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8 章 “ 想谋朝篡位的小世子 ( 三十八 )(第2页)
皇帝不会看上幼弟了吧 ?
他们越想越心惊 , 还真有这个可能 。
幼弟美貌过甚 , 的确容易让人心动 , 哨怕皇帝不能人道 。
皇帝明日便要下旨 , 下的是什么旨意 ? 若皇帝当真要对幼弟下手 …..
裴雪重神色一濑 。
「 哥哥 , 我有事要跟你们说 。“
两位兄长齐齐看来 , 虐藻却去揩开帘子 、 瞧了瞥外边 , 一行人马守护在侧 , 声势浩荡 。
他担心有人偷听 , 于是将言语憨在肚子里 , 鬼鬼峄神地掩唇道 ,“ 我们回府再说 , 我担心隔墙有耳 2“
“ 何事如此神秘 2“
裴雪重故作轻松道 。
他捧起幼弟的面庞 , 双目专注认真 ,“ 小乖 , 你者实告诉哥哥 , 方才陡下有没有对你 …... 做一些不好的事 。
“ 没有 , 障下对我很好 。 “ 虞藻的脸蛋被捧起 , 腮肉被手指挤得微微变形 , 他含糊不清道 ,“ 哥哥 , 你别急 。“
又禁不住偷笑一声 , “ 等我回府再告诉你这个好消息 !1 “
回到府中 , 裴家兄弟俩先为幼弟沐浴 。
全程虞藻一直想告诉兄长 , 可他又觉着汤池不是说话的好地方 , 于是一憋再憋 , 准备睡前再告诉两位兄长 。
被蒸得粉润剔透的身躯 , 被一只肌肉线条分明的手臂援着腰抱出水池 。
濮胧水汽氢氯间 , 虞藻被裴忌抱在怀里 , 裴雪重拿来帕子为他擦拭发丝 、 身躯上的水珠 , 时不时低头印下一吻 。
虞藻的里衣皆被换成更为柔软透气 、 如同网纱一般的肚兜 , 穿在身上薄如蝉翼 , 凉爽舒适 , 他很喜欢 。
今日他穿的肚兜 , 是毫无纹样的 , 故而贴身穿上之后 , 身躯上的两抹嫣红异常扎眼 。
虞藻迫不及待往床上一滚 , 小小的身躯填满欢喜的情绪 , 他的面颊如幼兽一般蹭着裴忌的胸膛 , 含糊不清地喊 :“ 哥哥 。“
“ 嘲 。“ 裴忌将他抱坐在身上 , 躺下来任由他蹭 。
裴雪重正要下床熄灭烛火 , 却被突然抱住腰身 。
怀中仰起一张红扑扑的脸蛎 , 虞藻好奇道 :“ 哥哥 , 你怎么都不问问我 , 陛下同我说了什么呢 7“
裴雪重自然想问 , 他也问了 。
但幼弟说 , 等回府后再告诉他 , 他见幼弟如此谨慎 , 猜到这不是寻常的事 , 须在无人的情况下告知 。
故而他一直忍耐 , 等到了床榻间 , 再询问也不迟 。
裴雪重也不下槐熄烛火了 , 而是顺势躺了回去 。
玲珑妙曼的身段拔着一层薄纱 , 他看着幼弟慢吞吞地往他身上爬 , 又趴在他的身上 。
一双素白小手撑在胸口 , 如墨乌发披散在身后 , 粉白面庞沾染沐浴过
后的水汽 。
裴雪重凝视片刻 , 大掌搭上幼弟的后腰 , 隔着一层蕹纱 , 轻抚幼弟的腰窝 : “ 陡下说了什么呢 ?“
虞藻还没说话 , 便笑得唇角弯弯 , 小虎牙都藏不住了 。
这倒是让裴家兄弟俩愈发好奇 , 皇帝究竟说了什么 , 才能让幼弟高兴成这样 ?
虞藻突然仰头亲了一口裴雪重的面颊 , 刚要拿起小脸 、 和兄长说这个好消息时 , 下巴尖蓦地被捏住 , 转向么一边 。
对上裴忌那张不满被忽视的冷面 。
虞藻缓慢地眨了际眼睦 , 像招小狗一样 , 朝裴忌招了招手 。
裴忌听话地俯身低头 , 又是 “ 吧唧 “ 一声 , 虞藻亲了亲他的面颊 。
他神色这才好转 , 道 :“ 皇帝对你说了什么 , 你这么开心 。“
他这语气 , 对皇帝毫无尊重之意 。
被喜悦淹没的虞藻 , 眉眼弯成漂亮的月牙状 :“ 我要当小皇帝啦 ! “
皇帝的一道旨意 , 让京城上下一片哗然 。
前段时日浩浩荡荡进京的北凉小世子 , 竟是当今圣上流落在外的子嗣 ! 这么多年来 , 圣上一直将子嗣交给北凉王代为抚养 , 此次小世子入京 ,
就是为了认祖归宗 。
又是一道圣旨 , 明凛决定立虞藻为储君 。
群臣百姓议论纷纷 , 这当真可能吗 ?
当今圣上刚刚而立之年 , 算算他与小世子的岁数 , 再加上怀胎十月这一年 , 圣上须在十岁左右便 …...
这怎么算都不对啊 。
但明凛旨意已下 , 又给出一系列的 “ 证据 “, 不论是滴血认亲又或是什么 , 竟全部能对上 。
远在战场的北凉王 , 同时送来一封书信 , 帮助皇帝证明 。
同时钦天监给出占卜结果 , 小世子是有帝王之相的好命格 。
这下 , 京城上下的群臣与百姓们 , 不信也得信了 。
裴雪重与裴忌却担忧此事有诈 。
更忧心幼弟会因此身陷囹圃 。
一封书信被快马加鞭送到北凉王府 。
书房 。
裴雪重唤来裴忌 , 二人面色凝重地拆开信封 : “ 这是义父送来的信 , 按理来说前两日便该送到 , 许是路上耿搁了 。“
裴雪重看完书信后 , 再将书信交给裴忌 。
他们目露了然 。
原来如此 。
先帝在世时 , 明凛并不是最得宠的皇子 , 当时竞争傅君之位的 , 是另外一位皇子 。
少年明凛主动找上北凉王 , 希望能够求得北凉王的助力 。
他当时手上并无筹码 , 年纪又轻 , 北凉王凭什么帮他 ? 又凭什么信他能够成为一个仁君 ?
明凛自知他竞争不过其余更受宠的皇子 。
于是他给出了承诺 。
他会励精图治 , 整顿吏治 , 绝不会像他父皇一样沉迷酒色 、 荒 / 淫享乐 。
真正能说动北凉王的 , 是明凛当时给出的另外一个承诺一一
北凉王妃怀有身孕 , 如若诞下的是女儿 , 明凛会让她享受亲王之待遇 , 破例让她继承爵位 ; 若诞下的是儿子 , 假设他德行皆佳 , 储君之位也归他所有 。 而明凛 , 也绝不会有自己的子嗣 。
这对当时几乎一无所有的明凛而言 , 是能给出的最大诚意 。
尽管在北凉王眼中 , 万分幼稚 。
但也正是因为此事 , 北凉王发现明凛是个可用的人才 , 他不同于皇帝那般贪于享乐 , 敢找上门来商谈此事 , 足够说明他的谋略胆识皆远超常人 。
北凉王爱国爱民 , 自然希望国家有一个好君主 。 而明凛在一众皇子间 , 是最出色的存在 。
他选择站位明凛 。
至于明凛年幼时给出的承诺 , 北凉王并未当一回事 , 也不敢当一回事 。
君君臣臣 , 纵使关系往来再密切 , 也到底是君臣 。
皇位一事不容戏谈 , 哪怕年幼的明凛是认真的 , 但随着时间的浸泡 ,
承诺早已变质 。
北凉王也从未对皇位有过不轨之心 , 他唯一心心念念记挂着的 , 唯有自己那病弱的小儿子 。
可北凉王没想到 , 这么多年来 , 明凛一直记得当初的承诺 , 也一直在找机会实施 。
明凛是认真的 。
明濑铭记当年之恩 , 若不是北凉王出手相助 , 储君之位还不一定能落在他手上 。 而这么多年来 , 北凉王又为他平定多少战乱 。
于情于理于私于公 , 他都应当兑现诺言 。
明凛也不是草率地做出这个决定 。
宗室一众小辈 , 并无继承大统的合适人选 , 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 储君之事还须早早定下 。
既宗室里没有合适的人选 , 那便不选 。
明凛不是那等迂腐之人 , 他不看重血统与出身 , 不拘一格降人材 。
北凉王府的裴家兄弟 , 品行才能皆是上等 , 他们表面上忠君为国 , 实则性格冷漠东高傲 。
行忠君之事 , 也不过是因为能给王府带来荣华富贵 。
他们唯一的弱点便是他们的幼弟 。
唯一在意的 , 也只有幼弟 。
太学诸多学子们 , 皆是未来国家栋梁 , 而心高气傲的他们围绕总是虞藻左右 , 愿意听他差遣 。
若想稳坐皇位 , 需笼络人心 , 嬗得民众支持 。
君臣相得益彰 , 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
而虞藻天生拥有让人俯首称臣的能力 。
只需一个眼神 , 便能让一众人为他鞍前马后 , 死后而已 。
正如钦天监所言 。
虞藻天生命格富贵 , 拥帝王之相 。
他就该坐在那九五之尊的高位上 , 观太平繁盛之景 , 享万人瞩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