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人雄 作品

第671章 把握时代的脉搏

这不是新华社送过来的第一封信,而是第三封了。

 

第一封信主要说明了安保问题以及飞行员问题。

 

第二封是讲了南方家电生产基地的发展,目前已经在扩大生产。

 

第三封也就是现在这封。

 

一打开,邵维鼎的眼睛便瞪大了起来。

 

他飞快将信的内容扫视一遍。

 

内容就两条。

 

一个是国内正逐步放开,接受屈臣氏电器进入内地市场。

 

并且同意了屈臣氏百货商超的投建。

 

第二条,是关于新一任港督人选的变化。

 

国内政府收到消息,新任港督名叫丹尼士希利,曾经担任财务大臣,工党副党魁、外务大臣等职务。

 

并且将会在5月20日正式上任,接替麦理浩成为港岛总督。

 

“丹尼士希利?”

 

看到这个名字的瞬间,邵维鼎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他记得接替麦理浩的总督叫做尤德啊!

 

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也是因为这位尤德除了担任中英谈判的代表团成员外,还在86年因为心脏病病发死在了燕京。

 

当时闹出了很大的动静,差点成为外交事故。

 

可现在,新任港督人选竟然变了?

 

按照他的原计划,等到麦理浩一离任,他便准备在港岛大兴土木,发展飞机场,发展新工业。

 

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继任港督是尤德的基础之上。

 

因为尤德这个人,英国对其评价只有两个字“软弱”。

 

或许是外交官出身,没有政客那么刁钻。

 

很多人将中英谈判失利部分责任归咎在他身上。

 

而且往后几年,中英谈判必然会占据港英政府的大部分焦点,在所有人人心惶惶之际。

 

正是大肆抄底,埋头发展的时机。

 

可现在继任港督的人选竟然变了。

 

也就意味着,未来港岛的政策,以及未来的各种变化,除了大方向不会变之外,很多细节可能就要产生变化了。

 

邵维鼎按了按太阳穴,有些头疼了起来。

 

他并不会怀疑内地获知到这个消息的准确性。

 

相较于一个国家的情报勘察,他在英国的布局肯定是比不上的。

 

不过,现在最为要紧的事情。

 

还是得让人调查清楚这个丹尼士希利的为人。

 

财务大臣,工党副党魁、外务大臣等职务。

 

这一连串的职务,可着实有些吓人。

 

想到这里,他立刻拨打了一通远洋电话,是通向英国的。

 

“埃尔森,帮我查查丹尼士希利这个人。”

 

“另外通知格里希特,让他派一队人过来,就说瑞贝卡通讯要在亚洲立足了。”

 

现在电器行业已经落下了一个帷幕。

 

往后只需要逐步扩大产量,提升“屈臣氏电器”这块招牌的含金量。

 

而后逐步推出屈臣氏电视、屈臣氏空调、屈臣氏洗衣机等等这些白色家电即可。

 

市场是需要一步一步占领的。

 

至少,要在亚洲市场内,将松下、日立这些大品牌家电之外的所有市场都吃干净。

 

那些小牌子,杂牌子,该死的就全都要摁死。

 

发展本国电器产业?

 

歇歇吧!

 

韩国就第一个要摁死!

 

这些事情按部就班下来,就能搞定。

 

方协文做好这些绰绰有余,已经不再需要他亲自盯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