大差不差吧,这本来就是一条死路,我若是干得好,率领百姓挡住了杜弢的侵扰,那么一顶收买人心、企图谋反的大帽子,一定会从天而降,砸在我脑袋上。” 

 羊聃从身旁拿起自己的帽子拍打了拍打上面的灰尘,看了一眼身边的宣城公司马裒,继续说道。 

 “反过来哪?我若是干得不好,被杜弢率军入侵了庐陵,那就有两种下场,一是死于战事,二是侥幸逃脱,然后被扣上通贼的帽子,也还是一死。” 

 说着,把自己手中的帽子,戴到了身后外甥女山妙的头上。 

 “我这么一想哪,横竖都是死,还不如在死之前多捞一点,我现在是被庐陵的暴民赶出的庐陵,这可就说明了,第一我没有收买人心,第二我要和杜弢没有关系。即便是有人要治我的罪,也就是个贪墨之罪。” 

 山妙被舅舅这么一动,睁开睡眼,接住舅舅的话茬说道。 

 “但这贪墨之罪,又不是舅舅一个人贪的,这其中的钱财早就流得遍地都是,他们想治舅舅的贪墨罪,就要一口气对付很多的人。” 

 “这时候哪?舅舅就变成一根刺,拔了的话,可能会伤到自己,但是留着哪,又是随时可以用来收拾羊家的理由。” 

 “自污保命?”宣城公看了一眼身后的妻子山妙,又将眼光扫在羊聃那有些云山雾罩的脸上,期许着看出什么秘密来。 

 “也不全是,搞钱也是真的,你要去争这个位置,没有钱,没有大把的钱,怎么行哪?” 

 “谁说我要争这个位置哪?” 

 “这由得了你吗?你即便是想兄友弟恭,背后的人也会把你推到战场去。” 

 “我都躲到庐陵来了,还不能表达我的心思嘛?” 

 “那要看怎么说了,毕竟当年晋文公重耳就是靠着在外游历,积累了名声,结交了人脉……” 

 “所以,这才是舅父反对我和阿妙婚事的理由?” 

 “你们情之所至,自然不是我几句话就能吹散的。” 

 “舅父~”山妙不依不饶的摇晃着羊聃。 

 “好了,我有话和阿裒说,你出去把车夫替了。” 

 羊聃的脸罕见的板了起来。 

 山妙吐了吐舌头,听命从车里出去,替下了车夫。 

 “舅父还有什么话,是阿妙不能听的?” 

 羊聃眉头一皱,“你想多结交一些地方的势力,壮大自己的实力,让别人对你忌惮一些,这么做本来无可厚非,但,不该选我们羊家。” 

 “我好像没得选,其他人也不可能站到我这边来啊?” 

 “有,还有一个人。” 

 “谁?” 

 “王敦。” 

 “他?他们琅琊王氏不是大哥的死忠嘛?” 

 “琅琊归琅琊,王敦归王敦。谁想屈居于别人之下?” 

 “舅父的意思是,让我去拉拢王敦?” 

 “正是,自古功高莫过拥立之功。只有改换了门庭,王敦才能跨过王导,位极人臣。” 

 “舅父藏得可够深得啊,舅父有如此韬略,何不随我一起回宣城,共商大计?” 

 “你忘了我的名声了?你要是不早日和我分割开来,就我犯得这些事情,也够把你拖累成庶民了。” 

 “啊?你除了搜刮民财,还犯了什么事情?” 

 “搜刮民财,那些钱可不会轻易跑到我口袋里,我不得把那些看管钱财的守财奴的脑袋先砍了?” 

 “你杀了多少人?” 

 羊聃伸出了两个手指。 

 “区区两个人,撑得住。” 

 羊聃摇了摇头,示意宣城公继续猜。 

 “20?200?总不会是2000吧?” 

 司马裒翻着跟头的往上猜,羊聃还是一个劲的摇头。 

 “两个镇子。” 

 “为什么?” 

 “搞钱哪?谁让他们有钱。” 

 “不对,你还有事情瞒着我。” 

 “如果我说,我其实没有冤枉他们,简良就是杜弢在庐陵的内应,这话,你信吗?” 

 “不信。” 

 “你看,连你都不信,我再说还有什么意义?要证明我说得话,你就要和那些人开战。” 

 “哪些人?” 

 “你不知道吗?” 

 “我想听舅父说出来。” 

 “好吧,既然都踩到贼船上了。吴人欲治吴,蜀人望归蜀。” 

 “他们居然有这么大的图谋?那为何庐陵还败得这么快?” 

 “这就要说到绍世子了。” 

 “我大哥?” 

 “正是。” 

 “他也就是命好,比我早出生了一年,占了个名分。” 

 “你也这么认为?” 

 “怎么?不是吗?他不就靠着王悦为他四处奔走?” 

 “你若是绍世子,有本事让王长豫甘愿替你赴死吗?” 

 “这……我没这么想过。” 

 “你该这么想了。” 

 “你是说大哥?” 

 “哼~” 

 “怎么了?” 

 “我笑你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难道不是大哥吗?阿冲还小。” 

 “其他人哪?” 

 “其他人?哪还有其他人?” 

 “郑阿春。” 

 “她?她又没有子嗣。” 

 “这就是我笑你的地方。你的眼光太浅。如今郑阿春独得宠幸,别说她哪天说不定就诞下王子,就算没有,也可以养其他宫女的子嗣为子。” 

 “哪我该怎么办?” 

 “既然躲不开,不如索性就去争一争。” 

 “争?我拿什么去争?” 

 “帝心如渊。只要你去争,自然有人来帮你。” 

 “他们不过是想让我做那个鹬蚌相争的蚌而已。” 

 “你还有其他选择吗?” 

 “我要是有,也不用跑到庐陵来躲清净了。” 

 “庐陵,可没有一点清净。” 

 “你刚才讲大哥?” 

 “是,绍世子亲率东中郎将麾下,进驻了鄱阳,镇住了吴人的异动。” 

 “啊?大哥这么大的胆子?没有军令就私自过江,到了鄱阳?那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