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疑路 作品

第34章 芦州事已了,太丘又生变

“二来,二位将军也可以当我的眼睛,替我盯住谯城。”

 董瞻、于武知道了祖逖的用心后,立刻带着剩余人马向谯城而去,这半路上就遇到了埋伏回来的谢浮。

 谢浮见二人行色匆匆,便问道,

 “董兄、于兄,这芦州城的事情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张平已死,现在我们正奉祖刺史的命令,前往投奔樊雅。”

 “啊?你们这给他送去援军,我这伏击岂不是白打了?”

 “不会,如果谢兄不让他受挫,他可能连谯城都不让我们进。”

 “有理,祖刺史还有什么安排?”

 “哦,让谢兄不必返回芦州城,径直前往太丘镇,下一场的纷争将会从那里开始。”

 “多谢二位仁兄告知,要不然兄弟还得跑几十里的冤枉路。”

 “嗐,都是自己兄弟,说这个就远了,要往根上说,还是谢兄先和祖刺史联系上的,我们也是跟着谢兄沾光了。”

 “好,既然这样说,我也就不客气了,只是二位仁兄到时候可要做好记号,别让咱们误伤了。”

 “一定一定,就是为了这事,我们才在这里等着谢兄的,到时候我们自己的胳膊上绑一块黑布。”

 “哦?樊雅素来多疑,他不会因此怀疑你们?”

 “他怀疑什么?张平死了,我们作为他最忠诚的属下,难道不能给他服丧,表示哀思?”

 “好,那就说定了,有黑布的才是自己人。”

 三人商定了一些细节后,在岔路口分开,二人向西直奔谯城,谢浮向北进入太丘镇。

 刚领着一万来人进了太丘镇,他就犯起了难,这太丘镇平日里也就是个百户小镇,也就是偶尔接应个来往的商队歇脚。

 一下子堆进了一万多人,不但屋内装不下,大街上也到处散落着,不断就看到有士兵靠着墙根抓虱子。

 谢浮带着一脑袋问号,来见祖逖,

 “大人,你怎么不去占了酂城,反而来这么一个连腿都伸不直的小镇?这队伍根本施展不开,就算有再多兵力,也发挥不了用场。”

 “哦?你觉得不妥?我看窗外的风景还是很不错的,士兵们都怡然自得的晒着太阳,抓着虱子。”

 “大人,这里现在有一万多人,却只有百余户,还跑了一大半,大军在此地的粮草根本就供应不上。不出三天,这一万人就得饿肚子。”

 “哎呀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哪,我光考虑芦州城没了人,怎么没想到太丘也没多少粮哪?不过幸好,周扶、周默用不了几天,就会押着粮草来援。”

 “大人,我就实话实说了,太丘镇这个地方,易攻难守,是兵家所说的死地,就算是再来三万大军,也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到时候,恐怕连水都不够喝了。”

 “哦?真有这么严重?我看这太丘镇,离谯城不远,不正好是攻打谯城的最佳之地嘛?”

 “大人,这兵者死生之事,不能这般儿戏,你把大军都摆在太丘镇,一旦樊雅派兵断了我们的粮道,这太丘镇连三天都坚持不了。”

 “哦?这么说,我是有些想当然了?”

 “还好现在樊雅是惊弓之鸟,只顾着往谯城跑,还没有注意到大人的布阵,大人还可以乘机退守酂城,等着两位周太守把操练好的大军一起带上来,再从长计议。”

 “嗯,你说的有理,但我还是觉得太丘镇更加合适,你先别急着反对,你说的这些,我都想过。我先问你,如果我们现在退回酂城,樊雅会重新整军来攻打我们吗?”

 “自然不会,酂城城高墙厚,打起来自然没那么容易。”

 “好,既然酂城打起来不容易,那么谯城就好打了嘛?”

 “樊雅在谯城经营多年,谯城的守备只怕比酂城还要好,自然是更加不好打。”

 “那不就对了,我退回酂城,樊雅缩回谯城,两边都不敢打城池,就这么干瞪眼看着吗?”

 “那大人的意思是?”

 “自然是要给樊雅一些信心,他被你在芦州城外这一番伏击,在军中威望大打折扣,要想重新树立威望,他就需要一场稳赢的仗。那么,我为什么不把这个机会摆在他面前哪?”

 “嘶~大人深谋远虑,下官佩服。”

 “谢兄不用客气,我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现在石虎就领着五万大军在梁国,就等着我和樊雅决出生死来,他再来收渔利。而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能给他这个机会。”

 “大人思虑周全,下官佩服,下官还有一事请教。”

 “说。”

 “下官听说,大人和张平说奇货可居,不知道是大人用来骗张平的,还是大人真的有那么想。”

 “哦?你这消息实在是灵通。自然是真的。现在这个机遇,如果错过了,就可能再也遇不到了。”

 “那我还是劝大人,放弃这个想法,毕竟大人这个豫州刺史,不是长安任命的,是建康任命的。建康需要的不是一个活的皇帝,而是一个死的先帝。”

 “大胆,你怎么能这么想晋王?这话要是传出去,你还要不要脑袋了?”

 “大人,下官只是实话实说,大人难道没看出来,最不想大人北伐建功的,就是晋王嘛?如果大人要是真的把皇帝迎回来,那么晋王难道真的能称臣嘛?”

 “我知道你的意思,这件事情,对我的好处也不大,而且大概是成功不了,还要惹下一身骚。但我还是要这么说、也会这么做,你知道为什么吗?”

 “请大人赐教。”

 “自从武帝驾崩以来,诸王各自为政,相互攻伐,从诸王之乱,到永嘉之乱,这些个藩王宗亲,就没有人拿皇帝当皇帝。”

 祖逖顿了顿又说,

 “无论是在洛阳,还是长安,皇帝都不过是那些人的傀儡,皇权甚至连宫城都出不了,晋人不尊重自己的皇帝,那些胡奴自然也就不畏惧晋人。这天下才会一大半都被胡奴攻陷。但其实,胡奴才多少人?连百万都没有。”

 “现在只有把皇帝再迎回洛阳,让这些坞主们知道为谁而战,才有可能把力量都使到一处,将胡奴都撵到戈壁沙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