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人雄 作品

第822章 一场豪赌,李家城的第三次创业(第2页)

 

“不然伦敦在港岛的一切,将会被连根拔起。”

 

沈弼心中越发的急迫起来。

 

正在这时,他的秘书敲响了办公室的大门。

 

“老板,李家城求见。”

 

“李家城?”沈弼诧异了。

 

自从上次在总督府首相举办的宴会上与李家城短暂的见了一面,之后这个人就像是在港岛消失了一般。

 

既没有执行总督希利给予他的任务,也没有上门寻求任何帮助。

 

现在首相走了,邵维鼎正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他上门了。

 

是什么意图?

 

他搞不清,干脆也不再想。

 

直接挥手道:“他有说什么事吗?”

 

“说是为了申请贷款的事情。”

 

“贷款?”沈弼立刻站了起来,李家城终于有了动作。

 

“快,把他请过来。”

 

没一会儿,李家城便敲门而进。

 

依然是一丝不苟的发型,搭配着一件白衬衫,外搭西服套装,展现出挺拔的身姿和青春的活力,商务范十足。

 

仿佛他从来就没进过监狱,也没有遭受过任何挫折一般。

 

“沈大班,好久不见。”

 

李家城一进来,便大方的打着招呼。

 

两人是老熟人了,多年前的九龙仓之战,以及收购和记黄埔的资金,要是没有沈弼的牵线搭桥,也不会有他李家城的辉煌。

 

只不过在李家城和邵维鼎之间,汇丰先是选择了邵维鼎。

 

等到邵维鼎甩开汇丰,露出野心,成立了鼎峰银行的时候,沈弼才追悔莫及。

 

“是啊,好久不见。”沈弼看着这位故人,也是颇多感慨:“我听秘书说,你要一笔贷款?”

 

他目露期待。

 

“没错。”李家城露出一抹艰辛的笑容:“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考察项目,还去了内地一趟。”

 

“最终我决定,开启我人生中的第三次创业。”

 

他的第一次创业是在22岁创办“长江塑胶厂”,初期虽因质量失控濒临破产,但没过多久他便从意大利偷师塑胶花技术,以“物美价廉”策略打开欧美市场,成为“塑胶花大王”。

 

1957年长江塑胶厂年利润突破1000万港元,完成原始积累。

 

而第二次创业,便是在1967年。

 

当时受外部影响,港岛地价暴跌,李家城逆势抄底购入15万㎡土地。

 

1971年转型成立长江实业,1972年借股市热潮上市募资3150万港元。

 

1979年便是一个转身,以6.93亿港元收购英资巨头和记黄埔,成为首位收购英资财团的华人,开启“李超人”时代。

 

如今,李超人准备再次开启他的第三次创业。

 

沈弼的笑容更多了几分,“好,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李家城。”

 

“说,你要多少资金,不管是多少,我们汇丰,一定支持。”

 

好像是记起了什么一样,沈弼问道:“对了,你这一次创业,是准备干什么?”

 

“小生意,玩具。”李家城十分坦诚道:“我准备整合一下港岛内的玩具生意。”

 

小生意?

 

沈弼目光闪动,他可是知道,玩具原先可是作为港岛的支柱产业之一。

 

有着近百家不同的工厂,生产代工国际知名的品牌玩具以及远销到世界各地廉价玩具。

 

这个行业的总产值虽然高,但是利润并不大。

 

因为港岛只是作为世界玩具工厂,并没有直接手握任何ip品牌。

 

李家城,进入玩具市场,还要整合港岛内的玩具生意。

 

话虽然简单,但是这事情,可一点都不简单。

 

(第二章,求发电,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