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疑路 作品

第95章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戴渊哪?你怎么看他?” 

 “臣一眼也不想看他,他骨子里就透着那种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傲慢。” 

 “那倒是一个铁汉子,你还是接触的少,有的人哪,表面上看起来全是刺。好了,你时刻注意着长安的情况,一旦……” 

 “祥瑞也准备好了,就等着那边传回好消息来。” 

 “哎,长豫,这时候我们应该感到悲伤,不是开心。” 

 “王爷,臣装不出来。” 

 “还得练啊,我也装得挺累,你就说怀帝驾崩的时候,我还得连哭三天,三天还不能吃饭,这里面都是学问。其实哪,你说我对怀帝就有多么眷恋嘛?总共也没见过几次,还不如和建康随便一个百姓熟哪。” 

 “那臣这就回家去练一练。” 

 王悦刚刚离开,宣城公司马裒就从密室走了出来。 

 “父王,如何?这王家的小子不好对付吧?” 

 “你们能对付的了吗?如果不能……” 

 “父王,你说什么?儿臣听不懂,什么你们?” 

 “行了,这里只有你我父子,你还要在我面前装不成,你真当我看不到听不到?” 

 “父王,你都知道了?” 

 “我要是什么也不知道,早被人做成泥胎了。” 

 “这实在是父王圣心难测。” 

 “难测什么啊?你看面前,都是鬼。我不得让这些鬼相互打起来,这样你们将来才能把斧钺夺回来。” 

 “父王,刚才那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让儿臣结果掉王悦?别看现在王家势大,利害却全系王悦一人身上,他只要一死,王家必陷入内斗。” 

 “刚才那些话哪,是说给王悦,更是说给你们兄弟的。有些事情哪,急不得。我们现在一点本钱都没有,输一次就没有翻本的机会了。” 

 “儿臣明白了。” 

 “不 ,你们不明白,明白的话,你们就不会跑到豫章去凑热闹了。” 

 “父王,是那个周访欺人太甚,他居然让荀灌拿着弩在暗中埋伏儿臣们。” 

 “你们啊,嘴上说着要扳倒王家,做得事情,又都是王家最喜欢的,陶侃去了广州,周访被闲置起来,万一王家有了什么想法,谁还能挡住他们的兵锋?靠谁?靠你?还是阿绍?” 

 “父王,哪该怎么办?” 

 “我还没有老到,要你们来担事的年纪,你把阿绍叫回来,别在豫章围着那几个什么四通八达转了,回到建康来,咱们也该给王家上第一道菜了。” 

 “父王,您要出手了?” 

 “不出手不行啊,你们太不成器了,江州、湘州、荆州、广州,四个州,一个都没捞到兜里,反倒是惹了一堆的麻烦。” 

 司马睿从闲散中醒来,走到了台前,势必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而这雨,首先又落到了陶侃的头上。 

 旨意到达后,陶侃没忙着走,把人情世故演绎到了极限,真正来了一回破财消灾。 

 这就是这么一破,风云又有了变化,陶侃又一次被王敦抓回了府上。 

 陶侃索性就直接摆烂了。 

 “大将军,要不然你干脆砍了我吧?这太折磨人了,来来回回都几个月了,没有一点说法,抓了放,放了抓的。” 

 “这次,你可别抱怨了。你的部将马隽、郑攀把王廙进荆州的船堵上了。” 

 “嗐,大将军,我还以为是什么大锅又要扣我头上哪,这点小事,只需府中的皇甫方回走一趟,自然迎刃而解。” 

 “这皇甫方回这么厉害,我倒是听说他这个人人品不错,有好多人向我举荐,让他出任荆州长史。你觉得如何?” 

 “那是再合适不过了。不过……” 

 “不过什么?” 

 “但凡大才,都有怪癖,这个皇甫方回,不爱做官,嫌那些繁文缛节的东西累心。末将也只能是礼遇有加,以备咨询。” 

 “派这么个人去,真的能行?” 

 “大将军,末将总不会拿自己的头,和你对赌吧?” 

 “你这大脑袋我可不要,那我就再信你一回,也看看这个皇甫方回的成色。” 

 王廙的船刚离了江夏郡,告别了太守卞敦,到了涢口,刚停下来想歇歇脚,船就让水鬼凿露了。 

 干了这事的马隽、郑攀却在各自发抖。 

 “这情况和想象的也不一样啊?大公子不见了踪影,王家那个逸少公子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杜曾也没有赶到,连竟陵那个死老头朱伺居然都没有来,合着就咱们哥俩是俩大傻子呗?”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马隽在涢口抱怨的时候,陶洪已经被王贡擒去,献给了杜曾。 

 白白得了一个筹码后,杜曾的心思又活泛起来。 

 王羲之则借着杜七五、李六八两个前任刺客的掩护,绕开了重重关卡,见到了胡混。 

 “胡将军,你可真没白瞎了这个名字,你是真能胡来,确实混账。” 

 “我也没办法啊,我一门心思的想归顺,可你也知道王贡那小子,害怕你们秋后算账。” 

 “你带我去见见杜曾,我倒要问问他,还有没有点信义了?” 

 “小祖宗哎,你可别吓唬我,这还只是抓住一个陶大公子,杜将军就已经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要是再把你逸少少爷绑了,我看哪,他明天敢去打武昌。”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现在我叔父的已经离了江夏,到了竟陵,如果杜曾拿陶家大公子胁迫马隽、郑攀,他们可能就真的反了。” 

 “逸少公子,不要着急,这事还得从长计议。我看那陶洪也是一个硬骨头,没那么轻易屈服的。” 

 胡混只说对了一半。 

 陶洪确实是个硬骨头,打了半天也没出个响动。 

 但却没有多长时间就屈服了。 

 因为杜曾现在的参军王贡,曾经是最了解陶侃的人,当然也包括陶侃家里的每一个人。 

 “大公子,我知道你这人是根硬骨头,就是把牙崩了,也不一定能咬下你一点肉来。” 

 “你知道就好,我是不会和你这种叛徒为伍的。” 

 “我知道大公子时时处处都为陶将军着想,为自己的兄弟着想,就算为了陶将军的前途,也会咬死不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