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多乌 作品

第1090章 劝导宋止(第2页)

 “那就好,多谢壮士。” 

 宋止吃了一颗定心丸。 

 景容笑了下,倒了一杯酒给他。 

 宋止其实不大爱喝酒,单单是那味道到了鼻尖就不舒服,但是此刻他又不好拒绝,只能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酒入口,那种味道难以形容。 

 他整张脸都皱到了一起。 

 毛孔也都紧缩到了一块! 

 景容一看,才反应过来自己给他倒的是酒,歉意道,“实在不好意思,在下喝惯了酒,竟糊里糊涂的给你也倒了杯酒。” 

 “无碍。”宋止甚至还说,“冬天到了,喝点酒可以暖暖身。” 

 这说辞也是没谁了! 

 却又莫名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 

 景容行了坏主意,又往他的酒杯里倒了一点。 

 宋止依旧不好拒绝。 

 二人也开始小讨起来。 

 景容说,“宋公子文采斐然,作的诗也是一绝,在下更是有幸看过你的诗册。” 

 宋止羞涩,垂了垂目光,说,“实在羞愧。” 

 景容念道,“野初蒲云山,近黄桑连枝,故人望西楼,茶酒思一寸。这首诗我最喜欢。” 

 “那都是很久以前写的,我自己都快不记不得了。” 

 “你写得一手好诗,如今却去做故事郎,难道不觉得可惜吗?” 

 “有些事情也是说不定的。” 

 “以你的才华,绝非只是义乌之流。” 

 “多谢壮士如此抬举,只是宋某知道自己有多少本事,说到底,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我与你的想法却不一样,你若有才能,就应一展所长,正所谓,灯芯燃尽落于夜,良田千亩是于家,伞雨可将避,车马可行急,无论是东西,还是个人所长,这一切,不都是为了行此事之利吗?你既然有如此才华,又为何要甘心隐避?若你能用自己所学的东西造福百姓,这才是价值。就好比那卓大人判案,他证据不足就可定人死罪,恐怕之前还不知道有多少冤狱,但是试想一下,倘若你有朝一日你能高中,身上落得一官半职,将来顶了卓大人做了义乌的县官,以你的为人,定是义乌之福。” 

 宋止非常认真的听着他说的每一个字。 

 似乎,心头有些动摇了。 

 他必须承认,景容说的都对。 

 他要是当了官,绝不会像卓大人那样乱判。 

 景容见他在思忖,便继续说,“当然,这也只是在下的建议,决定到底还是在你自己手里,无人能左右一二。” 

 宋止感激,“壮士一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番话,宋某记下了,自会好好斟酌。” 

 景容笑笑。 

 这会,白音回来了。 

 他看到宋止也在的时候,愣了一下。 

 心想,那小子昨天来了一次,今天怎么又来了。 

 白音走了过来,在景容耳边耳语了几句,然后将一样东西塞进了他手中。 

 景容收进衣袖中,与对面坐着的宋止说,“宋公子,我还有事,就不留你了。” 

 宋止说:“可是与这有关的事?我能帮上什么忙。” 

 他是真心想帮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