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多乌 作品

第973章 字(第2页)

 卫奕想了想,否定,“那余寺正倒是个规规矩矩的人,没有他爹那么圆滑,可是……朕既然撤了他爹的职,就不能升他上去,不然,这跟撤与不撤有何区别?” 

 厉大人问,“那皇上可有人选?” 

 卫奕,“朕倒有个好人选,工部右侍郎王烨。” 

 工部? 

 王烨? 

 这…… 

 立刻有人道,“皇上,工部和大理寺从不挂钩,就算要调任,也应该从刑部和御史台,或者吏部调选人才是,工部右侍郎王大人恐怕不合适。” 

 偏偏卫奕不理,他说,“大理寺的历代官员从来都是由六部调任,而且六部相通,工部有何不可?王大人未入工部之前曾在翰林院待过几年,又曾经在刑部任职过几年,经验丰富,更复查过大理寺的卷宗,这样的人,朕觉得十分合适。” 

 这话说完,便有几位大臣附和,“皇上所言极是。” 

 “臣认为由王大人担任此职更合适不过。” 

 “臣也推荐王大人。” 

 …… 

 这几个大臣,皆是由卫奕提拔入朝的。 

 见皇上心意已定,无人再敢反驳。 

 厉大人退下之时,看了容王一眼,他不明白,为何容王没有说话? 

 或许容王说一声,皇上就会收回成命。 

 想不明白! 

 最后—— 

 皇上下了圣旨,封王烨为大理寺卿。 

 退朝后。 

 景容没有出宫,而是直接去了阜阳殿。 

 殿外的小太监拦下了他,“王爷,皇上吩咐,谁也不见。” 

 “你去通报一声。” 

 “王爷……”有些为难。 

 “就说本王有要事相见。” 

 太监犹豫半响,说到底,还是不敢得罪景容。 

 便赶紧进去通报了。 

 但是,却过了好一会儿才出来,俯身道,“皇上宣王爷进殿。” 

 景容这才进去。 

 里面,卫奕正在写字,十分认真。 

 长桌上铺着一张长帛纸。 

 已经写上了一行字。 

 没想到,卫奕的字竟写得如此好。 

 不仅好,就连下笔的力度也是刚刚好。 

 轻重缓急,笔中神韵。 

 景容站在那里,默默的看着,衣襟内的手已不知不觉握成了拳头。 

 卫奕写完最后一个字,抬起头来,笑容相迎。 

 将笔放下。 

 接过太监递上来的帕子擦了擦手。 

 “景容,你来的正好,快看我写的字。” 

 他像个孩子一样走到景容面前,吩咐太监将那张纸拿起来。 

 纸很长,由四个太监拿着。 

 立在卫奕和景容面前。 

 那是一首十分简短的词。 

 卫奕吟道,“落雪不知州年州月,之刻,已无人裳。” 

 十四个字,言简意赅。 

 写得十分漂亮。 

 “景容,如何?”他询问。 

 景容却冷着脸,看了他一眼。 

 “皇上的字固然是好,只可惜……” 

 他语声一顿。 

 卫奕眉心一皱,问,“可惜什么?” 

 景容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走到那张桌子前,将卫奕放下的那支笔拿了起来,沾了沾墨水。 

 然后—— 

 在那张纸上添了几笔。 

 加了几个字。 

 一看。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