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人雄 作品

第516章 港灯的价值,在于土地

“目前港灯的实际价值远大于股市上的市值,而且70%的流通股都在市场上流动,只要我们能够拿下超过35%的股份,就能成为港灯的第一大股东。”

 

马世民一边递交着计划书,一边急迫的说着。

 

其实他一早就在开始不停地研究港灯这家公司,老早便详细考虑到投资港灯的各个优劣点。

 

在马世民心中,港灯就是他心目中的公司。

 

首先港岛收入稳定,增长正常,而且港灯作为港岛唯二的电力公司,在未来是很有可能成为国内另一家电力公司的顾问和计划经理,甚至有机会与中国其他电力公司合资经营。

 

这都是稳稳的现金流,能够为和记黄埔乃至于屈臣氏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

 

“预计需要动用多少资金?”

 

邵维鼎瞥了一眼计划书,大概看了一眼问道。

 

“20亿到30亿港币。”

 

马世民说出了一个很中肯的数字。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浮动区间?”

 

邵维鼎问了一个问题。

 

马世民立刻说道:“目前港灯的股价在5元出头,要想在股市中收购,动静太大,所以必须接触一些小股东,溢价收购。”

 

“另外如果遇到竞争对手,价格也会相应的上涨。”

 

“所以20亿是一个理想区间,三十亿是用来托底的。”

 

邵维鼎点点头,对于港灯的了解,他其实并不比马世民要少。

 

港灯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只是因为它是电力民生行业吗?

 

不是!

 

港灯自身就是最大的价值,它的发电厂,它的基建,它的大片土地,是从一百年前就开始在港岛落地生根的。

 

占据的全都是港岛最精华的地盘。

 

前世不管是怡和还是李家城,收购港灯的目的。

 

也在于此。

 

觊觎于港灯脚下的土地。

 

只是,怡和因为中英谈判的缘故,地产崩盘,还没来得及规划,就被李家城摘了桃子。

 

不过现在李家城可没有了摘桃子的机会。

 

所以最大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怡和置地。

 

“行,这个案子我批了。”邵维鼎思索了一会儿,点头道:“我给你三十亿的启动资金,务必给我拿下港灯。”

 

这三十亿自然不可能一下子拿出来。

 

要收购起码也得等到年后。

 

而到了年后,英国那边的事情应该也能告一个段落。

 

“邵董,您放心吧,我早就掌握了全部的资料,机会来时就知道怎么做。”

 

马世民十分兴奋,他感觉到了邵维鼎对于他给予了极大的信任。

 

邵维鼎关心的地方,其实并不在港灯。

 

因为收购港灯对于目前而言,并不是一个急迫的事情。

 

他关心的事情在银行,在与汇丰的交锋之上。

 

想到此,邵维鼎抬头问道:“老马,我让你与瑞银采购的那批iC银行卡系统和Atm机,大概什么时候能到港岛?”

 

自动取款机和银行卡在国内引进的时间并不长。

 

弯岛是1977年开始引进,港岛是1980年由汇丰引进。

 

而内地是在八十年代末开始普及。

 

在此之前,大部分人用的都是存折。

 

目前在港岛,仍然还是只有汇丰和渣打几家英资银行引进了iC卡和Atm机。

 

鼎峰银行要与汇丰较量,至少在硬件上要跟上。

 

甚至于要更加普及。

 

所以这一次,邵维鼎购进了三百台Atm机,打算铺遍整个港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