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60一 作品

第1580章 国产GPU军备升级:蛇吞象并购遇冷 资本押注替代窗口期(第2页)

74 制造卡脖子

景嘉微jm9系列采用14nm工艺(英伟达h100为4nm),性能差5倍以上;

中芯国际n+2工艺量产进度成关键变量。

四、资本狂欢下的泡沫警报:百亿融资与亏损裂痕

头部厂商融资额与经营数据对比揭示行业隐忧:

厂商 累计融资 最新财务 研发占比

摩尔线程 >45亿 未披露(推测年亏超10亿) >60%

沐曦集成 数十亿 未披露 >70%

寒武纪 上市募资26亿 2024年亏18亿,毛利-15% >300%

矛盾点凸显:

机构预测2025年寒武纪/弘信电子净利增速超100%,但寒武纪研发费用率达营收3倍;

景嘉微gpu毛利率仅35%(英伟达达70%),价格战下盈利遥遥无期。

五、产业链重构:设备商的“卖铲人”红利爆发

gpu扩产潮已催生二级市场新赢家——上游设备/材料商:

胜宏科技(年内涨45%):gpu板卡核心供应商,切入摩尔线程供应链;

麦捷科技:高端电感供货gpu供电模块,单机价值量提升5倍;

弘信电子:联合燧原推进国产化,算力板卡产能扩张300%。

这印证硬科技投资铁律:技术革命早期,“卖铲人”比“掘金者”更易兑现利润。

六、投资者策略:聚焦三类“真核心”企业

1. 生态定义者

海光信息(35家机构覆盖):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构建“dCu芯片-整机-智算中心”闭环;

芯原股份:npu ip市占率全球前七,成国产gpu异构计算关键拼图。

2. 工艺突破者

中芯国际14nm良率追平台积电,n+2工艺2026年量产或改写战局。

3. 成本杀手

和而泰控股摩尔线程,推动消费级gpu价格降至英伟达60%。

【文末互动】

#算力跨界生死局#

杰美特收购思腾合力,是“战略卡位”还是“绝望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