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危急时刻,只有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第2页)
最终袁绍因为惧怕董卓这些年在并州的兵威,还是放弃了伏击对方的想法,在关键时候退缩,成为袁绍一生的缩影。
官渡之战爆发后,虽然刚开始渡过黄河,就在白马折了颜良,之后又在延津损失了文丑。
但是整个官渡之战,始终都是袁绍一方一直调动曹军,压着曹操军打。
曹操多次萌生退军许都的想法,若非身在许都的荀彧一直鼓励曹操坚守官渡,并用当年刘邦与项羽相持荥阳的事迹鼓励,曹操恐怕早已经崩盘。
袁绍最大的失误,或者说官渡之战唯一的失误,就是没有亲自救援乌巢或是亲率大军猛攻曹操的主营。
在许攸叛逃后,向曹操献出了奇袭乌巢,火烧袁绍军粮草的计策。
此时,陷入必死之局的曹操,已经顾不上许攸可能是假意投降,他没有选择了。
于是,曹操亲自带领麾下最精锐的虎豹骑奇袭乌巢。
在乌巢火起时,张郃、郭图分别献计,张郃主张救乌巢,因为他们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粮食远远超过曹军,曹操方面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如果没有及时救援乌巢而导致粮食被烧,不但袁绍军会失去最大的优势,他们也将缺少粮食。
然而,郭图却主张围魏救赵,曹操已经率领最精锐的将士偷袭乌巢,留守的军队在我们主力大军的猛攻下,必然军心不稳,甚至可能开门投降。
其实这两条建议都可以,因为袁绍兵多,前中期又一直压着曹操打,士气高涨。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军甚至内部出现了许多向袁绍暗送书信的官员。
袁绍如果亲自督战攻打曹军主营,这些向袁绍送去投诚书信的官吏,很可能成为内应。
袁绍虽然将两人的计策都采纳了,最终人员的选择,却成了官渡之战最大的失误。
无论是救援乌巢还是攻打曹操的主营,袁绍都没有亲自领兵,甚至没有派遣自己的几个儿子同去。
而是自己与几个儿子在主营坐镇,派遣建议救援乌巢的张郃领兵攻打曹操主营,又安排轻骑部队救援乌巢。
如果乌巢囤积的粮食被烧,袁绍自己的大军也要面临缺粮的地步,而他的军队比曹操军更多,造成的影响更大。
在最危急的时候,只有自己才最靠得住,袁绍却并没有自己亲率大军前往!
想想项羽在巨鹿之战的破釜沉舟,刘邦永远在抵抗楚霸王的最前线,韩信背水列阵时,也是用自己当诱饵,刘秀在昆阳之战的浴血弑杀,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的天策封神!”岳飞侃侃而谈道。
正如岳飞所言,在回头看看曹操是怎么做的?
亲自带领最精锐的虎豹骑奇袭乌巢,而袁绍却派遣主张救援的张郃去攻打曹军主要,派遣速度虽然快,却战力并不强的轻骑兵救援乌巢。
哪怕他自己率大军救援或是攻打曹军主营,官渡之战的结局很可能都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