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游 作品

第824章 这叫资源的最大利用(第2页)

 有点聪明,但不多。 

 玉郎看向顾南夕,话中有话道:“大郎还需要历练啊。” 

 苏大郎身为云国公的长子,从法统上来看,是未来的继承人。 

 可他被关在京都太久了,人生经验和视野都被局限在小小的京都。  这个缺陷对他而言是致命的。 

 对于整个北面政治集团而言,也是致命的。 

 一个德不配位的继承人,只会带来皇权的争斗。 

 这里的德并不是只指德行,也包含与之相配的能力。 

 苏玄明的德行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他的经历。 

 顾南夕对上玉郎的眼神,心中一沉。 

 玉郎收回视线,解释道:“棺材装上金子,车轮印一下子就能看出不对劲来。如果装上船,船吃水就会很深。” 

 放在平时,没人会观察得这么仔细。 

 但现在,不行! 

 苏玄明叹气,体会过来为何玉郎说自己欠缺历练了。 

 如果暗的不行,要不来明的? 

 派一个北面交流使团,去南面谈一谈? 

 苏玄明摇摇头,且不说北面交流使团会被多少人盯住,只说大周皇帝那狗怂脾气,万一真不管不顾,把使团给嘎了,南北双方是打,还是不打? 

 真是愁人。 

 能信得过的人,全都在大周朝廷挂上了名号,敢在南面一露面,就会被直接扣住。 

 宋知州想了许久,终于想到一个人:“我们不能过去,但是有人可以光明正大地过去啊。” 

 “谁?” 

 “黄锦程!” 

 黄家的生意遍布各地,甚至开展到了西夏和吐蕃。 

 他们肯定会有办法去南面的。 

 崔三论拧眉:“他人是可以过去,可怎么把钱运过去又把粮食运回来呢?” 

 宋知州笑道:“黄家和江南首富有诸多生意往来。前天,我跟黄锦程小酌一杯的时候,听他谈起过。皇太后年岁大了,身体不如以前,又加上舟车劳顿,时常惶恐身后事。” 

 有其母必有其子,从其子就能看其父母。 

 皇太后觉得自己大限将至,就想让年轻皇帝想办法,把她送回京都,她要埋到皇陵中去,陪伴先皇。 

 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年轻皇帝如果有本事把一个皇太后送到京都这头来,他们早就北上,夺回京都了! 

 或许,对死亡的恐惧确实能改变一个人。 

 平日里吃斋念佛,勤俭朴素,通情达理的皇太后,在死后事情的安排上,格外固执。 

 她和年轻皇帝多次为此事发生争吵,更是放出豪言:“你如果不送我回去,我就写信给顾南夕!她定会看在我俩交情多年的份上,派人接我回京都。” 

 这话算是戳中年轻皇帝的肺管子! 

 几个意思?! 

 当亲娘的,觉得自己儿子靠不住,要写信给儿子的死对头!这不是当着全天下的面,哐哐扇皇帝耳巴子吗? 

 年轻皇帝脾气一上来,不就是想入皇陵吗?!行,我在南面给你修一个! 

 至于想陪伴先皇…… 

 可快拉倒吧。先皇要是知道,你冷落顾南夕多年,导致她不念旧情,鸠占鹊巢,还让她占成功了,先皇得从坟墓里跳出来,休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