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米果 作品

第470章 儒家之道(二十五)(第2页)

 孟子运气不错,遇到了好脾气的齐王,才能端起架子来。一边拿着齐王的高薪一边跟齐王说你比老百姓轻啥的,齐王忍了孟子,只为自己有个好名声而已,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崇敬儒家思想。大多数情况下,儒生们只能像孔子那样受到君王的冷遇,甚至运气再差些,遇到个暴脾气的比如秦始皇,直接就打发儒生们取义成仁去了。

 事情一直到了汉朝,才有了转机。汉朝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地方分权治理,开始中央集权。集权治理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为了维护统治,官方就要维护这种思想的绝对权威地位,也就是说,国家需要一个国教。秦朝虽然完成了统一,但秦朝以法家治国而速亡给汉朝上了一课,汉朝皇帝准备另寻治国思想。

 汉朝的皇帝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们没有传统思想的束缚。之前的当权者都是世袭的王族贵胄,多少都会继承一些祖制传统,可汉高祖刘邦只继承了一些种地的本领,在治国思想上可以说是一张白纸。正因如此,汉帝能够不带偏见、不背包袱地公平选择思想。一开始,他们选择的是道家,信奉黄老学说,实行无为而治。

 易:老师,为什么汉帝先选上了道家呢?

 米:不是说了吗,最初的汉帝在治国思想上是一张白纸,他们一瞧道家的无为而治,心说这可真不错,朕正好还不知道咋为,既然圣贤说了无为也可以治,那就来这个吧。

 易:额……