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8章 A股巨头南下“分家”潮:估值自救,还是资本豪赌?
拆解同仁堂、紫金矿业千亿分拆背后的博弈与风险
2025年7月,港股ipo名单突然被A股巨头包场:
同仁堂医养第三次递表,构建“港股中医帝国”最后一环;
紫金黄金国际携全球第九黄金储量亮相,单点爆破资源赛道;
潍柴雷沃以Ai农机为矛,剑指智慧农业百亿蓝海……
短短半年,超10家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A拆h”),募资总额预估突破300亿港元。这场看似资本狂欢的盛宴,实则暗藏产业变局与估值博弈的致命棋局。
一、现象解码:谁在“分家”?为何是港股?
(1)分拆主体图谱:从“隐形冠军”到战略级资产
企业 分拆标的 核心标签 港股稀缺性
紫金矿业 紫金黄金国际 全球黄金储量top9 纯资源型标的断层
同仁堂 同仁堂医养 非公立中医院龙头(市占率1.7%) 中医服务国际化唯一平台
歌尔股份 歌尔微电子 mems传感器全球前三 硬科技替代港交所生物科技泡沫
逻辑本质:将“非主流但高增长”业务从A股庞杂财报中剥离,换取独立定价权。
(2)南下动因:港股的三大诱惑
1 估值剪刀差套利
案例:南山铝业国际分拆印尼项目后,母公司pB从0.8→1.2,子公司港股pe达15倍(A股同行仅10倍);
机制:A股偏好“大而全”,港股追捧“小而美”——同仁堂科技(工业)pe 18倍 vs 同仁堂股份(A股)pe 25倍,医养板块或补足30倍缺口。
2 监管套利空间
A股分拆严规:需满足“三年盈利+净利润占比<50%”,将科大讯飞Ai医疗等亏损业务拒之门外;
港股新规:2024年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为歌尔微等硬科技开闸。
3 国际化跳板效应
紫金黄金国际借港股吸纳中东主权基金(2024年中东资本占港股ipo 27%);
南航物流分拆方案直指全球供应链重构,绑定东南亚电商增量市场。
二、资本博弈:盛宴下的三重暗礁
(1)流动性困局——港股“丐版市场”魔咒
数据真相:2025年港股日均成交额1080亿港元,仅为A股(5860亿元)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