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疑路 作品

第39章 互市利百倍,侍郎同日死(第2页)

 可千算万算,没算到,这个王羲之竟然会不在军中。

 司马裒接着问道,

 “什么?逸少那可是我最好的朋友,这豫州之地,盗匪横行,你就这样让他一个人去许昌?”

 祖逖心想——是,最好的朋友,恨不得煮肉熬汤的那种好。

 但脸色上,还是不能有什么变化,说道,

 “樊雅的儿子樊云也一直跟着。臣觉得樊雅定然有他们的消息,不如请他来问一问。”

 祖逖心想,你把樊雅的太守给免了,这个黑锅,我可不能背。万一樊雅一气之下又带着人哗变了,他也要知道冤有头债有主,要杀也杀琅琊王。

 司马裒点点头,差人去唤来樊雅。

 樊雅人还没进帅帐,嗓子也冲了进来,

 “祖刺史,这可不地道吧?咱就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见过琅琊王。”

 司马裒看着面前有些不忿的樊雅,问道,

 “这件事不要怪士稚,是我下的决定,我看你是个将军的材料。”

 “多谢大王赏识,臣汗颜。”

 “好了,这事怪我没说清楚,我唤你来是问问令郎的事情。”

 樊雅偷偷看了一眼祖逖,祖逖对着他点了点头。

 樊雅心中有了数,就说道,

 “大王,犬子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哦?哪……”

 “到了许昌后,王公子说要去壶关凭吊亡父,不过犬子信中说,他怀疑王公子是去荥阳,联系李矩。”

 “好,很好,令郎回来之后,就来做我的参军吧。不委屈吧?”

 “大王垂青。”

 “那就好,下去吧。”

 司马裒知道了王羲之的动向后,就把樊雅打发下去,又重新审视起祖逖来——

 他现在有点吃不准这个家伙的态度,

 说他和王家关系好吧?

 他敢写信去骂王敦,说王敦敢有异志,必杀之。

 要说他和王家关系不好吧?

 他又和王含配合的如此默契。

 而现在对待王羲之的态度上,司马裒就更是拿不准了——

 这祖逖到底和王羲之有没有联系?

 司马裒想完这些后,再次问道,

 “李矩那里,你是不是也派了人去?”

 “臣派了臣弟祖约去。”

 “还是说你那个奇货可居?”

 “臣不敢相瞒,臣本打算先和石勒停战,转兵司州,趁着大旱之际,黄河水浅易渡,渡河杀入并州,先灭掉最弱的刘聪。一来可以救回陛下,二来可以提振士气。”

 司马裒接过话茬,说道,

 “三来,还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不是啊?”

 “臣万死都没有这种想法。”

 “你的那个计划作废,刘聪现在只占了区区两郡,而且平阳内斗不断,父子离心离德,哪怕不去攻打他,他们也撑不了多久了。”

 “真正的心腹大患是石勒,他横跨并州、冀州,还连着幽州的段氏兄弟,现在天赐良机,并、冀大旱,军民逃窜。正是我一举灭之的绝佳时刻。”

 祖逖眉头一皱,这个琅琊王未免也太急功近利了一些。

 不过,稍微想了想就能明白——八成是晋王给他许了什么承诺,干掉了石勒,这个太子之位就可以变。

 “大王,还请三思,石勒可是沙场宿将,他的部下也是百战老兵。虽然说冀州现在大旱,但毕竟是石勒经营多年之地。依臣看,即便是大王要攻打石勒,也要再等上半年,等大王的恩德遍及中原……”

 司马裒脸色一沉,他知道祖逖说得对,但他根本等不了了——

 那个郑阿春,天天吹枕边风,就想让她刚刚出生几个月的儿子司马涣,顶替他这个琅琊王,

 当然琅琊王也不过是个台阶,真正的目的当然是太子之位。

 司马裒知道自己的父王,心硬耳根软,听不了多少枕边风,就怕哪一天,自己又被甩在一边。

 他得证明给父王看,证明给所有人看,他不是那个可有可无的路人甲。

 “那要是孤说,孤不想等了哪?你也要抗旨不成?”

 祖逖看到了司马裒眼神里的杀气,知道自己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说道,

 “臣遵命。”

 司马裒杀意收了收,说道,

 “那就好,李矩那边是什么情况?”

 “刘畅带了三万步骑,假意到洛阳换防,实际上是突袭荥阳。”

 “你原本是计划配合李矩,率大军反包围刘畅?”

 “大王英明。”

 “你觉得李矩这人如何?”

 “天生将才,数次以少胜多,击退石勒刘粲……”

 祖逖说着说着,又遇上了司马裒的眼神,忙改口道,

 “但此人反复无常,多半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携兵自重,断然是要不得的。”

 司马裒这才点点头,说道,

 “你能这么想,就很好。我看这一路追赶石虎,大家人困马乏,是得好好休整半个月,这半个月里,就哪里也不要去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嘛?”

 祖逖无奈的点了点头,问道,

 “臣有个不情之请。”

 “你讲。”

 “臣弟约,还在荥阳,大王看,臣能不能……”

 “嗯,这倒是个问题。你想想有没有好点的理由,把他召回来,又不引起李矩的怀疑?”

 “臣一时间也想不出来,还请大王赐教。”

 “嗯,也是,这一时半刻的,上哪里去找那么合适的借口。哎,对了,听说你和王含的关系还不错?这次他帮了你不少忙吧?”

 “大王,臣和王含真的只是君子之……”

 “好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既然王含帮了你这么大忙,他儿子结婚,你是不是得派人去送些礼物。”

 “哎呀,还是大王考虑的周全,臣怎么把这事情给忘记了,他大儿子王瑜和周嵩二女儿的婚期眼看就到了。”

 “怎么样?这个理由,合适吧?”

 “合适,再合适不过了。”

 “到时候,让祖约把我的礼物也代过去。也好让父王放心,知道我听从刺史大人的调度,没有乱来。”

 “大王,你这话实在是折煞微臣了。”

 祖逖听到司马裒再次提点他,赶忙又是一阵赌咒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