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人雄 作品

第801章 以金融为纽带,帝国的拔地而起

“我都听说了,你这段时间干的不错,辛苦了!”

 

邵维鼎示意让徐浩文坐下。

 

望了望左右,他压了压手,让刚刚还站着的李松仁、林树鑫等人也都各自找位置坐了下来。

 

再加上跟在徐浩文等人身后进来的一些集团高层。

 

不一会儿,办公室内已经或坐或站有近二十人。

 

这些人,从斯沃琪集团到屈臣氏门店、屈臣氏饮料、屈臣氏医药、屈臣氏电器、再到和记黄埔、浪潮科技各大集团,各个事业集群,几乎都有代表前来。

 

而在这些人的最前头,也就是四个人。

 

袁天帆、方协文、徐浩文、宋毅。

 

这四个人也是跟随邵维鼎时间最久,见证了鼎峰逐步成长,而且还有开疆拓土功绩的集团总裁。

 

听到邵维鼎的夸奖,徐浩文面色并没有什么欣喜的表情。

 

而是异常的诚恳。

 

“鼎少,辛苦谈不上,都是分内之事。”

 

徐浩文凝重道:“我已经听说了您要整合港灯、中华电力、中华煤气的事情。”

 

“这可是个繁重浩大的工程,一个不小心我担心出问题。”

 

电力、煤气都与能源民生相关。

 

资产整合是小事,可是在整合的过程中要是导致这些民生工程停摆,那可是大麻烦。

 

对此邵维鼎当然心知肚明。

 

建立港岛能源集团,整合三家为一家,并且还要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这些都不是他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时机已经到了不得不做出的抉择。

 

“你先说说港灯和中电的工作,目前已经整合到了哪个阶段?”

 

邵维鼎摆手直接制止了其他杂音,让徐浩文说下去。

 

“港灯此前不属于我的管辖范围之内,但港灯因为早在去年就被我们收购,所以整合过程还算简单,没遇到多少阻碍。”

 

“那中电呢?”

 

两家只说一家,那另一家必然是遇到了问题,对此邵维鼎心知肚明。

 

“中电经过我和刘銮熊的梳理,目前在集团的英国人已经基本都离职了,因此空缺出了一部分重要岗位,人手紧张,内部对于我们鼎峰的入驻,虽然没有明显的对抗,但是还是存在消极情绪。”

 

徐浩文尽可能详细的汇报着:“不过好在中电内部还是有一批精明能干的人物,再加上港灯原有班底的协助,我们还是掌控住了局面。”

 

“另外,港灯与中电的电网分隔明显,其中亚利洲电厂106万kw,南丫岛电厂50万kw,负责香港岛与离岛供电。”

 

“中华电力负责九龙、新界等地区供电,装机容量为458.3万kw,其中青衣电厂152万kw,鹤园电厂76.3万kw,青山电厂230万kw。”

 

“这两家电力公司装机总容量614.3万kw,去年全港最高负荷381万kw,其中港岛110万kw,九龙及新界271万kw,市区负荷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446万kw,其中尖沙嘴负荷密度每平方公里高达4万kw。”

 

“根据计算,在港岛内的四家发电站完全有能力对全港进行供电,甚至还能将一部分电卖到内地。”

 

这倒是个好消息,说明港岛的电价是完全有能力降下来的,而且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

 

只不过随着他对九龙,尤其是新界的大开发,屈臣氏工业园和斯沃琪宝成工业园的发展,电力需求每年都会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